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新冠病毒传播致病机理诊断特征

文/智情真人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分别对2019年底,爆发在武汉的传染病,给出病毒与疾病的正式官方名称:SARS-COVID-19

第一回 新冠病毒传播致病机理诊断特征

病毒疾病,融为一体。

相辅相成,三段意义。

注释:

第一段SARS表示疾病属性,这样就可以纳入17年前爆发在广州的SARS-COVID-03。

第二段COVID表示病毒种类。

第三段19表示爆发时间,与03同病相怜。

中文翻译为: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19,以与钟南山发表的论文命名呼应。

病毒细菌疫情常识概述

一、两者个头悬殊,起码相差千倍,细菌犹如篮球场大小,则病毒不过篮球大小。细菌有药可治,病毒只能等马后炮疫苗。对于《三岔口》摸黑盲打,方显中医胡打胡有理本色,故建议诊断、隔离、防护、流行病学调查等西医领衔,而对症缓解症状,苟且保命以中医为主。

二、细菌个头大,构成完整细胞微生物,可离开生物体独立生存;但病毒却非细胞微生物,只能寄生在生物体内存活,而无法体外独立生存,故切断人体分泌物:唾液、飞沫、汗液、精液、尿液、粪便等接触,可以有效阻断人传人途径。

三、细菌及病毒温度适应性相反:细菌喜热,故夏天流行肠道细菌传染病;而病毒却喜冷,以致冬天流行病毒感冒:加热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入口的食物,都经微波炉打一下,就可以杀灭病毒,太阳底下晒死病毒:

冰箱内食物保鲜,可防细菌繁殖;

而病毒在低温下,正好受到保护。

四、病毒可以负载在飞沫上传播,室内戴口罩阻挡个头超大的飞沫就可以了,故钟南山说不用戴防病毒的致密N95口罩,但与确诊病人长期大剂量接触的医务人员,就要升级防护装备;而在室外风把飞沫吹散,病毒无从生存,提示开窗通风与封闭空间内戴口罩同样重要。

以上四点不过定性常识,不要极端教条化理解,比如体外干燥塑料表面,病毒依然可存活两天,这就是公共场所,对于人接触过的塑料座椅、扶手等,每天都要进行消毒的理由。

第一回 新冠病毒传播致病机理诊断特征

话说庚子赔款两个甲子,真人出世一个甲子后,庚子年开幕之际,中国菊头蝙蝠口中,吐出几枚扎手仙人球,尺寸不过PM2.5颗粒4%,负载在25倍雾霾微尘上,悄无声息潜入呼吸道刺穿肺细胞膜,突破人类排斥异物天然免疫屏障,接管肺细胞大肆繁殖好比滚雪球,惊慌失措的人类身体吹响集结号,犹如面临隐形飞机入侵的天空轰鸣,雷达上却探测不到目标,展现巴格达上空地空导弹,无目标盲打咳嗽,巴格达城区身体战场发烧,免疫抗体紧急动员生产防护服一样,日夜不停连轴转与仙人球繁殖展开决死军备竞赛,相持阶段不惜一切代价耗尽资源,身体症状加剧,呼吸困难以至衰竭,好像抗战1942年五一大扫荡时,多少人没能挺过黎明黑暗,无缘见到免疫抗体原子弹大反攻曙光痊愈出院。

蝙蝠是个病毒总库,不仅冠状病毒天然宿主,而且很多病毒的天然宿主,冠状病毒具有很多品种如SARS、MERS等, 新冠也是其中之一。蝙蝠体内冠状病毒与新冠,虽相似度只有93%,但并不能直接传染给人,所以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等在云南山洞里取蝙蝠样时,没有采取什么保护措施,也不至于感染。无知的人误以为吃蝙蝠传染病毒,还质疑印度也常吃蝙蝠却为何不传染?实际上蝙蝠体内冠状病毒先感染其它动物,比如之前提到的蛇,以及现在说的穿山甲,这些二传手中间宿主,与新冠病毒相似度高达96%,这些华南海鲜市场可能有的动物与人密切接触,是传染给人的直接传染源,二传手中间宿主可能不止穿山甲一种,但都是从蝙蝠天然宿主身上传过来的,构成新冠病毒传染链上不同环节,所以,尽量离野生动物远点,谁知哪个会是二传手中间宿主呐。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诊断逻辑充分必要:看来核酸检测敏感性不高,造成漏报假阴性传染医护;相反核酸检测特异性不高,造成误报假阳性传染患者。阳性必感染,没感染就阴性,称为百分之百特异性,假阳性说明特异性并非百分之百;感染者必阳性,阴性非感染者,叫做百分之百敏感性,假阴性说明敏感性不是百分之百。

新冠确诊核酸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涵义,使缺乏逻辑的国人甚至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呼吸科、重症科、感染科、流行病学等院士专家,陷入迷宫找不到北王顾左右而言他。

何为核酸检测敏感性?新冠感染者必然核酸阳性,称为核酸检测100%敏感性,为弥补假阴性敏感性不足造成漏诊,2月12日右满舵纠正新冠核酸检测敏感性不够假阴性漏诊,加补丁临床诊断放水以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后发现用力过猛第二天就终止执行了。

何为核酸检测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必然感染新冠,称核酸检测100%特异性,近频传痊愈出院14天隔离后“复阳”,却不传染再测又“转阴”,显示核酸检测特异性不够造成误诊,原本没有阴阳复来转去,不过没逻辑脑子“转”来“复”去,妄念轮转不停而已。现左满舵矫正新冠核酸检测特异性不足假阳性误诊,剔除无症状感染者以保护假阳性患者不受感染,决定甄别假阳性病例,从确诊病例里抽水出去,为国家卫健委知错就改,自我否定的极大勇气点赞。

推而广之,新冠病毒感染犹如客观对象,核酸检测貌似科学测试,阴阳结果不过实验数据,故科学测试确定性普遍具有:逻辑必要敏感性漏诊、逻辑充分特异性误诊,宛若量子力学薛定谔猫测不准原理所以然。

病毒犹如自然,疫苗貌似科学。

自然变化无限,科学刻舟求剑。

无明寂寂黑夜,般若惺惺白天。

一体真空妙有,明心见性涅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