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报子女相关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家长不可不知

瞒报子女相关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家长不可不知

最近有家长说,开学伊始,因为瞒报子女相关信息,学校要求孩子转学,作为家长很着急。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样和老师以及校长沟通,才能对自己的过失做出补救。

开学前或开学初,学校通常会以告家长书,调查问卷,健康情况登记卡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生活习惯、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通过开展这些调查,可以为学校制定教育教学计划、设计个性化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一些调查信息甚至会影响到开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调查虽小,意义可谓重大。

瞒报子女相关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家长不可不知

​家长通常会瞒报些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也不能随便劝退学生。家长因瞒报子女情况,遭到学校要求学生转学的处理。

有的家长不了解,现在转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需要找到接收学校,还要转出和接学校根据《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有关要求,进行审批交接。

由此可见,家长有意无意地瞒报报子女相关情况,会产生各种不良后果,给学生、家长、学校造成麻烦。那么,家长一般都会隐瞒些什么?先来看看,学校都会向学生和家长了解哪些情况?

1.特殊时期疫情防控情况

因为今年疫情防控情况特殊,学生的健康情况、旅行史、接触史、隔离史都是开学的重要依据,任何人绝对不能瞒报

  • 逐日登记上报健康记录,包括居家隔离情况,每日体温记录等。
  • 汇报学生旅行史、接触史,来自重点疫区,有疫情暴露史的学生必须进行重点登记。
  • 汇报学生防疫物资准备情况。
瞒报子女相关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家长不可不知

2.学生学习、健康与安全情况

通常每学期开学,为确保校学生健康和校园安全,针对学生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教学方案,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完成一系列调查。这里举例如下,实际工作中远不止这些。

  • 学生特异体质,身心健康情况。
  •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
  • 上学返校出行方式,接送情况。
  • 网课学习情况。

笔者所在学校4月7日开学,从开学前到现在,各项调查统计工作几乎没有停止过。

因为今年情况比较特殊,尽管各种调查比较细致繁琐,包括学生旅行史、疫情接触史、健康打卡记录,心理健康情况,防疫物质准备、家庭状况,特异体质排查等项目,但大家都很清楚,这些调查工作十分重要,事关学生安全返校和顺利学习,家长和学生都十分配合。

瞒报子女相关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家长不可不知

家长为何会瞒报孩子情况?

如前所述,家长瞒报孩子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多数是瞒报孩子的身心健康情况。今年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可能会出现家长瞒报疫情相关情况的问题,这种情况比起瞒报孩子健康情况还要严重。

1.为了孩子能正常报到入学

今年因为疫情风险的存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一再延迟了开学时间。目前,黑龙江、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学生第一批次都还没有开学。

开学前,为确保校园疫情防控安全,学校都会反复调查统计学生的健康情况、旅行史、感染人员接触史,最大限度地避免校园存在疫情传播风险。

这两天大家都在关注黑龙江疫情反弹情况,出现一人感染几十人病例的原因很多,但隐瞒不报是其中最大的漏洞之一。如果家长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瞒报相关情况,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甚至当地的正常开学计划,学校劝其转学虽然是无奈之举,家长也是咎由自取!

瞒报子女相关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家长不可不知

2.为了“保护”孩子

班级管理工作中发现,不少家长对孩子患有某些残疾,尤其是心理疾病等特异体质讳莫如深。从多年实际工作看,家长最容易瞒报的,是学生的特异体质情况。

当孩子升学,或改变学习环境后,不少家长出于保护孩子隐私,不给孩子自尊心和学学习生活造成心理压力的目的,采取隐瞒不报的方式,不愿意主动告知学校和教育机构孩子的真实情况。这里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特异体质。

通常所说的特异体质,包括特异体质、特定疾病以及异常心理状况三个基本概念。

1.特异体质:是特异体质和变态反应的统称,通常包括过敏体质,有的人对药物等物质的反应高于一般人,其中一部分是由遗传因素所致的特异体质;另一部分由免疫系统参与而形成的变异,称为变态反应。

2.特定疾病:指非危及生命的恶性病变,包括先天心脏病、癫痫、肺结核,高血压、胃溃疡、哮喘、肺炎、肾炎、精神病、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3.异常心理状态: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是对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和行为失常的统称。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精神病、变态行为、情绪障碍等词语来进行描述和区分。

瞒报子女相关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家长不可不知

笔者前几天发的一篇题为《高中女生父母刻意隐瞒孩子特异体质,爱孩子还是害孩子?》的文章,引起不少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刻意隐瞒孩子身心健康情况,一旦出了问题,受害的不仅是自己,还会殃及老师、同学和学校,因此,在填报有关情况时,家长们千万不可大意!

​主动、如实汇报孩子情况的意义

学校了解学生各种情况,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每个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从而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这几天,网上热传一则消息,温州初中、高三开学第二天(4月14日),温州市某中学一名16岁男生跑完1500米晕倒,抢救无效身亡。

虽然目前学生的死因还没有公布,面对一条鲜活的生命消逝,我们不得不思考:如果学校在组织学生锻炼前,调查了解学生的体能和健康情况,对教师进行急救训练,抓住“黄金三分钟”,也许,这样的悲剧就会避免发生。

​现实中,一些孩子的身心症状在没有遇到特殊情况、或暂时没有发作时,很难被察觉。一旦出现问题,学校和家长之间很容易产生一系列不愉快的纠纷,既不利于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对家长而言,如实汇报孩子的有关情况,是对孩子,学校和自身负责的表现。

瞒报子女相关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家长不可不知

1.便于学校组织开展各项工作

每个学生身心方面存在不同特点,学校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前,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家长如实填报学生情况,是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也是对自己子女的保护。

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学校开学前和开学后,都有大量的调查统计工作要做。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确保学生的防控安全,努力做到万无一失,家长们应该积极主动予以配合。隐瞒不报出了问题,不仅得接受处罚,甚至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2.如实汇报,便于明确家校双方权责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家长主动、如实汇报孩子情况,便于学校在教育教学中采取措施,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便于明确家校双方的权责,避免造成、激化家校矛盾

有的孩子有先天疾病,不能参与某些体育训练项目。如果家长隐瞒不报,学校方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正常标准要求孩子进行体能锻炼,一旦出现意外,可能损害孩子健康,甚至危及孩子生命,不但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也会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悔恨和痛苦。

3.科学保护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有身体或心理方面的问题,一旦学校知道了,会传得尽人皆知,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不利。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学校的职责是保护学生,帮助学生成长。了解孩子真实情况后,学校和老师首先有保守孩子秘密的责任,他们不但不会对孩子另眼相看,反而会更加细心地制定个性化教育教学方案,用心呵护孩子成长。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析教育事件,分享教育知识,请关注@西乔教育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