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纷争 一 无言的结局

2019年联大通过决议,要求俄罗斯从克里米亚撤军,结束俄国对半岛事实上的军事占领。可以预料,俄国不会撤走在半岛已部署的军力。克里米亚问题纷纷扬扬这么久,俄乌双方已被绑上纷争的战车,斯拉夫兄弟反目为仇成定局,均已无退缩的余地。

于俄罗斯而言,18世纪以来克里米亚就是俄国一部分,划给乌克兰纯属偶然。并且除了历史沿革优势,还有族群、法理等优势,很有说服力:

①“固有领土”。自17世纪至20世纪初期,沙俄与奥斯曼土耳其为克里米亚归属,先后进行了长达300年的俄土战争。自十八世纪叶卡捷琳娜时期,俄国已牢牢掌握半岛,克里米亚正式并入俄国版图。放弃几百年长期战争争来的领土,民族情绪上难以接受。

②民族情绪。苏联解体后,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北约东扩,昔日小伙伴纷纷离去。被欺辱、被压迫、被孤立感在俄罗斯民族蔓延加强。大国情节,生存空间诉求等民粹思想抬头,让俄国政府难以在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

③居民人口优势。由于苏联在二战后期的民族强制迁移及移民政策,半岛现俄族人口占绝对优势,约60%。乌克兰族裔占约25%,原本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鞑靼人只占13%左右。

④法理依据。2014年克里米亚全民公投,显示支持独立并入俄罗斯。全民公投作为民族自决的工具,虽然没有获得广泛的承认,在北爱、魁北克处受挫;但也有先例,比如西方广泛承认科索沃公投结果。

⑤战略要地不容有失。半岛西侧的塞瓦斯托波尔港,是俄国黑海舰队母港。失去克里米亚,俄国将失去“温暖的出海口”;将失去向黑海沿岸国家:土耳其、格鲁吉亚等投放经济、军事影响力的工具;将失去西出大西洋的出海口:失去半岛,俄国将失去在黑海的影响力。

同样,对于乌克兰,克里米亚也因为种种原因难以放弃:

①法理依据。克里米亚不偷不抢,是依法由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议会)用决议并入的,各个加盟伙伴包括俄罗斯当时并未反对。苏联议会的决议有法律效力。

②政治现实。任何一届乌克兰政府,无论是亲俄还是亲西方,都不敢承认半岛独立或归属俄罗斯:承认半岛独立将给反对党口实,导致政府垮台危机。

③示范效应。克里米亚实际上的独立,给东部三州已经带来示范效应。靠近俄罗斯的乌克兰东部州:卢甘斯克、顿巴斯以及哈里科夫州纷纷要求独立。承认其中一个独立,难免带动其他要独立,最终不可避免导致乌克兰分裂。

结语:俄罗斯基于地缘政治、历史沿革、国民情绪军事占领并实际控制克里米亚,但后果是遭到西方国家的联合反对并制裁,地缘政治优势有得有失,得失仁者见仁。与乌克兰的纷争,引起与之有领土纠纷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的警惕,预计加速这些国家的离心化,与俄国渐行渐远。克里米亚及东部三州要求独立,同样激起乌克兰族的民族情绪,苏联时期的大饥荒、西伯利亚人口迁徙也被频频提起,俄乌斯拉夫兄弟情,已走到尽头。在乌东部各自裹杂外部势力,俄乌族群刀兵相见大打出手,战斗此起彼伏,未见尽头。

克里米亚纷争,于俄乌两国政府都是如鲠在喉,骑虎难下,进退维谷。兄弟情尽,祖产难割。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言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