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涇陽籍作家白描五卷本《筆架山上的丹陽》出版

《看咸陽》訊:近日,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涇陽縣委員會文化文史委員會編輯、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筆架山上的丹陽——白描的文學世界》面世發行。這是涇陽文史資料第十九輯,是有關涇陽籍著名作家白描作品和研究資料的彙編。

五卷本《筆架上上的丹陽——白描的文學世界》,由履痕屐蹤、眾說白描、作品世議、小說選讀、紀實擷錄、散文隨筆、文苑散論、華夏玉譚八輯構成,共200餘萬字。白描著述頗豐,作為文史資料彙編,本書只選編了他的一些代表性著述,對於長篇著作,也只是選發某些篇章。通過本書,讀者可以對白描這位當代著名作家和文化學者獲得概覽性瞭解。

白描,當代著名作家、教授、文學教育家、玉文化學者。白描的文學創作之路,是從涇陽啟程的,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後調陝西作家協會擔任《延河》文學月刊編輯。1984年,白描32歲,即擔任《延河》主編,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刊物主編,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國文學界重要新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白描調往北京,在國家外國專家局任職,從事外事工作,八年之後,又調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擔任副院長、常務副院長,直至退休。

白描的文學才華和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創作涉及小說、報告文學、散文、隨筆、影視劇編劇,在文學評論方面,也多有建樹。同時,他還是一位優秀的編輯家、文學教育家。在他主編《延河》期間,致力於陝西青年作家隊伍建設,推出大批文學新人,“文學陝軍”在全國崛起,成為中國文壇一支蔚為壯觀的文學力量。而在魯迅文學院的工作崗位上,又成為白描文學生涯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這所被譽為“作家的搖籃、文學的殿堂”、“中國文學界的黃埔軍校”,白描擔任常務副院長,全面主持日常工作,從這裡走出一批又一批中青年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理論家、文學編輯家和文學翻譯家,大家都對魯迅文學院心懷感恩,對白描院長給予很高評價。這一切,在本書所選白描的著述和其他人所寫的文字裡,都顯然可見。在文學之外,白描長期致力於玉文化研究,許多關於玉雕藝術和玉文化方面的著述被視為業界重要成果,廣受好評,還在玉文化專業機構擔任多項要職。同時,白描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作家書畫院執行院長,曾在浙江等地舉辦書法個展,書法作品入選全國很多書法大展。

涇陽自古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僅文化方面而論,近現代就有于右任、吳宓、馮潤璋等大家名家從這塊土地走出,當代又有李若冰、雷抒雁、白描等著名涇陽籍作家蜚聲文壇。他們以其自身的成就和貢獻,贏得世人的尊重,也為家鄉帶來榮譽。他們是這片土地的兒子,是在涇陽這塊古老厚重的文化土壤裡生長出的嘉木秀葩。

(來源:《看咸陽》通訊員 尚小勤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