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任总理,只想做县长,反而名气越来越大,死于国民党之手

当官为民办事,步步高升,基本上是所有官员的梦想。而在民国时期,有一位总理,放弃了总理的职位,跑回老家当一个小县长。

此人虽然辞去总理职位,但是在做县长后,反而名声越加大。他就是唐绍仪。

民国第一任总理,只想做县长,反而名气越来越大,死于国民党之手

唐绍仪简介

唐绍仪,又名唐绍怡,字少儿,1862年出生在珠海市的唐家镇唐家村。父亲是一位买办,从小受西方教育影响,曾官费留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文科。

民国第一任总理,只想做县长,反而名气越来越大,死于国民党之手

唐绍仪为何能坐上总理的位置

唐绍仪与袁世凯是生死之交,他们俩曾一起共事于朝鲜。在出使朝鲜期间,日本人想将朝鲜纳入自己的版图,当时日本人最憎恨的就是袁世凯,日本见一时没办法打入朝鲜,就开始刺杀活动,而袁世凯被救,就是因为唐绍仪的冒死解救。袁世凯后来自称与唐绍仪"二十年深交,生死一意"。

民国第一任总理,只想做县长,反而名气越来越大,死于国民党之手

在袁世凯离开朝鲜时,向李鸿章推荐唐绍仪就任。并且在袁世凯放上大总统时,对唐也是委以重任。尤其是南北和谈,袁世凯将此事的全权代表交给了唐绍仪,唐以北方代表南下。

不过在南北交谈下,唐没有坚定袁世凯的理念,擅自签下了停战退兵、清帝退位和召开国民会议公决国体等一系列会议。尤其是在同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提出辞职,而在次日袁世凯就否决了唐先前的所有协议,撤销了唐的代表资格。

民国第一任总理,只想做县长,反而名气越来越大,死于国民党之手

为何不当总理,当县长

在袁世凯越发显贵时,袁世凯想称帝的理念与受西方影响的唐绍仪的理念越来越背道而驰,最终在1912年双方分道扬镳。虽然袁世凯极力挽回,可惜唐绍仪在入同盟会后,与孙中山越走越近,最终还是向袁世凯提交了辞职信。

孙中山对他的辞职更加惋惜,作为内阁总长的唐绍仪的辞职,更加难以撼动如今的官僚体系,更加艰难。

在1912年3月升任总理的唐绍仪,仅仅任职三个月就辞职了。而对于唐绍仪来说:"也不算短了。"

辞去总理后,跑到中山县任职县长,丝毫不计较官小,反而暗中发力要将中山县建成全国的模范县。

民国第一任总理,只想做县长,反而名气越来越大,死于国民党之手

唐绍仪当时的眼光,可以说具有现代化商业目光:包括基本建设、发展实业、加强农渔业和乡村建设、引进外资和发展教育等多方面,想用25年把中山县建成一个"无关税的国际商业港"。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的陈济棠担心唐绍仪把中山模范县建成"独立王国",于1934年10月7日发动兵变,把唐绍仪办公的县政府团团包围,唐绍仪被迫离开广东,中山港建设规划变成泡影,成为唐绍仪最遗憾的事情。

虽然没有将目标完成,不过唐家湾的人民却非常感激唐绍仪的所作所为。将家乡的石板路修成混凝土路;完善构建了市区的下水道工程。这么多年来,所修的路仍然是主干道,而且下水道的排水功能也非常好。

民国第一任总理,只想做县长,反而名气越来越大,死于国民党之手

总结:

一生为国为民的唐绍仪,曾经为维护祖国统一,与英国谈判,可惜的在晚年差点名节不保。晚年时期,日本谋求起用唐绍仪、吴佩孚,即所谓的"南唐北吴"计划,欲达到以华制华,尽早结束战争的目的。由于唐绍仪仍然存在的普遍影响力,日本人认定他是重建中国新政府的理想人选。

此时的唐绍仪并未表态,可是如此行为让人感到暧昧,当时的国民党认为他可以代蒋,并策划了刺杀活动,唐绍仪因此而死。

虽然后来日本军队与国民党各执其词,都说对方干的,不过后来在国民党的特务情报中留下了这段史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皇位不抢,反而害怕做皇帝,宋史上的三位奇葩皇帝

民国四大的经典爱情故事,每一段都是小情侣们羡慕

春秋一绝色女子,她做了什么,为何在河南多地被称为"平安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