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打孩子,看性格与行为,这种性格的孩子,越打越“废”

打不打孩子,由孩子的性格与行为来决定,这种性格的孩子最好少打

关于“能不能打孩子”这一问题,答案都不一样,不少人一概而论,直接把问题“一刀切”,“能打”或是“不能打”直接把问题给说死了。

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性格等都不同。到底能不能打孩子,还是得由孩子的性格与行为来决定。


打不打孩子,看性格与行为,这种性格的孩子,越打越“废”


案例

前段时间回老家办事情,在老家待了一段时间,与邻居的来往也多了起来。啊但是与她的接触越多,越是反感她教育孩子的方式,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邻居生了一男一女,人人都说她的两个孩子性格完全不同,男孩活泼好动,甚是调皮,但恰恰相反,女儿沉默寡言,我听过她最多的话语就是“恩”,基本都是妈妈叫她做事情时的回应。

用邻居她自己的话来说,“她那性格也不知道像谁,好像谁欠了她几百万一样,天天板着脸,也不知道问人,脾气还倔强。”

听邻居的语气,完全一副恨铁不成钢。几天后,我再次见识到邻居对女儿的态度。我在家里都听到邻居的骂声,我赶紧过去劝说。


打不打孩子,看性格与行为,这种性格的孩子,越打越“废”


刚进家门,就看到邻居拿着条细鞭子抽了孩子的小腿一下,孩子疼得缩了一下,只是默默掉眼泪,没有哭声,而后抬起头,一直盯着妈妈,就连我都感觉到了,孩子眼里的那股不服气,还带着愤怒、恨意。

被孩子这么一瞪,邻居似乎是觉得自己的家长权威被挑战,骂了几句又是一下抽打。这下孩子直接冲回房间,重重地甩了房门。

我赶紧拉住邻居,就怕她冲上去。原以为事情会就这么结束,毕竟父母与孩子之间哪有隔夜仇,可谁知第二天邻居跑来我家,问有没有看到她女儿,我才知道她女儿半夜离家出走了。

后来村里不少邻居一起帮忙找,才找到女孩,自己一个人在车站待着,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10几岁的孩子,那么空洞、绝望的眼神。


打不打孩子,看性格与行为,这种性格的孩子,越打越“废”


也是再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邻居平时经常打孩子,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点点小事,甚至也因为不能接受女儿的性格而打骂,这让孩子怎么不叫委屈?

我见过不少“无理”的父母,他们觉得孩子是他们生的,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别人管不着。也见过不少父母,把孩子捧在手心上,不论出什么问题,都不会揪出孩子来批评。但在我看来,个人并不建议这两种极端。


打不打孩子,看性格与行为,这种性格的孩子,越打越“废”

打不打孩子,由孩子的性格与行为来决定


打不打孩子,看性格与行为,这种性格的孩子,越打越“废”


1、 性格

通常情况下,性格较为活泼的孩子,也会较为阳光、开朗,对于事情的消化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都比较强。因此,他们在面对父母的批评时,也较能接受。就算父母批评得过分了,也不会做出过于极端的回应。

但对于一部分性格较为内向,平日里并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且比较消极的孩子而言,他们原本就比较敏感,对于父母的批评,一向都是压抑在心里,不在人前表露自己的情绪。

对于这种孩子,家长们尤其要注意,最好少打!因为这类型孩子,经不起刺激。每一次的打骂都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甚至可能加深他们对父母的愤恨。


打不打孩子,看性格与行为,这种性格的孩子,越打越“废”


有一部分家长可能不能理解,认为“我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恨我呢?”如果你还存在这种看法,那么你就错了。人在情绪激动时,可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也一样。

因此,对于一部分性格内向、消极、沉默寡言的孩子,个人不建议采用打或严厉批评的方式。这部分孩子更适合与他们深入交流,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房,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引导他们走出来。


打不打孩子,看性格与行为,这种性格的孩子,越打越“废”


2、 行为

有些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只要孩子做了错事就打孩子,不给孩子辩解与改正的机会。个人认为,如果孩子存在以下情况,就可以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了:

1)胡搅蛮缠,讲再多的道理,以及其他办法都不能奏效;

2)当家长不能满足孩子需求时,孩子通过伤害自己或是其他方法来威胁父母

3)经过警告之后仍是不尊重他人,或是随意辱骂他人;

4)在家随意摔砸东西,甚至打骂父母或其他长辈;

5)其他;


打不打孩子,看性格与行为,这种性格的孩子,越打越“废”


针对于上述情况,家长们可以先予以口头警告,以及行为上的制止,如果孩子仍是不听劝导,行为也越演越烈,一定要进行纠正,该打就打,否则孩子不会懂得事情的严重性。

有家长说,“打孩子是教育失败的表现”。可也有家长说,

“有些时候真的只有打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