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24日,在训练场感受指战员的新思想、新期盼

初识:24日,在训练场感受指战员的新思想、新期盼

直插一线是调研工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到徐闻大队蹲点调研的第一天,走在营区,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仿佛进入到久违的盛夏。消防员们在忙碌着准备开始一天的训练。我先到了二楼办公室,向干部要了一份花名册,先行熟悉一下基层一线指战员信息,以便后续与他们对执勤训练和队伍管理方面的探讨交流。

刚从办公室下到一楼,听到一声“停……下来”。消防员们已经按计划开展15米金属拉梯训练。组训班长正在对爬了几蹬梯的队员喊着,原来是拉梯还没锁定好,班长及时阻止爬梯队员。我示意跟训干部不要因我的到场而影响训练的继续,并站在旁边继续观摩队员的拉梯训练。两遍训练过后,趁着队员准备拉梯的间隙,我与组训班长稍微交流了一下,我说我记得这个训练项目好像是爬梯队员在展开拉梯时,先会拉两手之后就交由其他队员继续拉绳,然后爬梯队员就在梯脚前面准备爬梯,这样会不会是时间更短成绩更好点。那班长叫钟杰南,挺精神的一个小伙子,他跟我说,现在这个项目的训练规程改变了,爬梯队员必须拉完绳之后才能接着爬梯,这也是为了确保梯在展开后锁定好再爬的安全性。

通过这一短暂的交流,我的心绪稍微安定了一些,一方面为基层队员对训练安全的重视感到一丝欣慰;另一方面,自己与基层队员能在具体训练业务上进行探讨交流,也进一步消除了我原先对自己是否能真正融入基层一线蹲点调研、与基层指战员一起梳理问题寻找解决思路的心理担忧。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心里这样想着。

在训练中间休息的时间,我与组训班长钟杰南席地而坐,我递过一根烟,延续刚才有关训练的话题。说到训练方面,这小伙子明显也是个行家里手,一根烟更是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他也没有开始时面对着大领导的拘束,话匣子也打开了。谈话中我了解到,当前队伍人员思想相对稳定,疫情期间的严格管控大家也都理解和支持,队里的专职消防员也很配合支持工作。问他个人对消防改革的想法,小伙子也很朴素地说出,作为消防员在消防职业中,除了热爱消防这一事业外,其实也很关注着消防员的工资与假期这些待遇情况。我想,这也应该是基层消防员的普遍心声吧,同时也感到肩上责任更重一份。是啊,如何更好地解决好消防员的福利待遇,让基层指战员更安心更有干劲地为消防事业贡献,是我们当领导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当我问到他是如何看待“两严两准”问题时,小伙子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我说:“其实干部也都跟我们解读过,但我们还是有不少人感觉既然不是部队了,怎么管理上还是那么严的”。我一听,感觉这方面还是得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工作,于是接着跟他一起理清对“两严两准”的理解。在我讲解之后,小伙子若有所思,在真诚的对话中,我感觉到他明显深化了对“两严两准”的理解程度。

没过多长时间,又到了训练时间,小伙子继续组织训练去了。而我则陷入了沉思,这次交流也算是我调研中与第一个基层消防站队员的谈心,虽然没有拍照没有纸笔上的谈心记录,但我实实在在地收获不少,调研中初步倾听了基层一线消防员的心声,也趁机向队员加强思想教育,最重要的是在真诚的互动交流中,能与基层队员进一步拉近距离,这将极大有利于这次调研的深入,有利于我与同志们一起更好地梳理问题和寻找解决思路。

寻根溯源是解决问题的必然第一要求

在查看队站各场库室时,干部周远志站长一直陪在身边介绍着情况。在随后与他的交流谈心中,我得以深入了解到徐城消防站在执勤训练和队伍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难点问题。

通过与周远志的深入探讨交流,我们一起初步梳理了执勤训练上主要存在突出的五个方面。体能技能训练方面,队员体能储备还不足,在考核中成绩不够突出。另外站里有一名患有腰间盘突出的一级消防士陈永平同志,因时常腰疼腿麻,一些负重项目及涉及使用腰力项目训练无法进行;一名身材瘦弱体质偏差的四级消防士吴睿同志,在四百米物资疏散、爬绳等项目上还不能达标。指挥能力方面,指战员指挥能力还不足,技战术运用水平还不高。主要原因在于辖区日常警情类别相对比较简单,以树林火居多,另外偏远地区日常参与支队组织的大型联合演练机会不多,队站指战员眼界见识相对较窄,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指挥能力水平的锻炼提高。预案制作方面,对辖区消防重点单位信息更新不及时,画图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高,指战员对预案中单位的基本信息掌握不牢固。学习培训方面,虽有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学习培训,但集训归建后受场地器材装备不足的限制,不能有效持续系统的开展传授学习和训练,失去训练积极性和热情,达不到集训时候的效果。车辆器材装备方面,由于采购周期长等原因,当前比较缺乏的就是水域救援装备、高性能液压破拆工具组、地震破拆救援器材、危化品洗消器材等。

在逐条列出问题后,我与周远志站长也梳理了初步的工作开展思路。训练上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在训练过程中严格组织,严格把关体能标准;针对个别伤病和体质差的队员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指挥能力方面要加强战例研讨学习交流,尽可能多地联合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开展实战演练,摒弃以往简单排阵走过场演练陋习,以具有代表性战例作为演练脚本开展演练,以此提升指挥员能力水平。预案制定工作要充分利用每次六熟悉认真开展单位基础情况摸排,核对数据,进行印象加深巩固;同时将平时学习的典型战例对照本辖区灾情情况相近的预案进行对比学习,提高预案制作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巩固及发挥学习培训效果方面,要进一步尽可能的创造场地条件进行训练,或者通过对训练科目分解训练,保持训练的持续性和系统性,真正做到集训人员归来后全员熟悉掌握集训内容。车辆器材装备方面,大队还是要加强跟当地政府的请示汇报,讲明队伍器材装备配备存在的难点和不足,说清徐闻作为相对偏远地区,其他地方过来增援耗时较长的实际困难,争取经费,配齐配强队伍车辆器材装备。

结合我对徐城消防站场库室的查看情况,和与周远志站长进一步的深入交流也可以看出,有的队员对“两严两准”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思想意识还不能完全扭转过来。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制度落实上还不到位,内务卫生、物品管理、心理疏导、台账资料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反复,极大程度影响到队伍的管理水平。当时,我跟周远志站长又讲了一遍前面对钟杰南同志解读过的“两严两准”,同时也与他探讨队伍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思路。他也认识到,队站干部应该持续讲清讲透“两严两准”的背景意义与要求,深入细致引导指战员对“两严两准”自觉接纳并严格执行;精细化管理要根据正规化建设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将统一下发的规章制度进行再细化,将涉及方方面面进行制度化。要提高指战员的工作责任心,抓好队伍经常性管理,实施量化管理;同时人员管控也要注重加强心理疏导教育,及时消除队员们在繁重执勤任务中可能会产生的负面思想情绪。

另外,在与站长同志的谈心聊天中,我也了解到:一级消防士陈永平同志在2020年1月身体不适,被医院诊断为腰间盘突出。尽管如此,陈永平同志依然在日常的执勤训练中,注重身体护理的同时,也积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今年3月份的冬训考核过程中,陈永平同志身为一名老党员,克服了身体疼痛困难,坚持参加全部冬训9项体能考核并全部达标通过,以高度的职业精神和党员的思想觉悟攻克了一件对于他来说很艰难的事情,为大家树立了先锋榜样。四级消防士吴睿同志,因先天的身材瘦弱体质偏差,长期以来对于部分业务和体能训练项目不能达标。队站干部和班长骨干专门为其制定了针对性训练措施,指定训练经验丰富的同志进行一对一指导督训,同时及时加强心理干预。经过心理调整并采取针对性训练,一个月时间后终于实现了突破,该同志的单杠卷腹项目已实现达标。经过了这次的成功,极大增强了吴睿同志自信心,他重新树立了攻坚目标,主动向队站干部承诺,自己一定可以攻克所有训练项目,实现全部达标。

细致入微是扎根基层的优良工作品质

在与其他几位干部和队伍骨干的谈心交流中,普遍有反映到由于受待遇影响,特别是2018年的绩效奖金还没发,队员们自然存在对比心理,在训练方面很难调动队伍的积极性,存在测试考核达标过关就行的现象,队员有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缺少积极进取的动力。改革时期,消防员最为关心的是工资待遇、假期以及外地籍消防员能否调回原籍这些问题。我想消防员关心的这些情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例如《广东省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办法(试行)》的发布以及湛江对这一保障办法的进一步细化实施,相信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周智伟副站长其中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改革后消防队伍划归地方,消防员本地化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地籍的消防员可能会在归属情感上有压力。听到这些我也来了兴趣,这个问题是确实有存在的可能,而且也容易为我们所忽视。在这个基础上,我与周智伟副站长一起梳理了一下初步思路。我们一致认为,为了消除外地籍消防员地域归属情感压力,营区内注意统一交流语言,消防站在平时的工作安排时注意人员搭配的灵活变动,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强化消防员之间“兄弟情战友爱”氛围的营造以及教育引导。另外,针对本地家属来队探访本地籍消防员可能会刺激外地籍消防员思家情绪的情况,我还补充了一点建议,即在以后家属来访时,或许队站干部可以安排一下本地家属家长与外地消防员会面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本地家属了解消防员特别是远在他乡的外地籍消防员的艰辛与不容易,另一方面,也让外地籍消防员在拉家常式的交流中,感受本地家属群众的情感关怀,从而使思念家乡的强烈情绪得到一些缓解。

经过与基层指战员一天时间的深入谈心以及研讨交流,我深切地感受到基层执勤训练和队伍管理方面还是有很多需要我们静下来思考与改进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完善和提升执勤训练和队伍管理水平和档次,重在于经常抓和抓经常,同时作为领导干部,如何切实帮扶基层更好地建设过硬队伍更是任重道远。

“在烈火中,千锤百炼,我们是勇敢的消防队员……”,随着饭前一首歌的歌声响起,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饭时间,我这一天蹲点基层队站开展的调研交流也暂告一小段落。但我知道,这也仅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的方面更多的难题需要我跟同志们一起探讨一起努力!

作 者:湛江市消防救援支队

孟凡新支队长

排 版:苏 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