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焦慮從哪裡來?如何緩解?你需要知道下邊幾點

晚上九點,好友晴晴電話約我喝咖啡。原來她出差到了深圳,剛與一家客戶結束談判。想起我倆有段時間沒見面了,再加上晴晴電話裡的語氣似乎有點急躁,估計她找我有點事情,我便欣然前往。

半小時後,我到了約定的咖啡館,看見了面帶憔悴的晴晴。剛一落座,她就打開了話匣子,說不知道自己最近怎麼了,脾氣越來越壞,同事討厭她,老公也不願意理她,就連女兒都說媽媽變了,不再是以前那個溫和的媽媽了。

晴晴就是大家口中所說的那種事業有成的女強人。兩年前,她從一家大型企業的財務崗位跳出來做業務,不到一年時間,她就從業務小白做到了部門業績第三。她的能力很快就得到了公司領導的認可,今年也直接晉升到了管理崗位。可是她最近有些寢食難安,脾氣也很不好。在公司,下屬稍微出錯,她就忍不住嘮叨訓斥;回到家,稍有不順她就發脾氣。

職場焦慮從哪裡來?如何緩解?你需要知道下邊幾點

我印象中的她溫柔體貼,說話輕言細語,這並不像原來的那個晴晴。起先,晴晴還以為自己是更年期提前,結果看了醫生才發現自己是輕度的焦慮症。這個結果讓人詫異不已:晴晴已經算是比較優秀了,雖然平實有些忙碌,但她過得很充實,家庭和事業也都順風順水,哪裡來的焦慮呢?

一、焦慮從何而來

無數例子和事實告訴我們,越優秀的人越容易焦慮,越忙碌越容易讓人陷入焦慮的漩渦。優秀的人目標往往定得更高,沒有達到目標便會著急煩躁。而忙碌,容易讓人成為一個停不下來的陀螺,即使完成了目標也顧此失彼,最後反而增添許多煩惱。

焦慮本來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情緒,比如面試前的緊張、接到新工作任務時的壓力、重大抉擇時的惶然等等,這些本來都是適度的焦慮。

心理學認為,適度焦慮有積極意義,它可以充分調動我們的情緒,提升大腦的反應能力,能促使自己做出更好的表現。

但是,當焦慮過度或者被泛化之後,就容易讓人產生過度的擔心和持久的不安,對一切都似乎憂心忡忡、患得患失。這種揮之不去的負面情緒,常常會讓人產生睡眠問題,並且煩躁、易怒,對人對事也吹毛求疵。而情緒往往是很容易傳染的,如果身邊有一個這樣習慣性焦慮的人,你也很容易中招。

職場焦慮從哪裡來?如何緩解?你需要知道下邊幾點

晴晴即是如此。原來,因為今年整體形勢不容樂觀,晴晴所在的部門業績並不理想,部門老總每次開會都批評大家,說今年的業績比去年差了很多,年初定的目標也完成得不理想。一時間整個業務部門的人都十分焦慮,擔心業績完不成影響績效。晴晴是個要強的人,再加上她今年又剛剛晉升,更是需要有好的業績來支撐。這種壓力讓她時刻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而她自己又未及時察覺這種狀態的不正常,以致最後演變成了輕度焦慮症,不僅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對家人和周圍的同事也都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如何面對焦慮

現在的社會,各類信息紛至沓來,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焦慮似乎成為大家的集體表情。青年人擔心就業、婚姻;中年人擔心房貸、子女教育、父母健康;老年人擔心健康狀況、子女的負擔等等……焦慮,真的是個普遍的問題。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來面對焦慮呢?

職場焦慮從哪裡來?如何緩解?你需要知道下邊幾點

第一,打敗焦慮的最好方法是正視它,利用它。

美國焦慮抑鬱協會成員、聖路易斯大學醫學院教授Suma Chand博士認為:如果一味的無視焦慮,你就會被它困住,由著它變成吞噬你情緒的心魔,並漸漸受制於它。

如果無視焦慮,甚至逃避焦慮,最終影響的不僅是你自己,還有可能是你身邊的人。

第二,活在當下,保持覺察。

焦慮往往習慣於為未來考慮籌劃,或者是為過去而懊悔,卻唯獨缺少對當下的審視。殊不知,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現在較勁毫無作用;未來的還沒有來,又何必因過早的焦慮而耽誤了當下的時刻。活在當下,用心做好手頭的每件事,你自然會覺得輕鬆很多。

保持覺察,只是讓自己時刻覺察到自己情緒狀態,知道自己的情緒是否正常。一旦出現異常,要學會自己與自己對話,及時反思,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三,學會找人傾訴,或者自己與自己對話。

習慣焦慮的人往往喜歡將自己的負面情緒積壓在心裡,時間一久,心裡不堪重負,必然會出現爆發,而此時往往一發不可收拾。如果一開始就可以找人傾訴,將你的情緒表達出來,即使對方只是聽你說,你也會覺得好很多。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大家時間都很緊張,也沒有人會願意聽我傾倒情緒垃圾。沒關係,你還可以自己與自己對話,自言自語或者寫日記都可以。無論如何,只要負面情緒釋放出來了,你的焦慮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第四,做好時間管理,掌握自己的節奏。

焦慮很多時候也會因為過於忙碌、時間緊任務重等情況而引起。“忙中生亂,亂必焦慮”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狀態。所以,做好時間管理,將自己的生活、工作安排好,保持均衡的節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你的焦慮。

職場焦慮從哪裡來?如何緩解?你需要知道下邊幾點

綜上所述,有了焦慮並不可怕,只要你能正視它的存在,並通過自己的覺察和努力逐漸控制焦慮情緒,你一定可以生活得輕鬆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