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杀女废后”,却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

前言:自人类社会由母系社会跨入父系社会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渐渐沦为了装点成功男人的挂件。从古代男子称妻子为“贱内”上,就可以窥得古代女性的地位高下。可是,在女性势衰的大背景下,唐朝却出现了古怪一幕: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称帝。

武则天“杀女废后”,却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

回忆武后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她一生的转折点有两次大事件,第一次是从尼姑庵走向后宫,第二次是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第一次大事件后,武则天正式表露出了政治野心,第二次大事件后,武则天彻底洗去了仁慈之心。毕竟,连亲生女儿都忍心掐死的女人,怎么可能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看起来似乎武则天杀女废后的事是洗不白了。可实际上,武则天杀女废后,存在太多太多说不通的地方。

武则天“杀女废后”,却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

想要讲清楚这件事,还是要回归历史。

有些人说历史是被一张张脸谱覆盖的京剧脸。所以,成功者决定了某一件历史事件向大众呈现出的模样。

可是,不得不承认,不管当权者怎么洗白自己,抹黑前朝和政敌,从春秋时期树立起来的史学家精神,却是被一代代传承了下来。一代代史官坚持不能亵渎历史,要将发生的一切一笔一划记载下来。所以,历史上因为不屈从权威篡改而被杀的史官比比皆是。历代史官,哪怕没办法记载真相,也会用自己的笔,以春秋笔法,向天下言明真相。

所以,想要探明武则天杀女废后的事,还是要回归历史。

武则天“杀女废后”,却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

《唐会要》中将武后归于皇后一档,说起来倒是有意思,尽管武后当权时,一度是以女子身份称帝,可是在其死后,还是因为时代的局限被归于皇后一档。

在天后武氏的一卷中,史书有载: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这意思显然是武后的女儿死了,然后她将过错推给了王皇后,请求皇帝杀了从旁陷害的王皇后。皇帝因此才有了废后之心。

武则天“杀女废后”,却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

再来看《新唐书》,不同于唐会要中的潦草一笔,新唐书则是补全了细节。

其内记载,昭仪(也就是当时的武则天)在生了女儿后,皇后前去看望,离开后。昭仪杀了自己的女儿,偷偷藏在了被子下,而等到皇帝来了,发现自己女儿已经死了。当即大怒,而这时候,武后则是哭诉,说王皇后来过,杀了自己的女儿。

武则天“杀女废后”,却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

显然,

在《新唐书》中,这一段历史记载被丰富增加了诸多细节。

到了《资治通鉴》中,细节被更加丰富,直接将这件事盖棺定论:是武则天杀死自己的女儿,然后嫁祸到皇后身上。

但是,渐渐被丰富的历史细节,反而让人感觉出几分不真实。

这件事显然是绝密,而在武则天当权之时,从未被捅出来过,而在《唐会要》这本真实还原历代史官留下记载的史书中,更是没有相关的细节。那么后世是如何得知这次事件不为人知的细节的。

三本史书中的不同描述,显然是存在一个逐渐丰富和加工的过程。所以,史书中对这件事记载的可信度,我们显然要打上一个疑问号。

武则天“杀女废后”,却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

再者,我们不妨回忆一番武后杀女废后的细节。

第一点,此时的王后已然是失宠,她为何要找不自在,去看望仇人之女。

在武后的美色诱惑下,王皇后已经是被步步紧逼,眼见着就要被废,这时候,她当真有看望武后女儿的心情吗?恐怕是不可能的,而这件事被武后扯到王皇后身上,显然是武后在女儿死后的顺水推舟以及迁怒。

第二点,古代的落后医疗水平决定了,哪怕是帝王之妻生儿育女,照样有夭折的可能。

由于科技的落后,当时的医生很难对抗各种疾病,甚至很多时候病人的痊愈完全是靠自己自带的病毒免疫力。就连各种疾病都缺少治疗的良方,更不用说妇女的生育。所以,古代主张多生育,无非就是为了和极高的死亡率作斗争。

武则天“杀女废后”,却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

最后一点,武则天当时哪怕没有这件事作铺垫,照样是皇后之位十拿九稳。这件事顶多是加速了这一进程的速度罢了。

靠着自己的心机和手腕,皇帝很快舍弃了过去对王皇后的喜爱,并且一心痴迷于武后,这时候仅仅差一个契机,武后就能够取代王皇后。她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件事牺牲掉自己的女儿。

武则天“杀女废后”,却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

众多疑点足以证明,武后杀女废后,其实无非是后人的杜撰和泼脏水。那么在大家看来,这件事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