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數字創新與全球價值鏈變革

原創 | 數字創新與全球價值鏈變革

導讀

全球價值鏈的複雜開放生態系統對企業充滿挑戰,但也要樂觀地看到,數字創新讓全球價值鏈的透明度提高,包括用戶在內的參與者的數據呈爆炸性增長趨勢,企業要以ABCD技術為基礎,擁抱數字創新驅動的全球價值鏈變革。

作者 / 王毅

人工智能(A)、區塊鏈(B)、雲計算(C)、大數據(D)技術(以下簡稱ABCD技術)的興起和迅速發展,引發了企業管理實踐界和理論界對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熱議,一場變革即將發生成為共識。

以工業革命為起始點,一種觀點認為正在發生的是第六次技術和產業革命,另一種觀點認為是第二次機器革命。“六次論”認為,在過去的240年當中,我們已經經歷了五次技術革命:第一次是工業革命,人們開始大量使用機器、工廠化生產以及開鑿運河,運河就是當時的互聯網;第二次是從1829年起,產業發展進入到蒸汽、煤、鋼鐵和鐵路的時代;從1875年開始第三次,產業發展進入鋼鐵和重工業時代,電力應用開始普及,化學工業興起,海運興旺發達,這個時代經歷了第一輪全球化的過程;第四次開始於1908年,以福特T型汽車出現為標誌,產業發展進入到汽車、石油、石油化工以及大規模生產的時代;第五次開始於1971年,當年英特爾推出了微處理器,標誌著信息技術和通訊時代的來臨;ABCD技術開啟的是第六次。

“二次機器革命論”認為,以蒸汽機、電動機、內燃機為代表的第一次機器革命使人們克服了肌肉力量的限制,以ABCD技術為代表的第二次機器革命則以增強人類思維能力為特徵,將使工作崗位、公司和產業發生巨大的變化,而且ABCD技術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新技術到來,從這種意義來看,這場革命的影響會更為深遠。

無論是第六次技術和產業革命,還是第二次機器革命,ABCD技術驅動的數字創新都會在這場變革中發揮重要作用。五次技術和產業革命、或者說第一次機器革命推動了企業經營活動的全球化,形成了今日的全球價值鏈。數字創新會驅動價值鏈的變革,從而推動全球價值鏈的變革。

數字創新

數字創新以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為基礎,以實現用戶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創新為核心,以戰略創新為引領,以(運營和工藝)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組織創新為支撐。

數字創新的核心是實現用戶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創新,這使數字創新能夠始於構想經過研究開發和(或)設計、製造和(或)運營、獲得用戶,從而商業化成功。

用戶價值就是直接或幫助解決用戶痛點,讓用戶願意使用產品和服務,用戶會對產品和服務形成信賴(場景激發、碰到問題時首先想到)或依賴(離不開、頻繁使用、付出時間),併產生實際的貨幣支付或具有強烈的支付意願。

數字創新的用戶價值可以通過三種形式確定:第一種是由供給方定義、用戶做出選擇;第二種方式是用戶和供給方一起來定義;第三種是用戶定義,供給方予以滿足。從第一種到第三種,用戶的主動性逐漸提高。用戶在價值定義中的權力升級是數字創新的顯著優勢,對這一優勢的認識和利用,不但會出現在新興產業,也會滲透到成熟產業。

產品創新中的數字成分大幅度提升,包括數字芯片、軟件、在線實時數據交互等多種形式,實體成分和數字成分共同實現用戶價值,飛機、高鐵、汽車等複雜產品如此,簡單產品如音箱、風扇、冰箱、空調甚至一顆青菜、一張紙都可以有數字成分的增值。服務創新中的數字成分同樣大幅度提升,尤其是用於服務的數字硬件、軟件,服務的實體硬件和數字軟件共同實現用戶價值,高技術複雜服務如數據與語音通信、金融服務等,簡單服務如餐廳點菜、便利店購物等都可以做到數據交互實時在線。

數字創新帶來的一個新趨勢是產品和服務創新的融合程度大幅度提升,可以實現用戶價值的場景化實時滿足。簡單如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等產品、服務創新的融合,複雜如飛機發動機的實時在線和按飛行時間付費,遠如汽車無人駕駛技術實現之後的按需呼叫使用。數字創新中的產品和服務融合還體現在接口的開放,不只是有一些硬件的接口,還有更為靈活的軟件和數據接口,通常都可以由在線實時數據為價值延伸、價值植入、價值重構提供基本條件。

數字創新的技術基礎是ABCD,即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以及未來將出現的新技術。數據實時在線是數字創新中的必要組成部分,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製造過程、產品的製造銷售和交付過程、服務的運營過程、產品和服務的用戶使用過程等多個環節都有數據實時在線的可能性,而且能為用戶的產品和服務價值感知做出貢獻。ABCD技術需要以各種形式融入企業原有技術體系,企業要形成新的技術創新能力。

數字創新以戰略創新為引領。

數字創新具有綜合性、長期性、全局性、跨部門、甚至跨產業等特點,因此要以戰略創新為引領。綜合性體現為數字創新中數字部分和非數字部分的協調融合,其中既有相互促進的效應、也不排除有擠壓甚至替代的效應。長期性主要指投入產出時間長、對未來多年的效益、競爭優勢甚至企業生存都具有影響。全局性是指企業的各個層面、甚至外部的利益相關者都會受到數字創新的實質影響,具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跨部門是指數字創新的實現需要在多個部門的協同努力下完成。跨產業表現在數字創新讓產業之間的界限模糊,例如最為基礎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界限,不同製造業、不同服務業之間的界限不再那麼分明,而是圍繞用戶最終的使用價值來重構。

數字創新以(運營和工藝)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組織創新為支撐。數字創新需要企業在運營流程、工藝流程、組織結構甚至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予以支撐,甚至形成企業的全面創新局面。運營流程、工藝流程、組織結構的調整為數字創新的成功實現提供與ABCD技術基礎相併行的組織管理基礎,甚至商業模式創新和全面創新的轉型調整支撐作用。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商業模式創新並不是獨立的、跟產品和服務創新的核心地位相提並論的,而是對產品和服務創新形成強大的支撐作用,用戶感受到的是產品和服務價值,而不是商業模式。但商業模式創新和全面創新在有些情況下不僅是需要的,而且是必要的。產品和服務創新這個核心與技術基礎、組織管理基礎之間具有複雜、動態的交互作用,數字創新過程的多主體性、開放性、生態系統、複雜系統特性由此產生。

價值鏈變革

價值鏈是實現用戶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的所有活動的集合,這些活動可以稱為價值鏈活動,包括原材料、研究開發與設計、製造或運營、物流、銷售、交付、售後、棄用後處理等活動域。工業革命以來,價值鏈變革的大趨勢是裂變,即從一體化向企業內部的專業化分工、再進一步向企業外部的專業化分工轉變,企業價值鏈演變為產業價值鏈,規模製造、規模分銷、規模物流和規模消費成為主流範式,專業化、規模化和協同帶來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甚至推動了產業鏈環節或活動的區域集群,從而形成了全球產業鏈的格局。數字創新對用戶價值及其定義方式的變革,驅動價值鏈的變革。如圖1所示,從價值鏈結構和價值鏈範圍的變革來看,價值鏈變革包括價值鏈數字重生、價值鏈數字增生、價值鏈數字孿生、價值鏈數字新生等基本形式。

原創 | 數字創新與全球價值鏈變革

價值鏈數字重生指價值鏈的某個環節以數字化方式實現,以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來完成價值鏈環節的必要活動。銷售環節,更為具體的零售環節,在線銷售的出現和快速發展,是價值鏈數字重生的典型代表。在線銷售的發展從書籍、電子產品等標準化、交付便利的品類開始,已經實現了生鮮等非標準化、需要冷鏈物流交付的品類的在線銷售。無人零售、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等方式都進入實用階段,交易物品和交易對象的實時在線成為零售數字化的關鍵。與在線銷售密切相關聯的一個環節,就是在線支付。在線支付的便利甚至有取代現金支付的趨勢。在線設計是正在大力發展的數字化價值鏈環節,從簡單的平面圖形、到3D立體等複雜產品的設計,都已經有一些相當規模的在線平臺。在線銷售能夠讓用戶需求更好地與商品或服務匹配。在線設計能夠幫助用戶實現個性化需求。一些開放創新平臺甚至能幫助企業發佈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開源軟件平臺能夠聚集全球的程序員來協同完成軟件設計。

價值鏈數字增生是指以數字化的形式來實現新增價值鏈環節,這些環節給用戶帶來全新的價值。

依靠在線實時數據完成供需匹配的價值鏈新環節,催生了一些互聯網平臺,在線打車、在線外賣、在線民宿等多個環節都在短期內實現了快速發展,讓用戶的出行需求、美食需求和住宿需求得到更好、更快、更便利的滿足,同時也讓多樣化的出行服務提供者、美食供應商、民宿擁有者更便利地找到合適的用戶,徹底改變用戶出行、美食和住宿的習慣。新型數字價值環節的引入,是數字價值鏈增生的另一種形式。例如,被寄予厚望的自動駕駛汽車,既需要在汽車上新增數字控制系統、甚至是一個汽車操作系統,也需要實時數據在線的智能平臺支撐。隨著產品和服務數字化程度的提升,價值鏈數字增生就越多,數字價值的比例也越高。

價值鏈數字孿生是指多個價值鏈環節實現數字化,主機數字化、製造數字化、產品使用數字化、產品維護數字化等多個環節利用實時在線數據創造價值。例如,高鐵車廂、核電設備等複雜產品系統的數字三維模型能夠為設計、製造、運行、維護等多個環節帶來新價值。飛機、發動機、風力發電設備、空調等多種設備,其運行過程的在線實時數據能形成一個虛擬設備的使用再現,製造商可以據此進行設備遠程監控、預檢、維護和維修等。價值鏈數字孿生能夠實時在線復現具象的價值鏈,孿生數據的累計為價值鏈的持續改進帶來眾多價值創造的機會。

價值鏈數字新生是以新定義的用戶價值為中心、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融合新價值鏈要素,創造全新價值鏈結構。價值鏈數字新生是變革最大的一類,價值鏈結構變化,融入新的數字化價值鏈要素,涉及的價值鏈範圍廣、甚至波及價值鏈全局。新定義的用戶價值是價值鏈數字新生的中心,用戶的顯在和潛在需求得到挖掘和滿足。例如,整合旅遊目的地的各種資源要素,為用戶提供更便利、服務質量有保障的綜合旅遊服務,大幅度提升用戶旅行前、旅行中和履行後的服務體驗,需要整合旅遊服務價值鏈上的景點、酒店、交通、餐飲、旅行社、紀念品商店等要素,更重要的是這些價值鏈要素、用戶旅行軌跡能夠實時數據在線,這些數據既能直接提升用戶旅遊體驗,也能為相關政府監管部門對用戶和商家的服務提供數據基礎,從而做到快速跟蹤處理,跟原有的分散價值鏈結構和大量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相比,大幅度提升用戶旅遊體驗,能實現用戶價值和旅遊資源要素的相互正反饋和良性發展。

以價值鏈數字重生、價值鏈數字增生、價值鏈數字孿生、價值鏈數字新生為表現形式的價值鏈結構和價值鏈範圍變化,推動價值鏈變革的趨勢從裂變為主轉化為聚變和裂變的辯證統一。

價值鏈的聚變是從需求端出發,以用戶價值為中心,催生一些與用戶價值密切關聯的平臺,甚至是超級平臺;裂變是從供給端出發,對用戶價值實現有貢獻的供給,分工更細,專業化更強,接入價值鏈更便利,價值網絡演化推動複雜開放生態系統的形成。

全球價值鏈變革

價值鏈的結構變化和聚變、裂變趨勢驅動全球價值鏈的縱向聚變、橫向聚變、價值重構和開放暢聯。

01 全球價值鏈的縱向聚變

全球價值鏈的縱向聚變是價值鏈上的某個主體(一般是處於領導地位的主體)採用ABCD技術對分佈在全球的主要或全部價值鏈環節實現一體化,其中通常都會用到實時在線數據。縱向聚變跟原有複雜產品系統在全球分工、裂變的過程相反。產品越複雜,其生產包括的工序越多,其縱向維度更長。但是,縱向聚變不是簡單地回到最初價值鏈的企業內縱向一體化的狀態,而是可以在既有市場型、模塊化、關係型或領導型的治理機制的基礎上,增加數據治理。縱向聚變者對企業外部價值鏈活動的信息、指導和監管,通過實時在線數據的聚集來實現,價值鏈活動的組織界限不再對全球價值鏈的效率帶來負面效應。

縱向聚變的另一個方面是價值鏈的延伸,一種形式是從製造向服務延伸,另一種形式是從服務向製造延伸。例如,飛機發動機、風力發電設備、機床等製造商,通過設備運行數據實時在線,可以在研發、製造、銷售和金融服務的價值鏈上延伸到分時租賃或發電效益分享,甚至有設備製造商提出轉型為軟件和服務提供商,以工業互聯軟件完成全球價值鏈的縱向聚變。共享單車服務商自主設計專用自行車只是小試牛刀,多個互聯網汽車出行平臺對無人駕駛汽車研發和製造的興趣和投入,則是服務向製造衍生的典型例子。無論是服務向製造延伸聚變、還是製造向服務延伸聚變,數據實時在線集聚都是必要組成部分。

02 全球價值鏈的橫向聚變

以用戶為起點的價值定義帶來圍繞用戶價值的橫向聚變,用戶價值的聚合平臺得以實現。對於已有標準價值定義的產品或服務,數字化過程中用戶從終點變為起點,可以在標準價值定義的基礎上,用戶在線完成個性化價值定義。個性化價值定義平臺中的用戶參與,可以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例如多種家用電器、服裝、服裝配飾、首飾、禮品等用戶可以參與的聚合平臺。聚合平臺以用戶為起點,圍繞用戶定義價值的實現來組織價值鏈活動,原材料、設計、製造、銷售、交付等活動都可以通過平臺協調完成。從全球價值鏈的地理維度來看,定義價值和需要交付的用戶分散在全球各地,價值定義的數字平臺集中度可以很高,產品生產成本和交付成本的平衡決定了原料和成品生產的地理佈局,全球價值鏈面臨地理佈局的調整。與地理佈局調整相聯繫的是全球價值鏈組織和主體的相應調整,而且全球價值鏈治理中的數據實時在線成為可能,橫向聚變平臺擁有對全球價值鏈活動的實時跨層次管控能力。

橫向聚變平臺有四類強有力的候選者。第一類是原本擁有多元化產品和服務、具有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領先企業,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用戶個性化定製的價值經濟,並讓價值經濟再反哺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形成良性循環,例如一些家電業巨頭、大型裝備製造商等等。第二類是大規模信息化終端製造商,以手機制造商為典型代表,以手機終端加物聯網、或者手機終端加在線內容服務、手機加多樣化信息終端等多種形式,成為橫向聚變平臺,甚至新興電動汽車作為信息終端,也有這種可能。第三類是一些眾包在線設計和新興個性化定製平臺,隨著設計師數量和水平的上升,平臺上資源要素集聚的完善,用戶消費習慣的培育,這些平臺可以演變成橫向聚變平臺。第四類是一些超級APP,消費者使用習慣養成,超級APP一站解決多個用戶疼點,成為強有力的聚變平臺。

03 全球價值鏈的價值重構

全球價值鏈的價值重構體現在價值結構的變化,數字價值比例提升,無論是對已有價值鏈的嵌入、還是新生的價值鏈中都是如此。全球價值鏈的價值重構的影響會率先在信息密集、數據資產重要和安全性要求高、信息不對稱程度高的行業出現,然後波及到所有產業。這種價值重構對全球價值鏈的影響是革命性的。對於全球價值鏈的地理分佈來說,數字鴻溝的影響會體現在全球價值鏈的分佈之中,原有的全球價值鏈領先、追趕和落後的格局,將疊加上數字價值的分佈。這種影響不只是波及後發國家,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美、歐、日等價值鏈領先者的格局將發生變化,歐洲一些國家推出的數字稅政策,是這種價值鏈變局的自然反應。從全球價值鏈的主體維度來看,數字化領先的平臺將有機會實現更大的範圍經濟和規模經濟,全球價值鏈中新增的數字價值,擁有很高的專業技術含量,甚至有專業化、集中化的趨勢。無論是實體經濟擁抱數字經濟,還是互聯網企業助力實體經濟,全球價值鏈的主體結構都將因此實現變革。全球領先的互聯網公司將在全球價值鏈的價值重構中發揮重要作用。

04 全球價值鏈的開放暢聯

從技術層面來看,不論是產品還是服務,數字化接口為各種價值鏈活動的鏈接提供了便利,全球價值鏈的環節暢通。從交易的便利程度來看,全球價值鏈上的交易複雜程度下降、標準化程度提高,信息不對稱下降顯著甚至消除,讓智能合約成為可能,參與主體之間的單次交易、多次交易或長期交易都能在數字平臺上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短時間、高質量完成。

從用戶價值端來看,產品和服務的即時增值、柔性增值空間擴張,這是基於數字產品和服務的可延展性、可編輯性、開放性、可轉移性等,數據實時在線並開放接口提供基礎條件。手機等智能終端特別典型,APP的供應商可以短時間之內服務全球用戶,這些用戶會通過這些APP把價值鏈聯通,實現自己個性化的價值需求。鞋子、襪子、配飾等可以增加數字接口,接入全球用戶的價值鏈之中,譬如醫療健康數據監測和處理等等。

從供應商來看,不論是自然人個體還是新成立的小企業,可以通過多種平臺參與到全球價值鏈當中。網紅、獨立作家、設計師、網約車司機、民宿擁有者等都只是冰山一角。各類要素市場在全球價值鏈中實現動態實時連接成為可能,形成全球價值鏈的開放暢聯局面。

我國企業的戰略響應

面對全球價值鏈的縱向聚變、橫向聚變、價值重構和開放暢聯,我國企業不僅僅從在全球價值鏈中升級這個層面來認識,而是要提高到第六次產業和技術革命或者第二次機器革命這樣範式變革的高度來應對,把握機會窗口,成為此次全球價值鏈變革的領先者。

抓住戰略變革的機遇,佈局全球價值鏈中的數字增值

我國企業要從戰略層面來審視ABCD等技術和所在全球價值鏈的關係,積極探索數字增值的方向。企業在探索數字增值的過程中,要圍繞用戶價值的重新定義來推動甚至引導用戶需求,讓用戶能夠感知到數字增值的價值。用戶價值擴展了,全球價值鏈才會有增值的空間。數字增值在降本增效中的作用,企業能夠有直接的感知,但不能僅僅滿足於此。全球價值鏈中的數字增值要讓價值鏈中的參與者為用戶價值做貢獻的機會更多更大,這樣的全球價值鏈將會更有機會變革為符合用戶需求的全球開放生態系統。企業不只是自己參與的價值鏈環節的構架師,也要做全球產業鏈變革的構架師。

利用我國在線用戶的優勢,形成我國用戶價值引領的全球價值鏈

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互聯網用戶,達到9億人之多。用戶形成了在線習慣,生活和工作中在線的時長越來越多。數字創新驅動的全球價值鏈變革,用戶在其中的作用是決定性的,用戶在很多全球價值鏈中甚至成為起點。我國用戶有可能成為全球用戶價值的引領者,這樣我國企業就能在滿足我國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形成領先的全球價值鏈。我們不僅要繼續發揮在滿足我國用戶需求的移動支付、在線交易、計算規模、高鐵等多方面的價值鏈優勢,還要在更多的全球價值鏈領域形成領先態勢。

把握範式變遷的機會窗口,力爭成為全球價值鏈的聚變平臺

我國企業可以在進行全球價值鏈的數字增值的同時,從戰略上進行全球價值鏈聚變平臺的設計和實施。從全球價值鏈的聚變趨勢來看,聚變平臺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治理地位、利益佔比等方面都會處於有利地位。如果不能成為聚變平臺,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甚至可能下降,價值鏈升級將更加難以實現。企業要根據全球用戶價值的變化趨勢,努力發展成為全球價值鏈中的縱向聚變或橫向聚變平臺,未來的十年或二十年之內,是重要的機會窗口期。

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的複雜開放生態系統

對於我國所有企業來說,不論規模多小,是否剛成立,都可以融入全球價值鏈的複雜開放生態系統。企業對用戶的定義要從全球視角出發,全球視野要放到全球價值鏈的層面來考察。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一個方面要有接入全球價值鏈的接口,另一個方面就是要從用戶價值擴展的角度來審視給用戶價值擴展預留的接口。全球價值鏈的複雜開放生態系統對企業充滿挑戰,但也要樂觀地看到,數字創新讓全球價值鏈的透明度提高,包括用戶在內的參與者的數據呈爆炸性增長趨勢,企業要以ABCD技術為基礎,擁抱數字創新驅動的全球價值鏈變革。

關於作者 | 王毅: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章來源 | 全文刊登於《清華管理評論》2020年第3期

責任編輯 | 劉永選

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原創 | 數字創新與全球價值鏈變革
原創 | 數字創新與全球價值鏈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