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罐收藏界的“黑馬”

在瓷器收藏圈裡,瞭解將軍罐的人並不多。一些外行人士甚至以“將軍”、“將領”的字義來理解將軍罐,殊不知,這是對將軍罐的誤解。

​將軍罐和“將軍”沒關係​將軍罐,罐身為直口,豐肩,斂腹,平面砂底,附寶珠頂高圓蓋,其外形酷似頭戴戰盔、挺胸凸肚的將軍,因而得名“將軍罐”。對於完全沒有瓷器知識的外行人士來說,初次接觸將軍罐,要猜出其名稱的由來,往往望文生義。

將軍罐收藏界的“黑馬”

將軍罐

將軍罐用來作何用途?外行人常說的版本有兩種,一是將軍罐為古代皇帝獎賞給戰場上有功的將士,這將軍罐是古代軍人至高無上的榮譽;二是將軍罐為專供將軍級人物使用的一種瓷器,古代的將軍家裡都用這種瓷器來裝東西。

然而據專家介紹,實際上,將軍罐原本的用途類似於今天的“骨灰盒”。將軍罐創燒於明代嘉靖、萬曆時期,清代各朝都有燒造,直到民國時期還流行於市。明朝嘉萬初創時期,將軍罐這種器皿是佛教寺院為裝殮僧、尼圓寂火化後所遺骨灰訂燒的專用骨灰罐。到了明朝末年,因為將軍罐的器型高大挺拔、豐碩俊美,器物外壁又可以用青花、五彩等多種手法進行裝飾,逐漸被人們當作擺置觀賞的陳設器。在清代後期至民國時期,將軍罐大量生產,其粉彩、單色釉及青花雙喜字罐與象耳瓶等一些器型,可以算得上當時婚禮嫁妝所必備之物。

一些賣家擔心買家不喜歡將軍罐曾用來盛斂遺骨的說法,就“忽悠”說是從將軍家裡出來的東西。有少許藏友確實有所避忌,不過,專家認為這都是庸人自擾的想法。

將軍罐收藏界的“黑馬”

將軍罐

將軍罐之所以受到古玩藏界的重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其藝術價值。

將軍罐發展至清代順治時期基本定型,康熙年間尤為流行。雖然各時期的器型略有變化,但都以大氣、宏偉為其特徵。青花將軍罐更是康熙朝青花瓷器的翹楚之作,因為其器形碩大,青花工藝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瓷器藏家認為,荷葉罐、大蓋罐都是將軍罐的前身。現在,市場上也有現代燒製的將軍罐,體積非常巨大,有的甚至高達一兩米,擺設起來非常有氣勢。筆者曾與景德鎮的瓷器專家交流過,就現代的技術而言,要製作大型的將軍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無論是拉坯還是燒製都相當困難。可想而知,在古代生產條件下,體積大的將軍罐更加難得。

最大的古代將軍罐有80多釐米高,而一些體積比較小的將軍罐,主要是用來裝藥品、穀物等。這些罐多是單個,或是一對,每個罐子的身上都有精美的紋飾,讓人驚歎。比如說,青花將軍罐常見有纏枝牡丹、纏枝蓮紋、海水龍紋等。將軍罐還有單色釉的、粉彩的,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成為藏市的一匹“黑馬”。此外,由於將軍罐的體積大小不一,對於藏家來說,能收藏到不同規格的將軍罐,也是一種樂趣。

近年來,將軍罐的藝術價值越來越被藏家所重視,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仿品假貨也充斥市場。

將軍罐收藏界的“黑馬”

將軍罐

專家表示,甄別老的將軍罐可以把握一個關鍵之處,那就是摸一摸罐子外壁是否有凹凸不平的感覺,就像人體身上的橘皮紋一樣,這是拉坯過程中形成的。因為將軍罐是使用器,所以工匠在修坯的時候並不特別在乎這些細節,反而成了將軍罐的特徵。此外,要甄別不同時代的將軍罐,就可以套用鑑別其他瓷器的經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