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3光年外,發現一顆極低質量白矮星,只有0.17倍太陽質量

​一組來自澳大利亞和意大利天文學家研究了一顆命名為2MASS J050051.85-093054.9(簡稱J0500−0930)的白矮星。在這項新研究中,這顆白矮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極低質量白矮星,其研究發表在《arxiv》上。極低質量(ELM)白矮星(WD)是非常罕見的天體,在短週期雙星中只有很少的例外,在白矮星雙星中,其中一顆質量小於0.3個太陽質量。

在233光年外,發現一顆極低質量白矮星,只有0.17倍太陽質量

假設如此低的質量不可能是正則單星演化結果,因此認為這些系統在演化過程中經歷了顯著的fi不能質量損失。到目前為止,只有大約100個極低質量白矮星是已知的,所以找到新的,並詳細研究它們對於推進恆星進化的知識也是至關重要。一些這種類型的系統也被預測會發出引力波,因此可以更好地揭示這種現象的本質,J0500白矮星位於233光年外,有效溫度約為11900K。

在233光年外,發現一顆極低質量白矮星,只有0.17倍太陽質量

這顆白矮星,由澳大利亞珀斯科廷大學Adela Kawka領導的天文學家研究證實了這一假設。這項新研究是基於對位於四丁泉天文臺ANU2.3米望遠鏡對J0500−0930的跟蹤觀測,以及對美國宇航局凌日系外行星調查衛星苔絲號(TESS)數據的分析。研究對2MASS J05005185−0930549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證實了J0500−0930是一顆極低質量白矮星。研究發現,J0500−0930的質量只有約0.17個太陽質量,有效溫度約為10500K。

在233光年外,發現一顆極低質量白矮星,只有0.17倍太陽質量

圖示:J0500−0930苔絲號(TESS)全幀圖像的13x13像素裁剪,其中埃莉諾使用的光圈表示為較暗區域。

此外,研究結果表明,這顆恆星是一個短週期、相互作用後雙簡併系統的一部分,有一顆看不見的白矮星伴星。研究揭示了J0500型−0930是在偏心率約為0.27時的盤狀軌道上,測得該系統的軌道週期約為9.5小時。當談到看不見的伴星J0500−0930時,天文學家估計它的質量至少為太陽質量的0.3倍。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伴星比J0500型−0930WD弱,質量大,有效溫度低。原來J0500−0930是目前已知離我們最近的極低質量白矮星。

在233光年外,發現一顆極低質量白矮星,只有0.17倍太陽質量

距離我們第二近的是GALEX J1717+6757,它距離我們約580光年。考慮到該極低質量白矮星雙星系統的命運,天文學家們得出結論:J0500−0930將在至少數百億年後與其伴星合併,最有可能通過不穩定的質量傳遞合併。研究也發現這顆白矮星富氫,按照演化模型,質量約為0.17個太陽質量。對徑向速度和苔絲號(TESS)測光時間序列的獨立分析表明,其高速度振幅(K~144 km/s)在光曲線上產生了幅度為1 mmag可測量的多普勒光束效應。

在233光年外,發現一顆極低質量白矮星,只有0.17倍太陽質量

博科園|Copyright Science X Network/ITomasz Nowakowski/Phys

參考期刊《arXiv》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