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新冠病毒傳播致病機理診斷特徵

文/智情真人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分別對2019年底,爆發在武漢的傳染病,給出病毒與疾病的正式官方名稱:SARS-COVID-19

第一回 新冠病毒傳播致病機理診斷特徵

病毒疾病,融為一體。

相輔相成,三段意義。

註釋:

第一段SARS表示疾病屬性,這樣就可以納入17年前爆發在廣州的SARS-COVID-03。

第二段COVID表示病毒種類。

第三段19表示爆發時間,與03同病相憐。

中文翻譯為: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19,以與鍾南山發表的論文命名呼應。

病毒細菌疫情常識概述

一、兩者個頭懸殊,起碼相差千倍,細菌猶如籃球場大小,則病毒不過籃球大小。細菌有藥可治,病毒只能等馬後炮疫苗。對於《三岔口》摸黑盲打,方顯中醫胡打胡有理本色,故建議診斷、隔離、防護、流行病學調查等西醫領銜,而對症緩解症狀,苟且保命以中醫為主。

二、細菌個頭大,構成完整細胞微生物,可離開生物體獨立生存;但病毒卻非細胞微生物,只能寄生在生物體內存活,而無法體外獨立生存,故切斷人體分泌物:唾液、飛沫、汗液、精液、尿液、糞便等接觸,可以有效阻斷人傳人途徑。

三、細菌及病毒溫度適應性相反:細菌喜熱,故夏天流行腸道細菌傳染病;而病毒卻喜冷,以致冬天流行病毒感冒:加熱可以有效殺滅病毒,入口的食物,都經微波爐打一下,就可以殺滅病毒,太陽底下曬死病毒:

冰箱內食物保鮮,可防細菌繁殖;

而病毒在低溫下,正好受到保護。

四、病毒可以負載在飛沫上傳播,室內戴口罩阻擋個頭超大的飛沫就可以了,故鍾南山說不用戴防病毒的緻密N95口罩,但與確診病人長期大劑量接觸的醫務人員,就要升級防護裝備;而在室外風把飛沫吹散,病毒無從生存,提示開窗通風與封閉空間內戴口罩同樣重要。

以上四點不過定性常識,不要極端教條化理解,比如體外乾燥塑料表面,病毒依然可存活兩天,這就是公共場所,對於人接觸過的塑料座椅、扶手等,每天都要進行消毒的理由。

第一回 新冠病毒傳播致病機理診斷特徵

話說庚子賠款兩個甲子,真人出世一個甲子後,庚子年開幕之際,中國菊頭蝙蝠口中,吐出幾枚扎手仙人球,尺寸不過PM2.5顆粒4%,負載在25倍霧霾微塵上,悄無聲息潛入呼吸道刺穿肺細胞膜,突破人類排斥異物天然免疫屏障,接管肺細胞大肆繁殖好比滾雪球,驚慌失措的人類身體吹響集結號,猶如面臨隱形飛機入侵的天空轟鳴,雷達上卻探測不到目標,展現巴格達上空地空導彈,無目標盲打咳嗽,巴格達城區身體戰場發燒,免疫抗體緊急動員生產防護服一樣,日夜不停連軸轉與仙人球繁殖展開決死軍備競賽,相持階段不惜一切代價耗盡資源,身體症狀加劇,呼吸困難以至衰竭,好像抗戰1942年五一大掃蕩時,多少人沒能挺過黎明黑暗,無緣見到免疫抗體原子彈大反攻曙光痊癒出院。

蝙蝠是個病毒總庫,不僅冠狀病毒天然宿主,而且很多病毒的天然宿主,冠狀病毒具有很多品種如SARS、MERS等, 新冠也是其中之一。蝙蝠體內冠狀病毒與新冠,雖相似度只有93%,但並不能直接傳染給人,所以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等在雲南山洞裡取蝙蝠樣時,沒有采取什麼保護措施,也不至於感染。無知的人誤以為吃蝙蝠傳染病毒,還質疑印度也常吃蝙蝠卻為何不傳染?實際上蝙蝠體內冠狀病毒先感染其它動物,比如之前提到的蛇,以及現在說的穿山甲,這些二傳手中間宿主,與新冠病毒相似度高達96%,這些華南海鮮市場可能有的動物與人密切接觸,是傳染給人的直接傳染源,二傳手中間宿主可能不止穿山甲一種,但都是從蝙蝠天然宿主身上傳過來的,構成新冠病毒傳染鏈上不同環節,所以,儘量離野生動物遠點,誰知哪個會是二傳手中間宿主吶。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診斷邏輯充分必要:看來核酸檢測敏感性不高,造成漏報假陰性傳染醫護;相反核酸檢測特異性不高,造成誤報假陽性傳染患者。陽性必感染,沒感染就陰性,稱為百分之百特異性,假陽性說明特異性並非百分之百;感染者必陽性,陰性非感染者,叫做百分之百敏感性,假陰性說明敏感性不是百分之百。

新冠確診核酸檢測敏感性與特異性涵義,使缺乏邏輯的國人甚至知識淵博、經驗豐富:呼吸科、重症科、感染科、流行病學等院士專家,陷入迷宮找不到北王顧左右而言他。

何為核酸檢測敏感性?新冠感染者必然核酸陽性,稱為核酸檢測100%敏感性,為彌補假陰性敏感性不足造成漏診,2月12日右滿舵糾正新冠核酸檢測敏感性不夠假陰性漏診,加補丁臨床診斷放水以保護醫護人員免受感染,後發現用力過猛第二天就終止執行了。

何為核酸檢測特異性?核酸檢測陽性必然感染新冠,稱核酸檢測100%特異性,近頻傳痊癒出院14天隔離後“復陽”,卻不傳染再測又“轉陰”,顯示核酸檢測特異性不夠造成誤診,原本沒有陰陽復來轉去,不過沒邏輯腦子“轉”來“復”去,妄念輪轉不停而已。現左滿舵矯正新冠核酸檢測特異性不足假陽性誤診,剔除無症狀感染者以保護假陽性患者不受感染,決定甄別假陽性病例,從確診病例裡抽水出去,為國家衛健委知錯就改,自我否定的極大勇氣點贊。

推而廣之,新冠病毒感染猶如客觀對象,核酸檢測貌似科學測試,陰陽結果不過實驗數據,故科學測試確定性普遍具有:邏輯必要敏感性漏診、邏輯充分特異性誤診,宛若量子力學薛定諤貓測不準原理所以然。

病毒猶如自然,疫苗貌似科學。

自然變化無限,科學刻舟求劍。

無明寂寂黑夜,般若惺惺白天。

一體真空妙有,明心見性涅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