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热点:追35分赛制,是创新,还是商业运作?

前言

距离张继科“复出”首秀,与侯英超的

“攻削大战”已经过去了6天。从赛前直播平台、微博上的预热,到赛后人民日报发文评论、大众的热烈讨论,可以说直到今日,这场比赛的热度丝毫未减。张继科622天后重返赛场,以焕然一新的赛制,让粉丝、观众们纷纷叫好,这场打破传统的赛事,举办的十分成功。

冷眼看热点:追35分赛制,是创新,还是商业运作?

张继科、侯英超比赛前的热身训练

“张继科”“复出”“追35分赛制”,这些自带流量的热点组合在一起,注定会引起全媒体的轩然大波,各类资讯也是纷至沓来。“蹭热度”往往就会被表象所迷惑,“不识庐山真面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热度也在慢慢降温。今天,笔者将冷眼看热点,抽丝剥茧,客观分析这场“攻削大战”。

“攻削大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张继科与侯英超的“攻削大战”由中国体育平台独家直播。比赛场内除了裁判和双方运动员以外,别无他人。连解说员都是在场外通过观看直播来进行同步解说。除了场地布置和传统赛事不同之外,此次比赛还打破常规,采用线上付费观看和全新的“追35分赛制”。这实属乒乓球项目的一大创新。45元的门票、30分钟的比赛、先得35分者胜,这些新鲜事物的出现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从卖座率和赛后的反响来看,这场比赛最终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冷眼看热点:追35分赛制,是创新,还是商业运作?

中国体育官网关于此次“攻削大战”的页面

但是,赛事的成功举办,并不能回避其中出现的问题。首先,作为一场商业活动,此次比赛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审批许可?国家队现役运动员张继科参加此类商业活动,是否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同意?比赛收益以及税款的缴纳是否提前报备?曾经可是出现过某著名跳水运动员,因违反相关规定,参加商业活动而受到处罚的先例。那么张继科的出场,有没有相关主管部门的许可呢?其次,45元的门票费用是否由物价部门核定?45元看一场30分钟的商业比赛是否物有所值?直播平台是否具有举办线上付费比赛的举办和直播资质最后,全新的“追35分赛制”与国际乒联现行赛制是否冲突?新赛制下的比赛能否算作一场

被国际乒联所认可的较为正式的比赛?

冷眼看热点:追35分赛制,是创新,还是商业运作?

新赛制、新比赛、新体验,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新的比赛节奏,对于观众而言则是新的观赏体验。在无数个“新”的冠名下,这场比赛究竟有没有成功地推动乒乓球项目的发展呢?

“攻削大战”,因何而起?

比赛的举办,还得从张继科说起。渐渐淡出赛场的张继科开始活跃于荧屏之上,参加综艺、录制节目,他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推广乒乓球运动。但就在大家已经渐渐熟悉了“娱乐化”的张继科后,某日张继科突然在社交媒体中发布了一段与乒乓球全国锦标赛冠军、削球运动员侯英超的打球视频。一时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有部分媒体断章取义,发表了

“张继科恢复训练,全锦赛冠军侯英超陪练,欲备战东京”的无稽之谈。

冷眼看热点:追35分赛制,是创新,还是商业运作?

张继科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与侯英超打球视频

但是,从视频中来看,两人打球动作优雅,赏心悦目,却少有正式比赛的严肃紧张。之后,张继科陆陆续续发布了一些与侯英超练球的视频,直到有一天,他们携手中国体育平台共同宣布,一场“攻削大战”即将展开。

冷眼看热点:追35分赛制,是创新,还是商业运作?

张继科、侯英超携手中国体育宣布比赛的举办

沉寂良久的张继科以这种方式“复出”,让球迷们在伤心之余,又有一点小激动。伤心是因为这意味着张继科彻底与职业生涯告别,激动是因为又能够看见张继科在球场上的飒爽英姿。全新的赛制由张继科本人操刀,他以富有创新的精神为乒乓球项目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他也在赛后采访中解答了“里约奥运睡不醒”的原因:

进场时间过早,热身训练不宜太久……需要适当的休息,保存体力。他还表示:乒乓球项目从21分赛制改为11分赛制后,一直停滞不前,是时候进行适当调整来促进乒乓球项目的发展。因此,一场张继科亲自参与策划的比赛就此生根发芽。

“攻削大战”,是否真实、有效果?

在这场“攻削大战”中,笔者最关心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缺乏监督,如何确保比赛的真实性?如果“假打”,那么谁来“打假”?二是效果几何,是否真正起到了很好的推广效果,对乒乓球项目的促进作用有多大?

真实性来看,例如彩票行业在抽取中奖号码时,现场会有公证处公证员的监督,来确保抽奖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公平性和公正性。这场比赛,如何让双方运动员都以真实的水平参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这是一个难题。虽可以邀请主管部门官员进行现场监督,甚至举行运动员的赛前宣誓,但是人为环境下,又如何保证现场人员的公正立场?这确实不好操作。从比赛结果来看,双方运动员在赛场上拼尽了全力,最后结果也与两人水平基本吻合。所以,这场比赛应该是真实的,但是为何赛前未考虑这些因素,也算是主办方的一个失误。

冷眼看热点:追35分赛制,是创新,还是商业运作?

推广效果来看,这场“攻削大战”影响深远,直播观看人数达到15000余人次,赛后报道、评论也是不计其数,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说这场比赛是近段时间,国民对乒乓球项目关注度最高的一次,其中张继科本人功不可没。众所周知,张继科粉丝众多,许多“小迷妹”“小迷弟”追着他满世界跑,国乒在哪里参赛,哪里就有张继科粉丝的身影。不得不说,张继科的爆红,已经打破了中国乒乓球发展历史的传统,让乒乓球项目无比地接近人民大众,也把乒乓球项目发扬光大。

冷眼看热点:追35分赛制,是创新,还是商业运作?

这场比赛关注度的确很高,但是实时观看人数远不及关注这件事的人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化率不高的情况呢?毋庸置疑就是付费观看。45元的门票将一些热爱乒乓球但是经济实力欠佳或者不愿意付费观看的人挡在了门外,以致于观看人数并没有“爆棚”。那么,推广效果好不好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门票将部分观众挡在了门外,但是赛后免费回放以及视频网站的比赛集锦,都是广为流传

。虽然实时观看人数有限,但是赛后的影响确是无限的。人们由关注张继科转化为关注乒乓球项目,不管怎样说,这场比赛的推广效果都是值得我们拍手称赞的。

“攻削大战”,赛制如何?

从专业角度分析,最大的亮点就是“抢35分赛制”。乒乓球项目有两种官方赛制,第一种是2001年以前,单局21分胜制,第二种是2001年以后,单局11分胜制。21分制是38mm小球时代的规则,单局比赛,实力相当的选手可能单局会打30—40颗球的回合,这对运动员的体力是极大的考验。11分制是40mm大球时代的规则,因为乒乓球变大、质量变重、打起来更费劲,所以为了提升比赛观赏度,减少运动员体能消耗,遂减少单局比分,将一局比赛控制在20颗球左右的回合。常规比赛中,5局3胜制、11分制下,整场比赛总回合数在60-90颗球左右,从这一点来看,“抢35分赛制”与标准赛制下总回合数差别不大。

冷眼看热点:追35分赛制,是创新,还是商业运作?

张继科赛后回应粉丝提问以及表达自己对此次赛事的看法

但是,比赛时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11分制下,每一局比赛后都会有短暂的休息,但是每一局没有时长限制,必须打完一局才能休息,准备下一局的比赛。这种规则的弊端也很明显,如果两位削球手对战,一局可能会打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既消耗运动员体力、消减观众热情,同时也让比赛观赏性大大降低。“追35分赛制”则吸收了T2联赛的经验,将一场比赛划分为3节,每节时长10分钟,最终得分累计35分者获胜。这样限时追分的好处在于,让比赛变得更加紧凑,节奏也更快了。相对固定的时间能够让双方运动员快速适应节奏,发挥最佳水平。张继科本人对于自己设计的赛制十分满意,他也道出了赛制长期不变、弊病甚多的现状,同时呼吁国际乒联可以适时而变。

“追35分赛制”具有推广、借鉴价值吗?这值得商榷。虽然新赛制让比赛更加激烈、精彩,但是这场比赛本身就是带有表演性质的商业性比赛,复制到正规比赛时能否奏效呢?而且,紧凑的赛制也会让双方运动员更加紧张,心态、身体的过度紧张会不会适得其反?

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张继科只要迈出这一步,就已经是进步。乒乓球项目能否就此“大换血”,一切都还得从长计议。

“攻削大战”,目的达到了吗?

不论是从比赛的反响,对乒乓球项目的宣传、推广作用,还是门票收益的商业利润,可以说是“双丰收”。15000余人次的实时播放,赛后不计其数的点播回放,甚至人民日报都发文关注了这场赛事,意义可想而知。其实张继科淡出赛场后就一直饱受争议,长期不参加训练、比赛,却一直不退役,又经常出现在娱乐节目中,几乎转型为“娱乐明星”。但笔者认为,张继科此举也有他的道理,作为运动员的张继科在赛场上洒热血,445天成就“大满贯”的记录至今都屹立在乒坛。作为公众人物的张继科,也一直致力于乒乓球项目的推广,在参加节目时也常与乒乓球关联在一起,他参加的节目无一例外都会让他展示球技、推广乒乓球。

冷眼看热点:追35分赛制,是创新,还是商业运作?

人民日报发文赞赏此次比赛

可能此次比赛作为推广活动来讲,最大的“槽点”就是付费观看。因为在常人固有的思维里,在电视上看比赛直播不要钱,参加乒乓球宣传活动更不应该收费。大家都坚定地认为,只有公益性质的活动才能叫“好”,不然都是“可恶”的商业运作。这一思想是国人长期以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但反观西方国家,大家对于付费节目早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即使是公益性质的节目,也需要观众付费,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节目收益会悉数捐出罢了。所以,抛开大众对付费的看法,这场“攻削大战”在完成乒乓球项目宣传、推广的任务时,是十分出色的。也是值得借鉴、效仿并继续举办下去的一场“明星赛事”。

后记

张继科的比赛是看一场就少一场了,当他正式宣布退役后,国人对乒乓球项目的热情还能不能像现在一样火热?乒乓球项目的创新可持续发展还能不能继续?纵使商业开始运作乒乓球项目,但这也未尝不是体育赛事发展的潮流。日前,国际乒联就将部分赛事的举办交由

WTT公司运作,同时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体育赛事商业运作是大势所趋,体育项目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商业公司的推动。

冷眼看热点:追35分赛制,是创新,还是商业运作?

WTT公司官网截图

这场举世瞩目的“攻削大战”只是乒乓球赛事商业化的一次试水,“追35分赛制”也只是乒乓球项目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变则通”,创新才有发展的持久动力。如何让这样一项历史悠久,技术完备的运动长远发展,

需要世界范围内喜爱乒乓球项目的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