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傑:太白有鳥道——記趙振川山水畫創作之路

朱文傑:太白有鳥道——記趙振川山水畫創作之路

太白有鳥道

——記趙振川山水畫創作之路

  

朱文傑

  

  幾次見趙振川兄,論及繪畫,他必是皺一臉苦澀,連聲地喊難。1996年夏日的一天,我們同赴太白山採風寫生,只見振川避開眾人,踽踽獨行於山陰小道上,忽兒極目四望,面現聖潔,忽兒佇立如柱,沉迷於斯。我上前,陪著他一路走,他忽然無限感慨地說:“西當太白有鳥道,蜀道難啊,難於上青天!”

  

  驚詫中問故,振川兄回言之:“以李白謫仙之高雅,還這樣反覆感嘆蜀道難。這難,已絕不是單指行路難、仕途難,裡面肯定有他在藝術創造上進入超凡境界時的突破之難。今天咱也是面臨的這種難,咱遇到的是太白鳥道呀?”

  

  看振川兄陷身藝術如此之深,幾乎不可自拔,聽他有關太白鳥道的弦外之音,我也遂沉入遐思之中。他那滿臉的疲憊,連聲的難,絕不是言不由衷,也沒有絲毫矯情。回到西安,翻閱振川贈我的《趙振川畫冊》,見扉頁上有“嘔心瀝血,耗盡生命而終身無悔”之語。讀來令人震撼,這以生命獻身藝術的宣言,正是振川探索不止、追求不息、知難而進的真實寫照。

  

  詩家渭水行文,認為趙振川先生是畫壇中“慘淡經營的藝術苦旅”,我亦有同感。行萬里路,以搜尋奇峰,趙振川不停地四處奔波。我知道今年他已是三下陝南,五進秦嶺,華山、終南山、太白山、天台山、嘉陵江、漢江、秦嶺屋脊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振川說,一個畫家五十歲正是經驗、閱歷、身體、技巧全面成熟的時期,不抓緊,就悔之晚矣。這時,創作精力旺盛,思維敏捷,一定多走勤畫,創作出有力度的巨幅長卷。振川以為,追求意象繁複、結構網織、信息量大、負載力大、內涵豐富的作品,要先繁複後簡約,與大自然取得共鳴通感,進入精神世界的內核,靈悟省察,厚積薄發,以求昇華嬗變。短短數月他已完成多幅大型山水畫,從《巴山深處》《陝南印象》等一批新作來看,趙振川的創作正如江河奔流,衝波逆折,觸山赴谷,天下之變了然於胸,畫作筆隨意遣,意與墨匯,渾然天成,境界不凡,別具一番風貌了。

  

  趙振川的父親是國畫大師趙望雲,長安畫派的開創者、領軍人物。振川背依長安畫派這棵大樹,得天獨厚,早已被視作後繼傳人。而這個傳人並不好當,因為長安畫派是一座大山,要繼承就必經攀登,而這座大山,好比秦嶺,好比蜀道,令攀登者不由得不喊難,因為振川知道,身為長安畫派後來人,卻不能總是躲在長安畫派這一棵巨樹撐起的遮天綠蔭下討生活,那是沒有出息的。他喊的難是複雜、多重因素的難,是艱苦跋涉之難,是突破重圍之難,是營造一塊屬於自己的藝術天地之難,是修拔如孤峰峭壁,高遠如長空片雲,藝無止境,不息追求之難。

  

  甘苦寸心知,創業的路上來不得半點機巧,天下學問,惟走正道而強毅者得之,而振川兄多年來有自己堅定的追求,這也是幾位國畫界的前輩大師所評價的。

  

  張仃說:“大構圖魄力雄強,比老一輩有所出新。”何海霞說:“振川跳出來了。”這“有所出新”“跳出來”的評價,無疑是對振川知難而上,探索追求的最大肯定。黃胄說:“我這個小師弟很有出息。”關山月說:“我看了畫,就嚇了一跳。”

  

  這還是在1994年趙振川在北京舉辦個展時說的,如今又過多年,趙振川應該是更有建樹,應該是又拿出一批能讓人嚇一跳的作品,躊躇滿志的時候了。可振川兄又在喊難,這種難當然是另一層意義上的難,另一重境界上的難。

  

  確實,藝術追求上的“蜀道”,難於上青天啊!趙振川兄說的“讓有限的生命融進無限的藝術追求中。”這種生命意識、殉道精神,不正是他攀登秦嶺,飛越鳥道界中的一雙堅強的翅膀嗎!

  

  1997年3月

  

  

朱文傑:太白有鳥道——記趙振川山水畫創作之路


朱文傑:太白有鳥道——記趙振川山水畫創作之路

朱文傑:太白有鳥道——記趙振川山水畫創作之路

朱文傑:太白有鳥道——記趙振川山水畫創作之路

朱文傑:太白有鳥道——記趙振川山水畫創作之路


朱文傑:太白有鳥道——記趙振川山水畫創作之路


藝術簡介

  趙振川,1944年生於西安,祖籍河北省束鹿縣。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畫協會副會長,中國美協國畫藝委會委員,黃胄美術基金會理事。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美協名譽主席。西安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國務院授予突出貢獻專家,陝西省“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朱文傑:太白有鳥道——記趙振川山水畫創作之路


朱文傑:太白有鳥道——記趙振川山水畫創作之路


朱文傑:1948年生於西安,西安市文史館館員、“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詩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西北大學中國節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磚漢瓦研究會副會長。系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出版詩集《哭泉》《靈石》《夢石》《朱文傑詩集》(上、下卷);報告文學《老三屆採訪手記》;散文集《清平樂》《拾穗集》 《長安回望》《吉祥陝西》(上、下卷),《郵票上的美麗陝西》;《記憶老西安·第一卷》(上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