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債權與政信債權@政信小白菜

關於債權五個概念分清楚:


1、固定收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是指預先規定應得的投資收入,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按期支付,收益在整個投資期內不變。多數債券和優先股的收益都是固定的。很明顯,預期收益是固定的,但是本金不絕對保本。

2、債券和債權:證券化、交易所上市的、標準的就是債券,或者類債券,標準化債券。

3、債權的分類:各種花樣的資金池、明股實債的股權、帶有回購條款的股權、提供固定收益的信託產品、金交所收益權轉讓及回購。

4、債權的風險:流動性差、管理水平良莠不齊,信息披露不全。

5、債權的收益:比標準產品平均大2-2.5倍,債項的增信有差異,擔保方資質很高,可以下調利率;流動性的需求,越弱就資金成本越貴,到期還本付息最貴。

6、債權的限制:目前看只能給合格的投資人推薦、機構退出這款市場,直接原因清退資金池,中期原因去槓桿。30-50萬的門檻不能確認這個人是合格投資人,引用大資管新規規定說30萬門檻有依據,多數也是誤導性宣傳(此處建議查法規原文,一對比便可知曉)。


政信債權與其他債權的區別:


政信狹義看就是政信非標,就是非證券化的未能上市交易的城投的債務。

政信投資的分類——有股權和債權。

股權部分:PPP和政府引導基金,但高淨值融資市場不受歡迎。

為什麼?首先,前者是投資人不喜歡,利率、期限不匹配,太低且週期長,後者是政府端不滿意。原來是政府劣後的槓桿基金,現在由於槓桿部分被大資管新規限制,所剩無幾。因此,用的少了,談出個人投資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