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网友怒了

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网友怒了


近日,山西太原发生一桩主人带导盲犬坐公交被赶事件。

据悉,交警莉姐扮盲人体验生活,带导盲犬上公交车。尽管莉姐一直争论说导盲犬是可以坐公交车,但司机却依然把莉姐赶下去。还有乘客骂骂咧咧,说耽误别人。被赶下车的导盲犬委屈地哭了。据相关法规导盲犬可以乘坐公共交通。

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网友怒了


导盲犬是温顺聪明、训练有素的工作犬,帮助视力残障人士正常出行。然而,它们被拒绝进入公共场所的尴尬却仍在上演。导盲犬一生服役8-10年,它们接受专业的训练,不是普通的狗狗,而是盲人的眼睛。

今天,路上读书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再见,可鲁》,讲述一条导盲犬可鲁的一生。

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网友怒了


1.它渐渐明白,自己需要扮演听从者的角色

1987年春天,仁井夫妇把可鲁送回了导盲犬训练中心。这是协会的硬性规定:导盲犬不能与养父母再见面。

在基地训练的第一天,可鲁就顽固地表现出“我不干”的姿态,它像个小老头似的,屁股都懒得挪一下。“可鲁啊,它的能力估摸着也只能达到导盲犬的平均值”,多和田先生讲起可鲁的时候,似乎不太认可,可眼神里的温柔又让人一览无余,“但是,可鲁身上又散发着一种诚恳之光,除了诚恳,没有其他明显特征”。同伴几乎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影响,当多和田先生把训练球抛出去,其他狗儿们争先恐后去追的时候,可鲁却紧紧跟在多和田先生脚下,不离开他半步。

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网友怒了


服从训练是正式训练的开始,训练师需用英语下指令。“sit”坐,“down”趴下,当训练师发出“wait”的指令时,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小狗必须停止一切活动,不可以乱动。除此之外,它们还需要养成规律进食、排便等习惯。

随着训练慢慢累积,小狗们的训练便被转移到路上。这一阶段,训练师必须像教小孩子一样耐心地告诉小狗:“这里有拐角啊,要拐弯了哦。这里是台阶,慢慢走下去。这里有一个障碍物,你要学会躲避。”

可鲁乖巧听话,尤其是待在人类身边时,它总是感到心情愉悦。训练师说话的时候,它便歪着头认真听着,好像在思考下一步要做出什么动作。可鲁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将脸伏在多和田先生的脚上,眯着眼睛用小鼻头去蹭他的腿,然后让他用手轻轻拍打自己的脸颊,享受着先生发出“good、good”的称赞。

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网友怒了


就这样,可鲁渐渐明白,自己需要扮演听从者的角色,它愿意遵从主人的指示做出反应。之后的训练便顺利多了,除了遵从指令,可鲁还学会了判断性服从。当处于危险环境时,即使训练师发出“go”的指示,它也绝不会草率行动。比如十字路口的红灯亮起时,它会停下脚步,根据自己的判断,等绿灯亮起,车流过去之后再继续前进。

可鲁每天都接受着严苛的训练,每一次训练任务顺利完成,它总是微微仰起小脑袋,仿佛在对多和田先生说:“我做得还不错吧!”多和田先生默默它的头,在心里说:“你做得很好啊,导盲犬可鲁。”

他知道,可鲁很快就要成为一只专业导盲犬了。


2.小可,请陪我再散一次步吧

“让我被一只狗牵着走?那还不如去死!”渡边先生对朋友们嚷嚷道。

渡边先生在十年前失明了,即使从小就住在龟冈市,失明也使他的行动多多少少受到了限制。朋友们让他养一只导盲犬,固执的渡边先生却一直不肯。或许是碍于朋友情面,最终,他百般不愿地来到了训练中心。

哪一只狗能和渡边先生成为最佳拍档呢?渡边先生在残疾人福利中心的办公室工作,每天需按时上下班,所以这只狗的耐心一定要好得出奇,不会把等待主人当做苦差;渡边先生的步调较慢,这只狗的步行速度也要和他相配,步伐不能太快。不用想,没错,就是可鲁!

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网友怒了


渡边先生首先要与可鲁一起接受“共同训练”,让人与狗之间相互了解。训练的第一周,可鲁和渡边先生一点儿都不默契。这让渡边先生很灰心,觉得自己来到训练基地就是一个错误。他摸索着在路边的椅子上坐下,无奈地叹了口气。但可鲁似乎看出了渡边的沮丧,它将自己的身体紧紧贴在渡边的脚下,好像在以这样的方式安慰他说,我会努力的,请你相信我。本来不喜欢小狗的渡边先生被可鲁的这个举动惊呆了,没想到这只狗好像读懂了他的心事,无比亲近自己。

等到渡边先生熟练操控导盲鞍的时候,他与可鲁也变得默契起来。他开始试着在可鲁的陪伴下去一些偏僻的小巷或者对盲人而言比较危险的小河边、水塘边。每次冒险回来,渡边先生便咧开嘴笑着说:“我今天和可鲁去了很远的地方哦,这都是它的功劳!”

渐渐地,渡边先生和可鲁的感情已经非同寻常了。当初宁愿死也不愿养导盲犬的渡边先生已经离不开可鲁。“good、good!小可!”这句话成为了渡边先生每天要重复无数遍的夸赞,他总是微笑着抚摸可鲁的头,可鲁也将背脊挺得直直的,凑过去舔渡边先生的脸颊。

在此之前,渡边先生还须拄着导盲棒上下班,如今他有了可鲁,就有了一双眼睛,也有了一个时刻陪伴在侧的朋友。每一个工作日,当公交车门打开的时候,可鲁便把渡边先生带到车门口,再领着他坐到位子上。可鲁全然不顾其他乘客注视的目光,紧跟在渡边先生身旁,还时不时抬起头看看,确保主人的安全。可鲁安静乖巧,从不在公共场合大小便。回到家里,渡边会摘掉导盲鞍,可鲁便躺在地上露出肚皮儿。这是可鲁一天中唯一可以撒娇的时光,导盲鞍一戴,它又摇身一变,成了兢兢业业的导盲犬。

不觉间,五年过去了。谁也没想到,这样平静美好的生活就快结束了。

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网友怒了


那天,渡边先生参加完一次登山活动之后,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患上了十分严重的肾衰竭,需要随时进行血液透析。渡边先生住进了医院,渡边太太带着可鲁到医院探望的时候,可鲁安安静静地趴在病床旁边,注视着渡边先生。

现在,渡边先生暂时不需要可鲁导盲了,可鲁又重新回到了训练中心待命。它等待着昔日的主人病情好转的那一天,等待着那个熟悉的声音再一次在耳边响起。这一等便是三年。

渡边先生的身体始终没有恢复的迹象,或许是感觉到自己再也没办法将可鲁接回家,他想去训练中心,再看看可鲁。

可鲁一看见渡边先生,便向他奔去。那是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主人,主人是来接它回家的吗?可鲁摇起尾巴,绕着渡边先生踱步。时隔三年,渡边先生终于再一次抚摸到了可鲁的小脑袋。他艰难地俯下身子,在可鲁耳边轻声说道:“小可,请再陪我散一次步吧!”

可鲁期待这一刻已经三年了。渡边先生吃力地为可鲁戴上导盲鞍,它便立马做好引领的姿势,好像这三年里的每一天它都重复着这件事情,没有半点生疏和遗忘。终于,他们跨出了第一步,如三年前那般默契十足。两个身影重重叠叠,相交在一块儿,时间好像从未流逝,一切都一如平常。然而,这三年的盼望,却在短短的三十米的地方结束了。一个星期之后,渡边先生去世。

3.十年仿佛就是一场梦,可鲁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

“它叫可鲁,请大家多多指教。”导盲犬训练师正在向体育馆中的小学生们介绍可鲁。

在正值壮年的七岁,可鲁失去了渡边先生,多和田先生考虑再三,放弃了为可鲁再找一个主人的想法,让它成为了一只宣传示范犬,向社会普及导盲犬相关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可鲁认真地完成训练师的每一次指令,这样的模拟表演让可鲁收获了一大批小粉丝,每次表演完,都能听到学生们由衷的赞叹:“哇,它可真厉害!”没轮到自己出场的时候,可鲁便面对众人蹲下,将眼光集中在训练师身上,静静等待指令的发出。

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网友怒了


可今天,可鲁的眼神却无法聚焦在训练师身上。在它视线的那端,一对夫妇正坐在会场的角落里同样注视着它,那是曾经和它一起生活了八个月的“养父母”仁井夫妇。当初分别的时候,他们早已抱着从此无法再见的心态。后来,听说可鲁已经不再从事导盲工作了,仁井夫妇便忍不住跑来见它。

仁井夫妇看着台上的可鲁,萌生出一个新的想法:希望再一次收养它。因为可鲁已经不再从事导盲工作,多和田先生答应了夫妇的要求。

1997年5月21日,可鲁回到了十年前的家。它好像还记得在仁井家度过的八个月年少时光,一进屋,它就跑到自己曾经睡觉的地方东凑凑西嗅嗅,然后趴下来望着夫妇二人。恍然间,夫妇二人感觉这十年仿佛就是一场梦,而可鲁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

4.再见了,可鲁

可鲁已经步入了老年时期。仁井夫妇知道,虽然可鲁回到了他们的身边,但相互陪伴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可鲁的身体已经无法从事示范表演活动,医生说,它的肝脏、肾脏和心脏都在衰竭。

仁井先生向导盲犬协会提交退役申请的那天,正好是可鲁的十一岁生日,相当于人类的六十岁。为了让可鲁打起精神,夫妻二人带着可鲁去见老朋友,去找小时候一起玩耍过的伙伴,希望可鲁能恢复健康,活得久一些,再久一些。

秋天的时候,可鲁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夫妇二人便带着它出去散步。虽然十年过去,但可鲁仍然记得夫妇曾经带它走过的路。于是,夫妇俩便任由可鲁牵引着他们前行,它仿佛也在回忆着过去的时光。河边有一棵樱花树,仁井夫妇曾抱着它告诉它樱花盛开了,商业街上有络绎不绝的人们,人们一看见它,总爱摸摸它的头,叫一声“小可”。

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网友怒了


1998年7月20日,可鲁病重了。仁井太太一边摩挲着可鲁的背部,一边对可鲁说:“小可,谢谢你,你不需要再那么努力了。”

可鲁用最后的力气微微抬起头,看了看仁井先生,又看了看仁井太太。“到了天国,一定要报出自己的名字‘仁井可鲁’啊!”仁井先生说完这句话的那一刻,可鲁的瞳孔突然开始放大,它停止了呼吸。下午四时十六分,可鲁告别了这个世界,享年十二岁零二十五天。

再见了,可鲁!

导盲犬可鲁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它的一生,是带着使命的一生。它好像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什么决定,它无法张开嘴对人说“不,我不干”,但它好像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这一切都是它自己的选择。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