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朱棣確定"皇太孫",我聯想到了康熙與乾隆、弘皙……

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明成祖朱棣冊立他的嫡長孫、13歲的朱瞻基為“皇太孫”。這年,朱瞻基的父親、大明皇太子朱高熾剛剛33歲。

前段時間播出的電視劇《大明風華》,給我們全面、生動地展示了大明王朝自朱元璋之後六個朝代的歷史人物及事件;尤其是在這部劇的前半部分,生動、細膩地給我們展現和刻畫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三代人以及他們之間微妙的關係。

作為明成祖朱棣的長子朱高熾,雖然於永樂二年即被立為了皇太子,但卻因為仁弱體胖、身體較差而一直不為朱棣所喜愛;若不是他處處謹慎低調、心寬體胖 ;又多次在父皇外出時,勤於政務、理政得當、勞苦功高的話,朱棣早就廢除他,讓他一邊歇著去了!其實,電視劇中有一段,就是反映他被朱棣免去理政之權,回府歇息喝茶;哪料到,他的二弟、一直覬覦太子之位的朱高煦被父皇試用後,卻因不擅庶務而敗下陣來。

在朱高熾才33歲的盛年時期,朱棣即迫不及待地確立朱瞻基為“皇太孫”,其原因應當是:一為斷了朱高煦的非份之想;二則對朱高熾仍感不稱心、尤其是對他的身體狀況尤其不放心;三則對朱瞻基這個好聖孫特別偏愛。

由朱棣確定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此,我聯想到了康熙皇帝玄燁、他的第四子胤禛、孫子弘曆以及廢太子胤礽的長子弘皙……

按乾隆皇帝弘曆登基後的說法,他父親雍正皇帝胤禛,之所以最終被確立為了康熙的接班人,是因為沾了他弘曆的光。網上好些人也這麼認為,但筆者不能苟同。

康熙看好乾隆,乾隆也自以為許的一大證據,在於《清史稿》中的一段記載:木蘭從獮,命侍衛引射熊。甫上馬,熊突起。上控轡自若。聖祖御槍殪熊。入武帳,顧語溫惠皇太妃曰:“是命貴重,福將過予”。這段話講的是:乾隆在少年時期隨康熙一道在木蘭圍場打獵,剛上馬,熊突然就衝過來了;而乾隆一點兒也不慌張,“控轡自若”。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一槍打死了熊,進帳後,對溫惠皇太妃說:乾隆的命很貴重,福祿福壽將超過他(即康熙)。另一大證據則是: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春季,康熙在雍親王府中第一次看到十一歲的乾隆後,就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後,就將他帶到了宮中撫育教導,即所謂的“聖祖皇考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

由朱棣確定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這兩個證據的真實程度我在此不作辯論,但我想表達的有兩點:一是既便康熙說過“是命貴重”之類的話,也不過是作為一個祖父對一個孫子的美好祝願(希望他福壽綿綿),而並非就認定他今後就一定能堪當大任,並由此確定讓他的父親胤禛繼承帝位、且隔代預定乾隆為“皇太孫”。須知,當時與胤禛有實力競爭儲君的兄弟還有好幾個;而乾隆也還尚有年長五歲的哥哥、僅小一歲的弟弟。二是康熙皇帝有一百多個孫子,喜愛且養育宮中的也並不只有乾隆一個。如廢太子胤礽的長子弘皙,就曾經被康熙養育宮中、且極受康熙喜愛;這個弘皙才是康熙的皇長孫、皇嫡孫,在胤礽當太子、而他又出生了的那十多年時間裡,他也應當算作是雖無其名、但有其實的“皇太孫”吧!(基本相似於朱瞻基哈!)此外,據說十四阿哥的兒子、尤其是長子也深受康熙喜愛。可見,乾隆自以為是的一套說辭是站不腳的,只是給他臉上貼金而已!

筆者最終結論:朱棣確定“皇太孫”與康熙預定乾隆根本不可能相提並論;不,應當說,康熙預定隔代繼承人不是史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