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每天都在購買410億美元的資產 不過並不獨行

美聯儲每天都在購買410億美元的資產 不過並不獨行
美聯儲每天都在購買410億美元的資產 不過並不獨行

(全文約2000字,讀完需要4分鐘)

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在最新一輪購買熱潮中擴大到了創紀錄的水平,這引發了人們對它們能買到多大以及這些資產能否再次賣回市場的疑問。

自金融危機以來的10年裡,決策者們並沒有太幸運地削減規模小得多的投資組合。現在,他們不得不為“衛生事件”經濟提供資金,這種經濟正使政府預算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並有可能迫使各地的企業破產。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首席經濟學家 Torsten Slok 表示:“購買的數額是巨大的,它只是告訴你,當經濟陷入停滯時,需要多少支持。”只要看看從2008年和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花了多長時間就知道了。現在,我們正以高出數倍的速度增加。”

據媒體分析,七國集團(G 7)各國央行3月份購買了1.4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幾乎是2009年4月創下的月度紀錄的五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估計,美聯儲(Federal Reserve)、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和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最終將增加6.8萬億美元。

美聯儲是引領者,提供無限量購買美國政府債券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上萬億美元借給企業和市政當局通過臨時購買的義務——全球投資者尋求解除年積累的利用在自己的投資組合。在截至4月15日的一週內,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以每天約410億美元的速度擴張。

歐元區,日本和英國的央行行長-到現在為止都在所謂的量化寬鬆計劃-已全部加大購買力度,而加拿大,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央行行長已著手進行大規模購買。較小經濟體的瑞典也開始購買。甚至有人說像泰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可能參與其中。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駐紐約經濟學家 Aditya Bhave 表示:“他們都在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在某種程度上,非常規的寬鬆政策不再是非常規的。”

未來幾個月,隨著市場流動性得到補充,貨幣當局將把重點轉向保持低借貸成本以促進經濟復甦的長期努力,並讓政府更容易為預算提供資金。雖然這可能涉及放慢資產購買的步伐,但肯定不會出現逆轉,因此資產負債表的大幅擴張將一直持續下去。

1 永恆的遺產

一旦塵埃落定,在可預見的未來,貨幣當局的資產負債表可能仍將保持高企,基準利率仍將維持在低位。如果以史為鑑,他們在放慢購買速度時需要謹慎行事,更不要說逆轉了。

2013年,隨著美聯儲考慮放慢購買步伐,美國國債收益率在“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中飆升。該公司直到2017年才開始清理其資產負債表——那是在它最初開始擴張資產負債表9年之後。但它並沒有走得太遠,即使它實現了小幅、漸進的減排,也會偶爾遭遇市場動盪。

這一次,隨著越來越多的資產記在越來越多的貨幣當局賬上,迅速拋售的前景似乎很遙遠。

德意志銀行的Slok表示:"我們必須適應一個新的世界,在那裡,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要大得多。"

美聯儲每天都在購買410億美元的資產 不過並不獨行

2 日本的先例

當涉及到央行購買多少貨幣是否存在有效限制的問題時,日本的經驗可以作為參考。

2001年,在日本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日本經濟陷入通縮螺旋之後,這位量化寬鬆的先驅者首次啟動了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在此期間,該公司曾數次試圖平倉,結果卻發現自己一再被拉回買入更多股票的行列。

如今,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為604萬億日元(5.6萬億美元),超過了日本的年度經濟產出。美聯儲的規模為6.4萬億美元,約佔GDP的30%,相比之下顯得微不足道,而歐洲央行的數字約為39%。

日本央行遇到問題的地方是市場運作。其持有的鉅額債券佔總債券的43%,對流動性施加了限制。由於供應不足,日本央行最近不得不開始出售和出借債券,因為投資者需要更多債券作為安全投資或獲得美元的抵押品。

日本央行還通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有日本約5%的公司債券和約5%的股票市場份額。儘管美聯儲曾表示,將根據新的臨時企業信貸購買計劃(包括一些垃圾債券)購買etf,但如果信貸市場的波動性仍然相對較低,美聯儲可能不會購買太多。

摩根大通日本資產管理公司(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Japan Ltd.)駐東京的全球市場策略師Yoshinori Shigemi說,“目前,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都將繼續加大購買力度,”但不會接近日本的水平。如果市場最終開始平靜下來,他們不需要強迫自己購買更多。”

美聯儲每天都在購買410億美元的資產 不過並不獨行

3 量化寬鬆政策

當量化寬鬆政策在金融危機後席捲大部分發達國家時,批評人士警告稱,它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比如失控的通脹,以及金融機構乃至政府面臨的道德風險,因為它們沒有足夠的理由來平衡收支。第一個目標從未實現,第二個目標也是政策制定者在應對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黑暗的經濟前景之一時的最後一個目標。

美聯儲副主席理 Richard Clarida 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在需求驟降之際,美聯儲正試圖防範通貨緊縮。他補充稱,道德風險擔憂“無關緊要”,因為這場流行病“完全是一場外生事件”。

到目前為止的購買行動已經幫助穩定了金融市場,讓人們注意到另一個針對央行行長的長期批評:他們的行動確保了投資者的迅速解脫,而依賴勞動收入的工薪階層則不得不等待援助的涓滴而下。

為企業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助於許多企業維持生存,但這並不能確保這些企業留住員工。事實上,儘管失業率飆升,但最近幾周,市場波動性已有所減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