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难以保命,这四位却能全身而退,里面全都是智慧

老话说,伴君如伴虎,历史上多少一起打江山的好兄弟,等江山巩固后就分崩离析,曾经共患难的兄弟当了皇帝后,就变得自私猜疑,之前的好哥们好兄弟一个个都落得个悲惨的下场。在权力欲望面前,一切情感都可以退让,变得不重要。我们没做过皇帝,也无法真切体会坐拥江山,享有天下至高权力,普天之下所有财富美色都尽收囊中的感觉,以及享有至高权力后那种战战兢兢,所以今天不说皇帝,就说说和皇帝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们。在天下大定后,他们的命运何去何从。提起这个话题,以下这四个人不得不说,他们如何做到明哲保身,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回味,总之高智商、高情商、会演戏这三项技能缺一不可。

功高盖主难以保命,这四位却能全身而退,里面全都是智慧

第一个想说的是范蠡,春秋时期楚国人,后入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勾践被吴国大败被俘,范蠡劝勾践一定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这才有了后面的勾践卧薪尝胆。范蠡为吴王夫差进献绝色美人西施,给了勾践翻盘的机会。

范蠡在帮助勾践灭掉吴国后,自己主动请辞,要求换个职业,于是带着美女西施一起浪迹天涯。后来,范蠡做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被人们供奉为商圣,财富美女事业三丰收,真是让人羡慕。

功高盖主难以保命,这四位却能全身而退,里面全都是智慧

第二个说说郭子仪,唐朝大将,安史之乱率领军队夺回多处失地。后来吐蕃来犯,直接打到长安,唐朝皇帝仓皇而逃,国家无主。郭子仪出征将吐蕃赶出大唐,当然有人对郭子仪说,现在国家无主,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就废掉皇帝,郭子仪拒绝了。

郭子仪几次就大唐江山于水火之中,是唐朝的股肱之臣,在唐朝上上下下那是威望极高。但是郭子仪对待所有人都十分谦和,平易近人,做事极为低调,哪怕是对待敌人,吐蕃回纥这些外族人提起他都是十分尊敬的。郭子仪就是凭借低调和谦逊得以寿终。

功高盖主难以保命,这四位却能全身而退,里面全都是智慧

第三个是汤河,有些人对汤河有些陌生,他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与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弟兄,也可以说是朱元璋的引路人,战功赫赫。汤河十分聪明,更准确的说是十分了解朱元璋。汤河知道朱元璋疑心重,善猜忌,对于这些平日里的兄弟早有提防之心。

当别人还跟朱元璋称兄道弟,嘻嘻哈哈的时候,汤河就上奏请求卸甲归田。朱元璋一听当然高兴,不用想办法除掉汤河了,还赐给汤河一出大宅子供他安度晚年。汤河这样才没落下和其他人一样的悲惨下场。

功高盖主难以保命,这四位却能全身而退,里面全都是智慧

最后一位说说离我们最近的一位,曾国藩。曾国藩创立湘军,剿灭太平天国,占据了半壁江山,他的学生和门徒也遍布全国,可谓是威望地位极高。另外他还没有什么不好的嗜好,清廉正直,这样则引起了清朝皇室的猜忌和忌惮。

曾国藩意识到之后,就开始了他的自黑之路。他变得高傲自大,沽名钓誉,变得贪图钱财与美色,收受别人的贿赂。这样一来,他的种种作风很快就传到了清朝皇室的耳朵里,这样一个贪婪之臣不足以对自己的江山构成威胁,也就对他放下了戒备之心。

功高盖主难以保命,这四位却能全身而退,里面全都是智慧

总结以上四人明哲保身的共同点,便是能进能退,立得了战功打得下江山,也放得下权利地位和财富名誉。正所谓有得有失,看得通透,保得自己性命无忧才是最重要的。

功高盖主难以保命,这四位却能全身而退,里面全都是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