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宝宝太小不会表达,不能很好地与爸爸妈妈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模式,所以爸爸妈妈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一定心存疑问,对于宝宝的一些“古怪”行为大感不解。比如很多宝宝都喜欢吮手指、啃脚丫,有些宝宝喜欢撕纸,还有些宝宝喜欢反复扔东西,等等。其实,不管宝宝的行为有多怪异,其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爸爸妈妈只要破译了宝宝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就能理解宝宝的这些怪异行为了。


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吮手指、啃脚丫——宝宝口欲期的特殊癖好

从两三个月开始,莉莉就喜欢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嘴里吮吸,而到五六个月开始长牙的时候,她看见什么就吃什么,不管东西能不能吃、干不干净,只要抓到手上,都要放到嘴里尝一尝、咬一咬,比如手机、眼镜,甚至还有自己的小脚丫!妈妈简直要崩溃了!

小孩子是种神奇的动物,两三个月大的时候喜欢吃手,而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又迷恋上啃脚丫,而且不论何种姿势,动作难易度如何,都能准确无误地把脚丫送到嘴里,接着就会沉醉其中,难以自拔……宝宝的这些特殊癖好,让爸爸妈妈感到十分不解,其实这仅仅是宝宝口欲期的一种正常现象罢了,如果爸爸妈妈了解了其中的秘密,自然就会拨开云雾,豁然开朗。


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宝宝有根蜜手指

大家不难从身边的观察中发现,处于婴儿期的小宝宝们都有吮手指的习惯,对此很多爸爸妈妈感到不解,难道真的像老人口中常常说的那样,宝宝是在吮吸手上的糖吗?

其实,宝宝的手上并没有什么糖。那么宝宝为什么喜欢吮手指呢?

1.吃手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方式

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寂寞或是紧张时,都会通过吃手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2.口欲期的正常表现

这时的宝宝正处于口欲期,看到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嘴里放,而且“手”在宝宝眼里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

3.没有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宝宝吃手还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比如在喂奶粉时,宝宝吮吸过快,虽然小肚子已经饱了,但是吮吸的欲望还没有得到满足,当妈妈拿走奶瓶后,宝宝只好吮吸自己的手指了。

总的来说,宝宝喜欢吃手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对宝宝手指功能的分化和眼手协调能力的发展有好处。但是如果宝宝吮吸的时间过长就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了,这不仅会影响宝宝牙齿的生长,还容易引发口腔问题。所以爸爸妈妈也要注意预防宝宝过分吮吸手指,比如在喂奶时不急不躁,充分满足宝宝吮吸的欲望;也可以根据宝宝所处的不同的年龄阶段,用不同的玩具吸引宝宝,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你认真观察过宝宝吮吸手指的动作吗?也许在我们看来,这一动作没什么了不起,可是对于宝宝来说,这可是一件大工程,因为每次吮吸宝宝都要通过四种反射行为的协调才能完成:首先,宝宝要将手臂弯曲成小圆弧形;其次,要放松运动肌群伸出指头;再次,要搜寻并将手伸至小嘴里;最后才开始吸吮。现在看来宝宝是不是很了不起呢?所以当看到宝宝在吃手时就不要纠结了,为宝宝感到高兴才对呢。


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宝宝有只香脚丫

爸爸妈妈有没有发现,宝宝还对自己的小脚丫很感兴趣呢?宝宝对脚的热爱真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无论何时,宝宝都想“吃”到自己的小脚丫,与它们来个亲密接触,那么为什么宝宝喜欢吃自己的小脚丫呢?

1.口欲期的表现

1岁以内的宝宝正处于口欲期,而口部是获得各种欲望满足的主要途径,于是你可以看到,只要见到新奇的或是感兴趣的东西,宝宝都会尝试着塞到嘴里,对宝宝来说这实在是一项愉快的体验活动,那么啃脚丫也就不足为怪了。

2.对脚丫感到好奇

宝宝吃脚丫和吃手是一样的,而且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脚,所以才会用嘴巴去研究这个带着五个杈的东西。而且从心理学意义上讲,宝宝吮吸脚丫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获得快感。

总的来说,宝宝啃脚丫的行为和吃手的行为很相似,吃手和啃脚丫都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而且宝宝能使手口动作互相协调,也是智力发展的一种表现。所以当宝宝吃脚丫时,爸爸妈妈不要强行去阻止,只要注意把宝宝的脚丫洗干净就可以了,等到宝宝慢慢长大,啃脚丫的行为也会慢慢消失的。


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撕纸、撕书——手的敏感期的疯狂爱好

丁丁妈妈最近很是苦恼,7个月的丁丁爱上了撕纸,不论是卫生纸、纸巾还是图画书,只要是纸质的东西或是他能撕得动的,几乎都不能幸免,甚至有时候他还会往嘴里塞。每次看到满地的狼藉,妈妈的心情都是灰色的。妈妈十分不解,丁丁为什么喜欢撕纸呢?

一些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在六七个月的时候突然喜欢上了撕纸,而且是不管什么都撕,还撕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那么宝宝为什么这么喜欢撕纸呢?宝宝撕纸的时候该阻止吗?


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宝宝为什么喜欢撕纸

有的爸爸妈妈看到宝宝撕纸,觉得宝宝是在调皮,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科学的解释是怎样的。

1.手的敏感期的外在表现

六七个月的时候,宝宝手指的灵活度和力量都有了巨大的飞跃,而且宝宝也初步掌握了手的抓握特点,这意味着宝宝开始进入手的敏感期了,这个时期的宝宝普遍会出现撕纸、撕书的现象。

2.撕东西能带来奇妙和惊喜

在撕纸的过程中,宝宝能不断感受到双手相互对抗的感觉,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撕纸这一过程虽然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一种创造——改变纸的形态,当宝宝发现自己能用手改变纸的形状和发出撕纸的声音时,会感到奇妙和惊喜,所以宝宝才会如此乐此不疲。

3.实现自然协调的一种方式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通过各种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撕纸、撕书实际上是在练习左右手的反向运动,以及手眼的协调能力。

你有观察过宝宝的撕纸行为吗?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的撕纸行为大约从六七个月开始,一般会持续到3岁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撕纸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六七个月的时候,多为游戏性撕纸,即许多爸爸妈妈抱怨的乱撕纸行为;到2岁左右,多为仿照性撕纸,这也是模仿敏感期的重要特点之一;而到了3岁左右,宝宝的想象力爆棚,这时的撕纸活动也衍变为创造性撕纸。

如果爸爸妈妈感兴趣的话,可以做一个撕纸成长记录,即观察不同阶段宝宝的撕纸活动并记录下来,见证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历程。


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应对宝宝撕纸、撕书的几个小技巧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新手爸妈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宝宝表现出的很多行为,爸爸妈妈不是十分理解,譬如喜欢撕纸。其实,如果爸爸妈妈能理解这是宝宝的一种学习行为,就不会斥责宝宝,或者制止宝宝的学习了。那么,当宝宝撕纸时爸爸妈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废纸、废书撕个够

既然宝宝喜欢撕纸,就满足他的爱好吧,给宝宝准备一些废纸或是旧书、废旧的杂志等来练习撕纸。但是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问题,比如:纸张要干净,材质要柔软;注意看护宝宝,以防宝宝在撕纸的时候误食;避免使用报纸之类等含有油墨的纸张(因为含铅,对宝宝健康不利);撕纸后要及时洗手;等等。

2.配合宝宝锻炼各项能力

在宝宝撕纸时,爸爸妈妈除了静静地观看外,也可以配合宝宝。比如,给宝宝准备不同材质的纸张,提高宝宝触觉的敏感性;教宝宝“撕、拉、抓、揉”等动作,不断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和协作能力;引导宝宝撕出不同的形状和轮廓,以此开发宝宝的想象力;等等。

3.带给宝宝不同的撕纸体验

对于宝宝来说,撕纸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不过如果爸爸妈妈能再用心一点,就能带给宝宝不同的撕纸体验。比如,在宝宝撕纸时教宝宝用不同的节奏撕纸,这样撕纸时发出的声音也会有所区别,爸爸妈妈还可以跟宝宝做一些撕纸游戏,为撕纸这项活动增添更多的乐趣。

总之,宝宝的撕纸行为是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发展的表现,而且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和大脑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爸爸妈妈要尽可能多地为宝宝提供锻炼的机会,这样宝宝才会越来越聪明,正所谓“心灵手更巧,手巧心更灵”。

既然宝宝这么喜欢撕纸,为什么你不动起来和宝宝一起享受撕纸的快乐呢?下面分享一个亲子撕纸小游戏给大家。

游戏步骤:

1.准备卫生纸、A4纸、杂志纸及纸巾各一张。

2.向宝宝做示范:抽取其中一张纸,并撕成条状,一边撕一边说:“我是撕纸小专家!”

3.引导宝宝做同样的动作。

4.依次撕剩下的三种类型的纸张。

扩展建议:当宝宝的手部动作更精细时,爸爸妈妈可以教宝宝撕出一些简单的物体轮廓,如正方形、三角形、皮球、月亮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反复扔东西——宝宝是在恶作剧吗

妈妈刚给宝宝买了新的积木,宝宝兴奋得不得了,抓起来又是摸又是咬的,可是不一会儿,宝宝就玩腻了,随手就把积木丢了出去,“咚”的一声,积木正好落在了妈妈的脚背上,宝宝“咯咯”大笑起来,妈妈摇着头把积木捡了起来,可是还没等妈妈把积木放好,下一个积木块又飞了出来,直接飞到了沙发后面,妈妈又去沙发后面捡积木……就这样,宝宝扔啊扔,妈妈捡啊捡,最后妈妈实在是生气了,对宝宝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宝宝被妈妈这么一凶,立马小嘴一撇,大哭起来。

相信这样的一幕很多爸爸妈妈都经历过,宝宝特别喜欢扔东西,抓到什么扔什么,更可气的是,当你把东西捡回来的时候,宝宝还特别开心,继续扔得满地都是,难道这是宝宝的恶作剧吗?


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不是恶作剧,是宝宝在成长

宝宝反复扔东西的行为看似恶作剧,其实是有着深刻的心理学意义的。

1.进入空间敏感期的表现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宝宝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空间敏感期,在这段时期,宝宝会通过嘴巴、手等去探索周围的世界,从刚开始的吮吸手指、咬玩具,到喜欢玩抽纸,再到喜欢扔东西等等,这都是空间敏感期的表现。

2.自我意识萌发的体现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以为自己和世界是一体的,后来在不断扔东西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原来自己和其他物品是不一样的,自此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获得一种成就感,为了持续获得这种感觉,宝宝就会不断地重复扔东西的动作,进而表现出强烈的“我要”的自我意识。

3.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

宝宝发现扔东西能引起爸爸妈妈的高度关注,于是每当宝宝想要得到关注时就会选择扔东西。

4.是一种探索的学习方式

随着手的功能被唤醒,宝宝会逐渐发现,手不光能抓东西,还能扔东西,于是为了不断体验这一新技能,开始反复扔东西,且乐此不疲。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眼手协调能力、观察力、理解能力等都会得到提升。

5.情绪发泄的一种方式

扔东西很可能是因为宝宝不开心了,需要通过摔东西、扔东西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小情绪。

虽然宝宝扔东西的行为很让人烦恼,但是爸爸妈妈如果能停下来认真观察一下,就很容易体会到宝宝扔东西的快乐。现在你可以和宝宝一起玩扔东西的游戏:准备一个毛绒玩具,和宝宝面对面坐下,中间隔开一点距离,一起把毛绒玩具扔过来扔过去。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一下宝宝的兴趣点在哪里,并试着站在宝宝的角度去理解宝宝扔东西的快乐。


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正确引导爱扔东西的宝宝

扔东西的行为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发展,激发宝宝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所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爸爸妈妈都不应该盲目地训斥宝宝扔东西的行为。那么爸爸妈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宝宝呢?

1.尽量配合

爸爸妈妈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些可以扔的物品,如沙包、皮球、毛绒玩具、橡胶玩具,以及各种不同形状、重量、质地的物品,让宝宝尽情地体验不同物体的不同属性。

2.给予限制

这时的宝宝还没有什么分辨能力,看到什么就扔什么,所以玻璃器皿、贵重物品等要收好,不要随意摆放,以免伤害到宝宝。

3.表扬宝宝

在宝宝刚刚学会抓起、扔出动作时,爸爸妈妈要及时给予表扬,如“宝宝真棒”“宝宝好有力气”“宝宝扔得真远”等等。如果宝宝扔了不该扔的东西,也不要严厉责备宝宝,否则宝宝会误以为乱扔东西能引起大人的高度注意,久而久之,很可能养成乱扔东西的坏习惯。

4.玩扔东西游戏

爸爸妈妈可以设计一些扔东西的亲子游戏,和宝宝一起玩耍,如扔球、掷沙包等,而且在玩耍的过程中还可以教宝宝各种投掷技能。

妈妈在打扫卫生时偶然拉开沙发,结果看到了这样的场景:纸牌、玻璃球、发卡、积木块杂乱地撒在地上,甚至还有消失了很久的遥控器!妈妈哭笑不得,只好默默地拿起了扫把。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有类似的体验和烦恼,你家宝贝有扔东西的习惯吗?你是怎么处理的?不妨和其他爸爸妈妈交流一下,顺便吸取一点经验吧。

编辑/红剑 文/牛牛爸爸


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书名:《读懂婴语: 1岁前孩子的行为心理学》

作者:牛牛爸爸

出品:竹石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牛牛爸爸,90后实力奶爸,新晋儿童教养达人,有着丰富的儿童教养经验,其育儿文章多次在育儿网站及知名微信号转发,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度,并作为特约编辑参与编写了《正面管教男孩100招》《0~3岁儿童好性格养成书》等较有影响力的作品。


喜欢做“古怪”行为,宝宝的心思你懂吗


《母子健康》杂志简介:

《母子健康》杂志创刊于1992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日友好医院主办。透过严谨而感性的编辑团队,专业并权威的专家顾问,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中国女性提供专业的妇产、儿科等方面的指导及保健,提供全方位的育儿健康新知,关注身心协调发展,将医学常识融入实际生活,与父母一起共创和谐成长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