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要学曹操设丞相?蜀汉真的没有延续东汉的三公制?

东汉长期实行三公制度,即以太尉、司徒、司空这三个公级别的官职作为宰相。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废三公,改行丞相制,集大权于一身。

不过,以兴复汉室为口号的刘备,也设置了丞相。而且担任丞相的诸葛亮在执政时期,也是集大权于一身。于是有朋友就问:为什么以汉为国号的刘备政权,为什么没有延续汉的三公制度,而是和曹操一样废除三公改为丞相?

其实这是个误会。蜀汉的丞相制度与曹操的丞相制度,虽然都是丞相大权在握,但却有本质区别,真是貌合神离。

刘备为什么要学曹操设丞相?蜀汉真的没有延续东汉的三公制?

刘备与曹操都设立了丞相,但内涵却完全不同

蜀汉没有“废除三公改为丞相”,制度上是“三公”与“丞相”并置

蜀汉有司徒,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

许靖于次年卒。也就是说,章武元年(221)四月至二年(222)之间,蜀汉是有实任的司徒的。

刘备为什么要学曹操设丞相?蜀汉真的没有延续东汉的三公制?

许靖是文献记载的唯一一位蜀汉司徒

蜀汉有太尉,见《三国志·蜀书·先主甘皇后传》诸葛亮的表文:

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

说明建兴元年(223)五月刘禅继位后不久,蜀汉是有实任太尉的。

另外,从《黄龙甘露碑》甲碑诸臣排序来看,第一位姓名阙,第二位“司徒臣(姓名阙)”,第三位“安汉将军(姓名阙)”。我们知道当时安汉将军是麋竺,丞相诸葛亮在司徒许靖之上,所以被文第一位阙姓名的应该就是丞相诸葛亮,第二位司徒许靖,第三位安汉将军麋竺。(甲碑当为刘备称帝后所立)。

如此看来,刘备称帝时虽然有司徒,但似乎并没有设置位在司徒之上的太尉。

另外史家常称蜀汉有一位太尉叫上官胜,是西汉右将军上官桀的后代。此事记载于《新唐书·宰相世系三下》,至于这个记录靠不靠谱,即便靠谱,上官胜担任的“蜀太尉”是不是指蜀汉的太尉,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到,在蜀汉初期,诸葛亮担任丞相的同时,蜀汉仍然设有太尉和司徒,至于有没有设置司空就不好说了,至少目前并没有设置了司空的证据。所以说“废除三公改为丞相”是不准确的,至少设置丞相不需要废除三公,丞相也不是废掉三公以后改过来的。这是蜀汉初年的情况。

刘备为什么要学曹操设丞相?蜀汉真的没有延续东汉的三公制?

东汉的三公

那么建兴元年以后,蜀汉三公不再见于记载,是否已经被废掉了呢?也不一定,而是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蜀汉三公的记载实在是太少,大概蜀汉初期三公虽然在形式上保留了,但实际上打酱油的情况居多,由于参与政务极为有限,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第二种可能,蜀汉确实没有再任命三公,但在制度上不代表就将其废除了。我们可以参考诸葛亮的丞相。众所周知,诸葛亮死后,刘禅再没有任命过丞相,但作为正式职位的丞相却一直还保留着,遇到重大礼仪事件还是会被搬出来。

比如《三国志·蜀书·后主张皇后传》记录的延熙元年(238)年,刘禅册立小张后时,便让左将军向朗以行丞相事的身份持节授玺绶。

刘备为什么要学曹操设丞相?蜀汉真的没有延续东汉的三公制?

在不任命丞相的时代,向朗仍然行丞相事

作为法定职位,丞相依然存在,不然就不会让向朗行丞相事了。但是存不存在是一回事,授不授人是另一回事。设置一个空位子不授人的例子,中国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三公保不齐也是这种情况。

当然,以上纯属推测,但是正式在制度上废三公这么大的事儿,如果真的存在,陈寿多少也应该记上一笔。相比之下,反倒是三公太酱油、或者三公不再授人的可能性更大些。

当然,按照汉代的制度,丞相本身也是“公”。虽然丞相和司徒本来是一个官,同时设置有点扯;不过鉴于东汉以来,同源的大司马与太尉也是同时设立,所以也就没什么好吐槽的了。


蜀汉的丞相制度和曹操的丞相制不一样,本质上仍然是东汉三公制

之所以上面要强调蜀汉丞相也是“公”,是因为接下来想说,蜀汉虽然设立了丞相,但实行的并不是丞相制,如果撇开打酱油的太尉和司徒,那么蜀汉的丞相制度或许叫“一公制”更合适。

以丞相执政的“一公制”和“丞相制”有什么区别别?

区别就在尚书台。

众所周知,东汉尚书台权力扩张,侵夺了不少作为宰相的三公的权力。东汉虽然没有西汉那样的中朝官,但实质上仍然有内、外之分。正常情况下,内有尚书、外有三公;不正常情况下,内有中常侍、外有尚书和三公。三公作为宰相,他的权力并不完整。

刘备为什么要学曹操设丞相?蜀汉真的没有延续东汉的三公制?

尚书台侵夺了三公的部分权力

要获得完整的权力,三公就要主管尚书台,也就是要“录尚书事”。当然,东汉时期经常录尚书事的也不止三公,还有新帝继位时升任的上公太傅、执政外戚担任的大将军。但要全面执掌朝政,录尚书事是一定的。

录了尚书事,就可以进宫到尚书台,平决尚书台的事务。当然,录尚书事不一定天天到尚书台坐班,像大将军梁冀那样“十日一入”也是常态。

当然制度这种事儿上,遇到混不吝的就单说了。比如董卓、李傕、郭氾那票人就根本不管谁来录尚书事,而王允杀掉董卓以后自己马上便录尚书事。

曹操刚迎奉汉献帝时,也曾录尚书事。建安元年七月,曹操到洛阳面圣,便以镇东将军的身份而录尚书事。

不过比较奇怪的是,后来曹操升司空,史书再没提录尚书事的事儿。

其中的一种可能是,史书做了简略处理。前面已经提到录尚书事了,因此拜司空的时候便不再提及。这不是没有可能。不过照常理,这种情况应该回写一句“录尚书事如故”。

那么会不会记载上有疏漏?也有可能。毕竟建安元年七月,按照裴松之注引《献帝纪》的记载,曹操还担任了司隶校尉,而《三国志》是失载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曹操直接获得了“百官总己以听”的权力。这事儿是范晔在《后汉书·献帝纪》里写的:

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那么东汉过去谁能“百官总己以听”呢?太尉录尚书事邓彪、太傅录尚书事张禹、太尉录尚书事徐防。曹操既然已经“百官总己以听”,权力是不亚于上公、三公录尚书事的。特别是当时位在曹操前的司徒赵温也是录尚书事,曹操的“百官总己以听”则将自己的权力置于赵温之上。

当然,“百官总己以听”见于《后汉书》而不见于《三国志》,我们并不知道范晔是否有直接的史料来写“百官总己以听”。曹操拜司空不录尚书事的问题,仍然是个谜。

刘备为什么要学曹操设丞相?蜀汉真的没有延续东汉的三公制?

曹丞相的心思你也敢猜?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正式废除三公制改行丞相制,曹操的丞相制有三个特点:

1.丞相与御史大夫并置,三公正式废除;

2.丞相掌握实权,御史大夫虚设,实际上是丞相独掌大权;

3.丞相握有完整的宰相权力,不需要再录尚书事或百官总己以听。

前两个都好理解,这里说一下第三个。曹操任丞相,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没再提录尚书事或百官总己以听的事儿。这一次会不会是漏载呢?

不会。因为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丞相之位时,汉献帝的诏书也没提到录尚书事和百官总己以听的事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引袁宏《后汉纪》所载献帝诏书提到:

今使使持节御史大夫华歆奉策诏授丕丞相印绶、魏王玺绂,领冀州牧。

其实改制时,曹操已经坐镇邺城,遥执朝政,自己就是权力中枢;汉献帝既然是摆设,那么依靠皇权来侵夺宰相权力的尚书台自然也不能独立行使权力。所以曹操设置的丞相制,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真丞相制。相比于西汉经典丞相制,还有授予御史大夫实权,曹操的丞相制权力更集中于丞相。

而蜀汉的丞相制则相去甚远。首先,蜀汉的丞相是要录尚书事的:

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


刘备为什么要学曹操设丞相?蜀汉真的没有延续东汉的三公制?

诸葛亮职位全称:假节钺、丞相、开府、录尚书事、领益州牧

而刘备时期的尚书台长官尚书令,前有宠臣法正,后有托孤大臣李严,这说明在蜀汉建政之时,权力结构仍然是按照东汉的框架搭建起来的。丞相与东汉三公无异,仍为外朝之首;而丞相要获得完整的宰相权力,仍然需要通过录尚书事来兼管尚书台。

我们知道,刘备时期和刘禅继位时,诸葛亮是不开府的。这么看来,不仅蜀汉初年的丞相制度与东汉三公制本质上一样,甚至于比东汉的三公制还要保守。而诸葛亮开府后,至少形式上,蜀汉丞相与东汉三公制仍然保持一致。不过鉴于诸葛亮的丞相一枝独秀,我们称其为“一公制”更为合适。

当然,也仅仅是形式上。毕竟在“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实际情况下,刘禅权力受到限制,尚书台不再像是一个皇帝的秘书机构,反而更像是政府的行政部门。何况三公或不授人,或权力微小,因此就呈现了蜀汉丞相大权独揽、好像是丞相制的局面。这当然也是为了适应蜀汉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权力宜集中不宜分散的实际情况。

而在诸葛亮以后,一方面蜀汉已经摆脱了亡国危机,另一方面刘禅也开始揽权,于是“一公制”的本质属性便又逐渐展现出来。一是尚书台重新作为皇帝秘书机构而崛起,特别是后期出现了陈祗这样颇有影响力的尚书令;一是

我们可以看看后诸葛亮时代蜀汉的执政情况:

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

大司马录尚书事蒋琬,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

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卫将军录尚书事姜维;

大将军录尚书事姜维;

大将军录尚书事姜维,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辅国大将军平尚书事董厥。

按汉制,大将军、卫将军位比于公,《续汉百官志》:

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

蜀汉的杂号大将军则在公卿之间。也就是说这些执政都是公级,按蜀汉制度当是宰相。资深者如蒋琬、费祎、姜维无一例外都录尚书事,资历浅者如诸葛瞻、董厥则为平尚书事。从形势上看,这就是另一种版本的“一公制”“双公制”“三公制”。

当然,严格来说蜀汉这套制度还是跟东汉三公制有区别:

一个是有开府不开府的问题,姜维以下均没开府。

二是东汉三公往往任用德高望重之人,而且越往后期越强调“以德取人”,乃至最终发展成为魏晋的“以名取人”“以族取人”。蜀汉则常年战争,保持一种军事优先的形态,因此更注重汉代的“以能取人”传统,这或许也是后诸葛时代蜀汉以大司马、大将军等武职执政,而未恢复三公制的深层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