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口罩即将正式开放,你对此会有什么感想和建议?

嫁给爱情weiwei


摘掉口罩即将正式开放,这只是题主的一种猜测性的想法,在全球防疫的大环境下,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全球没有打赢这场防疫战前提下,还是不能提倡摘掉口罩。



疫情的影响区域有高、中、低之分,不论处于哪个区域,在人流密集地方还是要做好自我防护,毕竟现在的无症状患者还是存在,不能排除你是否接触到病毒。因此,为了民众的健康考虑,口罩还是非常有必要佩戴的。

我的建议如下:高风险区域的体温监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人流动的区域,适当要求民众减少出行,多流于家人配合隔离。

第二、中、低区域不能减低警惕性,少去人流密集的区域,并且需佩戴口罩。返回家中后,勤消毒洗手。中、低区域现已有点开放摘口罩的意识,希望政府能多在网络作出倡议,千万别丢以轻心,疫情往往会有反复性。只要全球疫情有所控制,那么摘下口罩也合理。


球似人生


摘掉口罩即将正式开放,你对此会有什么感想和建议?是否应摘掉口罩,应听从专家意见,服从当地的防疫规定。

4月中旬,钟南山院士曾就“是否应摘掉口罩”,做过这样的答复:

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


一. 目前还不能完全丢弃口罩。

1. 海外一些国家、地区的新冠肺炎疫情还在继续严重之中。截至北京时间4月28日15时,海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近299万例,疫情最严重的美国之外,我们的邻国俄罗斯的疫情也在继续严重之中。


2. 虽然国家减少了与其他各国的往来,但是一些人员的回国,还会引发境外输入病例的出现。据国家卫健委消息:4月27日,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境外输入病例3例。

3. 黑龙江省、广东省等省还可能有确诊病例增加。就黑龙江省来说,4月27日新增了3例确诊病例,现有确诊病例70例,无症状感染者31例。


二. 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戴口罩,作为有效隔离病毒的办法,还应继续使用。哪些地方可以不戴口罩?钟南山院士这样说:“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

三. 何时可以摘去口罩?

对于各地来说,专家有这样的建议:安全期应在两个潜伏期以后。一个潜伏期14天,两个潜伏期28天。潜伏期内没有出现新增病例,才可以安心的摘下口罩。


结束语:需要摘掉口罩的时候,当地的卫生管理部门会通知大家,而在这之前,大家仍然需要戴口罩出行。


沧海人间


经过近3个月的不懈努力,国内抗疫阻击战不断的传来好消息。全国已经全面复工复产,大部分省份确诊病例实现0增长,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摘掉口罩”即将正式开放,有谁说过现在要摘掉口罩了,没有官网正式通知吧?所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我认为现在并不是摘下口罩的时候,无论是出于对新冠病毒的防范,还是自我的保护,这个时间点都是不摘下口罩的最佳时机。

国外疫情还处于“第一阶段”,还没有被控制住的迹象。国外确诊病例总数超过294万,美国尤其严重,确诊病例已经超过98万人,西班牙病例超过23万人。

反观国内,现有确诊1102人,大部分是境外病例,昨日新增2人,疑似新增5人,无症状感染者新增25人,共974人。

大家要记住,国内疫情形势虽然得到了缓解,但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啊,现在是全球一体化时代,自然境外病例输入是无法避免的。即便国家做好了各种针对境外输入人员的措施,但带好口罩是目前必须要做的事情。

钟南山院士说:“中国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

那么对于摘口罩一事,看看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吧。

网友1:你们还考虑摘口罩?我们100天还没回家呢,死守单位,一味地要求我们坚持,好多同事都病倒了,啥时候是头!网友2:支持专家组建议,虽我国疫情好转,但国外正是疫情大爆发时期,我国绝不能掉以轻信,仍然内严防,外控输入。 直到世界各国清零我们方可放松。网友3:摘与不摘取决于自己,毕竟自己的生命有时还是自己做主的。网友4:还是带口罩安全些,因为无症状感染者还存在,入境无症状感染者还存在,境外疫情还比较严重,我们还是要按照专家的建议,少岀门,少聚餐,岀门带口罩,不能大意!

我认为现在只要出门就必须得把口罩戴上,特别是去人多密集的地方,比如超市、商场、车站等,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戴上口罩也没有碍多大事,反而你不带口罩出现在公共场所,大部分人都会投来异样的眼神,会觉得很不自在。我一朋友跟我讲没戴口罩的感受,他有次上班比较匆忙,出门时忘记戴口罩,上地铁的时候大家都盯着他。他个人的感受:感觉自己在luo奔。

现在出门戴口罩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习惯,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一种态度。即便疫情彻底过去,我还是建议大家出门佩戴口罩,因为可以减少病菌对身体的入侵,减少PM2.5的吸入,从而就减少患病的可能性。因此,目前也是关键时期,决不能掉以轻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