南昌累计投入3亿打造新农贸市场 成市民眼中“网红打卡地”

近日,江西省会南昌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热潮,要“彰显省会担当”,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走前列、树标杆、作表率。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连日来,记者走访南昌各城区多家新建、改造后的农贸市场,部分如大型商超,干净、整洁、卫生、规范,成为不少市民眼中新的“网红打卡地”。

走访:沁园农贸市场:管理规范犹如大型商超

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沁园路,在高楼林立的闹市区中间,一排中国古风的建筑显得格外耀眼,若不是门牌上的“沁园农贸市场”六个大字,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英雄城的一座景点。开业后,这儿已然成为南昌名副其实的“网红”农贸市场。

4月26日,记者前来“打卡”。门口非机动车道整齐地摆满了电动车,停车场车辆进出络绎不绝,买菜的市民都在按要求有序排队扫码进入。

干净、整洁、敞亮,是进入市场后给人的第一印象。此刻,不少小孩在市场正中央的空地上嬉闹,家长笑着说:“没事,地上挺干净的。”

该市场分上下两层,蔬菜、水果、肉铺、副食品都划定好各自区域,市场内还增设了扶贫助农平台摊位、生活便民摊位(如缝纫、修理小家电)。

走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他们大部分都来自于红谷八路露天菜市场。“以前,我们每天要在凌晨起来去抢占摊位,摆在路边卖。地面不卫生,风吹日晒,蔬菜还特别容易腐烂,生意难做。”蔬菜商户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统一规范管理,搬到沁园路农贸市场来了后,虽然要交点摊位费,但是不用在抢占地盘,蔬菜损坏率也大大降低,环境好了,市民也就更愿意来了,生意自然更好了。

同样,买菜的市民也纷纷表示,环境更好了,管理更规范了,他们购买也就更放心了。“以前我们家楼下,每天清早开始,就特别喧闹,气味十分难闻,平日里不愿开窗。”家住红谷八路的王先生表示。

爱国路菜篮子:干净整洁设备齐全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东湖区爱国路原上沙窝农贸市场,去年下半年,在东湖区政府主导下,进行了改造,现如今已更名为“菜篮子,上沙窝店”。

据悉,“菜篮子”由南昌市洪安公司在负责运营,该农贸市场曾在2014年经过一次改造,但数年过后,设备老化,旧市场地面湿滑,阴暗不通风,因此异味很重,周边市民宁愿去更远的商超购物。

现如今,改造后的市场,地面干净整洁,蔬菜、水果、家禽、肉类分门别类,市场公示栏上,公示着每日病毒消杀记录,专聘两名清洁工,营业期间不间断的进行卫生打扫。市场内光线更加明亮,同时还安装了通风设备,异味早已不再。

商户刘阿姨表示,改造后,环境更好了,但租金却没涨,顾客选购舒心,他们卖得也开心。

同样,记者看到的南昌市新公园路、丁公路、花园角等一批改造后农贸市场,与平日里大家认为“脏、乱、差”是农贸市场的代名词毫无关系。

说法: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强力整治农贸市场

对此,南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秩序混乱等是城市“顽疾”,他们也一直在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强力整治农贸市场,切实解决集贸市场“脏、乱、差”问题,做到干净、整洁、卫生、安全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南昌市商务局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全力推动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累计投入3亿多元,对城区94家农贸市场硬件设施进行了精细化、标准化升级改造,改造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打造了新公园路、墩子塘、广润门等一批示范性精品农贸市场,努力改善农贸市场卫生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百姓生活质量。

沁园农贸市场就是新建市场中的一个典型。据该农贸市场经理吴伟华告诉记者,该市场新建项目是在2018年3月份启动的,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目的就是为了取缔周边的流动违法摊点,让大家能够有固定的摊位,统一规范管理;同时也能够提升城市形象。

据介绍,该市场于今年4月份正式开业,目前已有400余户商户入场,涉及的行业涵盖所有的农副产品,以及在社会功能上增加了扶贫点和便民修理服务点,更贴近百姓生活。在管理上,该市场为商户统一办理营业执照,对商户的经营行为加以引导和规范,严禁短斤少两,严格要求货品来源明确,做好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让百姓买得放心,让商户赚得舒心。

整治:南昌各个城区正展开农贸市场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四天现场整改1126次

此外,自4月24日开始,南昌各个城区的农贸市场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检查的主要问题有证照管理情况中就包括营业执照整治、食品经营许可证整治等检查内容;市场设施安全整治情况包括公平秤设置、通风照明设施情况等内容。

记者从南昌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4月24日-27日,南昌市场监管部门在南昌全市农贸市场的检查中共发现占道经营、设施摆放未到位等各种不规范行为1240次,现场进行整改1126次,督促限期整改问题114个。

方案:通过限期整改和清理整顿力求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成效

针对农贸市场的各类难题,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对于此次重拳整治农贸市场环境秩序,展现“文明”新形象,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南昌市4月26日印发《2020年南昌市城区农贸市场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确保百日攻坚整治行动取得实效,成立了南昌市城区农贸市场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并成立七个工作组,协力推进城区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确定按照落实属地管理原则,按一个市场配备一支队伍的要求,成立以属地乡镇(街办)为主体的综合整治队伍,实现全市城区所有非露天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的全覆盖;综合整治队伍由乡镇(街办)主要领导总负责,成员由市场监管、城管、交管、商务、消防等部门人员组成。

方案要求,在集中整治阶段(4月25日—6月30日),南昌各城区、各开发区(新区)、市直各有关单位按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原则,建立问题台账,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整治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秩序混乱等“顽疾”,通过限期整改和清理整顿,力求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成效。

集中整治后,在今年7月中旬,南昌将巩固和完善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成果,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农贸市场综合管理水平。(记者涂文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