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喜歡《道德經》?

liguanyao


瞭解中國文化,學校中國歷史,首先就要“啃”幾本經典著作權比如《四書五經》等等儒家著作;相比而言,《道德經》比《四書五經》篇幅要短不少,也更加通俗易懂,不像讀儒家的書,充滿著使命感。

《道德經》一共九九八十一章;章章充滿了辯證法,比如“道”,在老子看來就是辯證法: 一個是“可道”的“常道”(實體的道);另外一個是“不可道”的“非常道”(虛道);一虛一實,就是辯證法。

沒有“實”,哪來的“虛”?沒有“長”怎麼算是“短”呢?沒有“高”哪裡是“下”呢?沒有“有為”怎麼會“無為”呢?沒有“舍”你能夠“得”什麼?沒有“反”,“正”又何用呢?

《道德經》或者說道家的學說應該是和儒家互補的——只知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知道“絕學無憂”其實算不得上真正的炎黃子孫的。

儒家經典之一的《大學》中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老子怎麼說呢?老子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看看吧,老子完全就算和儒家對著幹麼!

也正是因為儒家和道家在“三觀”上的不統一,中華文化才能兼收幷蓄和而不同;這不也是辯證法嗎?

《道德經》主張“和光同塵”;這一主張和儒家的“出世”主張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也正因為是“和光同塵”才造就了燦爛輝煌的唐詩宋詞——哪一位傑出的詩人不是失寵落魄以後才在詩歌創作方面出了名——

就連南唐後主不也是當了俘虜以後才“有幸”完成了傳世之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嗎?

《道德經》,說白了就是給積極向上的中國文人們提供了一個思想“開小差”的大門——進得門去,別有一番洞天——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過的?那就是“順天應時”。


閒看秋風999


沒事就喜歡看看。學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再看看道德經,就很有意思。道德經因為是古文,所以句讀之解讀很花心思。光是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有好幾種讀法。只有從大的方向去揣摩,大概的意思還是懂的。這也是讀書的樂趣。或許是因為周易佔測的原因,懂得了一句話可能隱藏了很多種意思,所以這種方式才覺得好玩。古文中有互文這種修辭手法,還有雙意詞,還有很多如稽古,引經,代稱,倒置,隱喻,迂迴,委婉,誇飾等等,沒有一定的功力和對哲學的愛好,道德經定然是越看越沒有整體感。把這本書看得象那麼回事了,我又對哲學有了進一步瞭解。





八卦小一


那時的我還是大一學生,自由了,想看啥書沒人管。某日,我看到道教“陰陽八卦”的一些說法之後,就想弄明白誰是“道教”的理論祖宗。由此接觸《道德經》,並把它的一些說法遊擊學生會的工作,以及畢業後的社會工作和世人生活交集當中。用當下的流行語,是個心機男。

沒有唯一是我的深刻認識。道是個什麼東西,我至今也沒弄明白。父母老師一直教育我,要做好人,不要幹壞事,要善良,更不能違法犯罪。然而,歷史卻不是這樣的,壞人也可以當王。是先有德還是先有道呢?壞人也有道,蒼天也給了他機會。各說各自理,各表各自德。

道書告訴我天、地、和萬物都是同出,同生的。沒有什麼先後的情形。都是由一種或一個神秘的能量誕生的——我自己命名的。誰又是這個神秘能量的先驅者?我不想過度地探求,但我意識到一點,凡事都有一個因。由於各自對因的不同理解,才有了各自的說法或思維下的思想。這是其一。

其二,天、地、萬物最偉大。看看歷史,那些帝王君皇並非從外域而來,沒有天、地、和萬物,他們什麼都不是,也更不能。如我這樣的庶民,在哪裡都不知道。因此,我就堅信一點,尊重彼此,都來之不易。沒有必要你死我活。大家都是天、地、萬物的客人,總有一天各自離去。沒人能當天作地養萬物。

其三,也是我最喜歡的,《道德經》的“恆經”——自己命名的。“有無相生,難易相隨,長短相形,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既然天、地、母都是同出同生,或稱它們為“玄”,而且同誕的難易一樣,前後一致。據此,我就認定任何事物至少有兩面性以上,現在看得到的,將來也會出現“反叛”。是好事還是其它,就看自己了。這個觀點比那個“墨菲定律”更加寬泛,柔軟和實用。若要守自己的恆,就要對照這六個“相”,滿足這六個要求。這個恆經有助於守業和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僅個人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