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能源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深圳能源(000027)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2019年,全国电力生产运行平稳,电力供需总体平衡。2019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7.2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5%,增速较去年下降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为51%。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比上年底增长5.8%,增速比去年回落0.7个百分点,电力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继续提高。2019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825小时,比上年降低54小时,其中,水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726小时,比上年提高119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1,285小时,比上年提高55小时;并网风电2,082小时,比上年降低21小时;核电7,394小时,比上年降低149小时;火电4,293小时,比上年降低85小时,其中煤电4,416小时,比上年降低79小时,气电2,646小时,比上年降低121小时。

2019年,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6,69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增速较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2019年底,广东电网统调装机容量1.26亿千瓦,同比增长8.5%。

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1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1亿元,按年末总股本计算,每股收益0.43元。截至2019年末,公司总资产961.1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0.87亿元。

2019年,公司所属电厂累计实现上网电量361.78亿千瓦时,同比上升5.73%。其中:燃煤电厂200.58亿千瓦时,燃机电厂77.95亿千瓦时,水电29.45亿千瓦时,风电21.19亿千瓦时,光伏发电13.88亿千瓦时,垃圾发电18.74亿千瓦时。公司所属燃煤电厂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4,661小时,同比增加281小时;燃机电厂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3,281小时,同比增加268小时;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2,383小时,同比增长176小时;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343小时,同比增长47小时;水电平均利用小时数3,413小时,同比减少48小时。

环保公司全年处理生活垃圾580.52万吨。

2019年,公司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入,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公司坚持“两个领跑者”发展战略,全力推动主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海外能源布局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板块、环保板块和燃气板块利润贡献达58.76%,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电力板块,可控装机容量达1,047.48万千瓦,煤电、气电、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分别为43.76%、23.39%、32.85%,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环保板块,全力打造零碳循环“无废城市”的深圳模式,积极引入德国欧绿保公司第三代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成功中标大连、任丘、威县、阜平等垃圾发电项目,投产、在建、筹建项目共计27个。燃气板块,加快全产业链布局步伐,成功实现国际LNG自主采购零突破,积极切入上游采购市场,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完成潮州翔华东龙燃气有限公司、潮州市华能液化气管道供气有限公司、潮州市潮安区庵埠荣盛管道燃气供应站和饶平县荣达燃气管道供气有限公司相关燃气资产并购整合工作,目前公司城市燃气总用户近46万户,城市管网长度达3,618公里。海外板块,积极开拓,巴新水电项目稳步推进,越南宁顺风电完成投资决策。综合能源,顺利推进,分布式能源、地源热泵、充电站一体站等综合能源项目相继投产、核准,业务开展顺利。

二、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的“一、概述”相关内容。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多元的产业格局

公司始终坚持“两个领跑者”发展战略,全力推动主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海外能源布局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板块、环保板块和燃气板块全面发展。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在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竞争优势。

2.环保技术优势

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掌握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垃圾焚烧发电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多项技术发明专利,拥有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全过程运作能力。依托科技创新成果,公司具备含盐废水(脱硫废水、煤化工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垃圾沥滤液)等环保项目产业化运用的能力。

3.完善的公司治理

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了公司的规范化运作。

4.良好的市场信誉优势

公司上市以来,一直守法经营,规范管理,在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上树立了“绩优、环保、创新、规范”的良好形象。

5.优秀的管理团队与员工

公司一直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积极推进人才储备,已形成了一支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人才队伍。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的展望

2020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是“双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公司的“精细管理年”,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在海外呈加速蔓延态势,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短期内也加大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公司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把握机遇,应对风险,全面推动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牢固树立红线意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明确和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2.择优做强四大产业,提升科学发展动能。保持战略定力,脚踏实地、艰苦创业,择优做大做强清洁电力、生态环保、智慧燃气、海外能源四大产业,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3.布局进军新兴业态,提升产业发展宽度。以终端用户为中心,研究建立能源梯级利用和多元化供给新业态,尽快研究建立商业可行的技术路径和盈利模式,加快布局能源新兴业态,加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为公司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4.加强产业区域协同,提升整体发展效能。在产业协作和区域协同方面,发挥各产业板块、区域公司和专业公司各自优势,推动产业相促相融、协同协作、集聚发展,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和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5.全面实施精细管理,提升生产经营效益。要将精细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以对标管理为抓手,强化预算目标管理,实施全过程管理,深化降本增效管理,向精细管理要动力、要效能、要效益。

6.强化工程建设管控,提升项目整体质量。2020年新建和在建项目数量多、投资数额大、管理难度高。

公司将持续强化工程项目精细管理,形成管理有序、运转高效、过程可控、效能突出的工程管理体系。

7.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科技引领能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推动公司技术进步和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打造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能源企业。

(二)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能源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公司近期资金需求主要是通过生产经营积累的自有资金或债务融资解决。按照公司战略规划,未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再融资工作。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1.国际形势与宏观政策风险

2019年,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中美经贸摩擦与逆周期调节政策之后,在年末艰难企稳。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再次冲击我国经济,对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产生较大影响,给企业带来巨大挑战。公司将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各项部署要求,确保疫情期间电力稳定供应,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2.电力市场风险

目前,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善,随着2020年国家进一步推进现货市场建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公司将加强经济形势和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合理安排机组维修计划,保证公司电量的落实。

根据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情况,加强完善电厂营销和生产管理的协调沟通机制。

3.燃料采购成本波动风险

受疫情影响,煤炭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推后,少数煤矿以销售库存和保站台发运为主,在产煤矿也因人员短缺无法迅速释放产能,煤炭运力未明显好转,对煤炭供应影响较大。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受市场供需结构、全球油价以及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公司将优化燃料采购策略,降低燃料综合成本,调整发电策略,促进燃料采购端、运输端协同效益的提升,争取最大程度发挥出产业链协同优势。

4.环保政策风险各单位已先后实施了超低排放改造,符合或优于国家排放标准,但外部监管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不断更新,更趋严格。公司将跟踪政策变化,制定技术响应方案,通过改造不断提高环保设备等级;与发电主机设备同级别进行运行维护与内部管理,提高环保设备稳定性、可靠性;积极探索清洁能源领域,减轻公司的环保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