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的意外發現:甘肅、四川交界處,藏著一個“香格里拉”

紅軍長征的意外發現:甘肅、四川交界處,藏著一個“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更像人們虛構的烏托邦

很多人都知道,在雲南有個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原名“中甸”,2001年中甸更名為香格里拉。為什麼改名“香格里拉”?因為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虛構了一個地方,就叫香格里拉,這本書掀起了西方人尋找西藏的熱潮,香格里拉到底在哪裡,根本沒有人知道。

同時,在今天的甘肅甘南有個地方叫作郎木寺,這裡因為另外一本書而名揚天下,這本書就是艾克瓦爾的《西藏的地平線》。我曾在2015年來到了郎木寺,正如艾爾瓦克的那本書中寫的一樣,郎木寺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紅軍長征的意外發現:甘肅、四川交界處,藏著一個“香格里拉”

甘南郎木寺

一、艾爾瓦克筆下的郎木寺

實際上,艾克瓦爾是到過郎木寺的,他是一個基督教徒,但卻在郎木寺生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並用充足的筆墨對郎木寺進行了詳盡的描繪。

其實郎木寺並不是一個寺廟,而是一個地名,它叫郎木寺鎮,今天為甘肅與四川交界的位置。艾克瓦爾原本的目的是去郎木寺一帶傳播基督教,但是傳教的過程並不順利。

而傳教的失敗經歷並沒有影響他對這裡的喜愛,艾克瓦爾覺得郎木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處處展現著一種神奇。1926年,艾克瓦爾翻越岷山,抵達郎木寺地區,艾克瓦爾第一眼就深深地喜歡上了這裡。

紅軍長征的意外發現:甘肅、四川交界處,藏著一個“香格里拉”

岷山

郎木寺這裡有2座藏傳佛教寺廟,賽赤寺與格爾底寺。最初的時候,當地人非常不喜歡這個基督教傳教士。後來幾經波折,寺院的僧人才允許艾克瓦爾在這裡住下,一住就是5年。1939年後,他又返回郎木寺,並留下了《西藏的地平線》一書。

紅軍長征的意外發現:甘肅、四川交界處,藏著一個“香格里拉”

今天的郎木寺(作者攝)

其實在歷史上,郎木寺是唐朝與吐蕃統治區的邊界區域,同時這裡也是茶馬古道與唐蕃古道的交匯地帶。跨越鎮中的小溪,就是嘉陵江的源頭白龍江了。

順著江水向下,就是茶馬古道與白龍江的交匯點,如果你順江而上就能到達唐蕃古道的起點。因為處於兩大政權交匯的地方,吐蕃王朝就想盡辦法進入郎木寺一帶進行統治,並最終佔領這裡,傳播了藏傳佛教,郎木寺也最終成為了今天的安多藏區。

紅軍長征的意外發現:甘肅、四川交界處,藏著一個“香格里拉”

茶馬古道

而郎木寺的2座寺廟賽赤寺與格爾底寺都是典型的格魯派寺廟,1413年,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弟子根敦堅贊,成為格爾底寺的第一位活佛,從此格魯派就開始在這裡紮根了。

到了1748年,在甘肅境內又修建了賽赤寺,最終形成了今天郎木寺地區兩大寺廟的格局。後來這裡因為處於甘、青、川交界的緣故,越來越多的回族商人在這裡做生意,郎木寺就成為了著名的商貿重鎮。

紅軍長征的意外發現:甘肅、四川交界處,藏著一個“香格里拉”

郎木寺地區的格爾底寺(作者攝)

二、“郎木寺”不是一個寺廟,而是一個地名

從地勢來看,郎木寺地區也很特殊,白龍江從郎木寺周邊流經,在地理學家眼中,白龍江的意義非同小可,它正好處於秦嶺南、北坡之間,是中國典型的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是中國西部北亞熱帶與南溫帶主要的界限。同時,郎木寺又處於青藏高原與秦嶺山區的過渡帶,自然地理位置屬於典型的青藏高原。

紅軍長征的意外發現:甘肅、四川交界處,藏著一個“香格里拉”

今天流淌在甘肅的白龍江

在郎木寺周邊,白龍江兩岸到處可以看到白雪皚皚的山脈,山下則是茂盛的森林景觀。寺廟的建築群散落在白龍江兩側,在寺廟周圍則是藏族、漢族與回族樣式的民居。

紅軍長征的意外發現:甘肅、四川交界處,藏著一個“香格里拉”

冬季郎木寺地區的面貌(作者攝)

郎木寺雖然不是一個寺廟,但這裡還真有一座叫郎木寺的清真寺。這座小鎮在藏語中叫“達倉朗木”,但為何這裡被稱為“郎木寺”呢?

郎木寺第一次出現是在紅軍長征路上的一份電報,1935年紅軍第四方面軍途經若爾蓋草原致電朱德時這麼寫道:“從這裡經過郎木寺要三天,據當地人說過阿壩地區一定要經過郎木寺。”

紅軍長征的意外發現:甘肅、四川交界處,藏著一個“香格里拉”

阿壩地區

後來,郎木寺就作為漢語地名,多次出現在中國解放軍的電報中。時間長了,郎木寺就演化成了一個地名,定格在中國的地圖中。另外,郎木寺同時屬於甘肅與四川兩省,兩省交界的位置都有一個叫作郎木寺鎮的地方,而賽赤寺與格爾底寺也分屬兩省管理。如果你仔細看民國的行政區劃就會發現,自民國時郎木寺分屬於兩省的局面就沒有改變。

今天在郎木寺,在藏曆新年之時就會出現重要的曬佛儀式,當天兩地的人們會穿著盛裝來這裡載歌載舞。當地的人們將大的唐卡放在曬佛臺,信眾們則會圍繞這個佛臺進行各種儀式。

紅軍長征的意外發現:甘肅、四川交界處,藏著一個“香格里拉”

郎木寺的曬佛活動

文史君說

郎木寺地區因為艾爾瓦克的《西藏的地平線》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在整個藏傳佛教地區也佔有特殊的地位。長久以來,這裡就是安多藏區與康巴藏區、漢藏之間的過渡帶,同時也是川、甘、青一帶商人的聚集地。今天從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出發,一路向著甘肅方向前進,郎木寺地區是一個繞不開的地區。在這裡,藏族、漢族與回族和諧共處著,伊斯蘭教、藏傳佛教也在文化的相互碰撞下不斷地交融著。

參考文獻

《中華遺產》編輯部:《中華遺產》,2012年11期。

迭目江連:《甘南郎木寺研究》,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魯西奇:《中國歷史的空間結構》,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禹貢行者)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