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未來發展趨勢解讀

新零售的未來發展趨勢解讀

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雲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新零售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新零售的概念: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中國零售市場當下正進入一個創新,技術應用高發期。而作為這個領域的一些開創者,也在不斷迭代升級。

以下是新零售未來可能發展方向

1、數字化技術改造門店業務流程,提升人效和運營標準化能力

首先是數據獲取能力大幅提升。隨著智能設備、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技術的突破,以及在零售業的更大幅應用。

門店的數據獲取能力大幅提升,數據清晰度也大幅提升。比如,移動支付在線下銷售佔比越來越高,產生了什麼變化?以前的現金購物支付方式,只能讓零售商知道哪些商品好銷。而移動支付可以讓零售商知道,門店附近具體到某位消費者在購買哪一件商品。

其次是,通過數字化技術改造門店業務流程,以及對供應鏈形成標準化運營。提升人效、標準化能力。盒馬鮮生當下對門店業務流程的數字化改造,有很大價值。盒馬將門店每個作業環節都進行數字化管理,進而能知道每天每個員工幹了多少活,有效工作時間是多少。在供應鏈層面,區塊鏈等技術、數字化方案能從生產端就實現商品的監控。實現生產的前移、供應鏈前移。

2、從經營產品向經營用戶轉變

2017年,零售業的跨界業態大量出現。比如“餐飲+零售”,以及門店引入咖啡吧、書吧、設置休閒區等等。這些跨界融合展現的一個基本業務邏輯是從賣產品轉向經營用戶。圍繞用戶生活需求進行佈局。由於數字化能力的提升,比如數據獲取能力和算法能力的提升。零售商能更精準掌握消費者的用戶畫像,什麼收入水平、什麼樣的習慣愛好等等。進而,零售商有更大可能在一個場景下,實現消費者更多生活需求的滿足。提供更精準的商品、服務,來建立消費粘性,形成消費閉環。

未來的零售經營,將不僅僅是賣好的商品給消費者,而是賣好的“體驗”給到消費者。

3、必須具備線上線下一體化能力

未來沒有線上線下之分。因為技術的進步、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互聯網下成長的年輕一代成為主力消費客層後,線上線下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

過去,市場總說,線上線下是兩撥顧客,但未來,你會發現線上線下可能是同一波顧客。消費者既會是線下顧客,也會是線上顧客。他們在線上線下是來回穿越的。他們的購物行為越來越隨意。所以,未來的零售商需要同時具備線上、線下兩種能力,並且擁有足夠技術能力能打通線上線下。從庫存、會員到服務、營銷。提供體驗更好的商品與服務。單一的獲客渠道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市場風險。

4、消費升級

過去的一整年,市場都在談消費升級。這是驅動新零售業態爆發的本質之一。

5、生鮮將可能是新零售的“主戰場”

最後,我們想談談未來“新零售”的應用方向。我們認為生鮮領域將會是新零售率先爆發的領域。首先,生鮮品類更適合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能創造出更優的用戶體驗。生鮮品類是急需求。消費者每當想到購買,都希望能儘快得到商品。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生鮮能實現最快30分鐘送貨到家,這有時比消費者下樓買菜更方便。

我們的調研顯示,許多年輕家庭對於每天買菜這件事,很多希望下班途中線上下單購買,回到家收貨,進而不用負重提著商品回家。

其次,生鮮是高頻業務。提供消費者每天都會購買的商品。所以,他會有非常好的流量價值,通過數字化技術的引入,以及體驗性打造,相比其他品類,對生鮮門店周邊的客流,更容易實現線上線下轉化。消費者線上消費習慣形成後,就能產生很好的轉化價值。可以賣服裝等其他商品品類和服務,擺脫門店物理空間限制。

最後,在成本端,生鮮品類更容易創造價值。

一家服裝店每日的線上訂單量是不均勻的。因此,服裝店如果做基於門店發貨業務,所增加的運營團隊所能形成的成本,相比中央倉集中發貨所構建的人效成本,要高。

大家電呢,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是基於中央倉發貨,模式一樣,門店裝不了太多貨。線上線下重合度很高。

生鮮品類,則不能沒有線下。因為生鮮競爭的核心元素是食品安全和鮮度管理,消費者對於買菜這件事,還是希望能線下體驗,才敢線上下單的。

同時,基於門店發貨,讓門店成為線上訂單履約的前置倉,所創造的成本效率又遠高於純電商經營。基於大倉直髮模式的B2C電商,當下一單冷鏈配送成本在30元。

因此,無論是從高頻特徵,還是用戶體驗、還是成本效率,還是消費升級。生鮮在新零售的應用空間,目前看都是最廣的。最有可操作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