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通訊+視頻!河南日報一版聚焦鶴壁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獲取視頻信息失敗

苗蕾 秦川 孫美豔/拍攝 胡楚雲/剪輯

總投資134億元的京東(鶴壁)智能製造產業新城項目簽約落地,預計帶來智能製造企業超200家;全省首家華為實驗室落戶鶴壁,聚焦5G邊緣計算領域技術研發,為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和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強力支撐;與浪潮集團開展工業互聯網領域戰略合作,共同推動鶴壁工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

不到一個月時間裡,鶴壁市搶抓機遇,以網絡建設為基礎、以產業發展為方向、以應用帶動為突破,推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節節開花!

新經濟時代,大數據不知不覺重塑著傳統產業的結構與形態。圍繞新興產業謀篇佈局,近年來,鶴壁市先後引進京東、阿里、華為、浪潮等一批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項目,積極探索5G技術在城市管理、現代農業、數字鄉村等方面的場景應用,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和區域性大數據中心城市,在“雲端”比拼中走出了一步“先手棋”。

3000字通訊+視頻!河南日報一版聚焦鶴壁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芯片進行測試,該公司研發的光分路器芯片,市場佔有率全球領先

築巢引鳳,激活產業發展動能

“從去年4月鶴壁5G產業園開園,到如今入駐企業增至197家,短短一年多時間,鶴壁的數字經濟產業從無到有、快速發展,展現出廣闊前景和巨大潛力。”在不久前召開的鶴壁東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座談會上,鶴壁市物流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周衛東感慨地說。

因煤而興的鶴壁偏居豫北一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因設有24家無線電廠而在全國電子信息產業中佔據一席之地。

進入新世紀以來,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鶴壁市以創建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等“五個示範區”為抓手,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因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成效顯著獲國務院表彰激勵。

“1957年建市以來,鶴壁市歷經3次產業轉型,城區行政區劃也3次變遷。2019年正式啟動建設的鶴壁東區,被定義為鶴壁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創新引領區,旨在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高端智能製造產業,引領城市邁向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新徵程。”鶴壁東區建設發展中心主任趙素紅表示。

一個產業發展得好不好,不單單是能否引進幾家龍頭企業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否形成具有成長性、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圈,各生態鏈企業分工合作、延鏈補鏈,進而集聚發展、實現規模效應。

“快嚐嚐,這是我們的新品種冰糖心蜜薯,口感軟糯細膩,像冰糖一樣甘甜!”4月28日,正忙著將一箱箱“寶貝”裝車運往一線城市的鶴壁飲馬泉薯業專業合作社電商負責人李坤熱情地招呼記者。

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巨大沖擊,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利影響?作為首批入駐京東雲鶴壁電商生態中心的農業企業,飲馬泉薯業專業合作社通過京東生鮮綠色通道精準對接終端市場,打通了從田間到餐桌的“最後一公里”,在中小農企普遍面臨生存危機的近2個月裡,逆勢實現銷售收入逾20萬元。

飲馬泉薯業專業合作社與京東的合作,是鶴壁東區數字經濟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2019年以來,鶴壁市突出“延鏈、補鏈、強鏈”招商,積極引進龍頭帶動型、示範引領型、創新研發型企業和項目,在鶴壁東區相繼落地了全省首家5G產業園、京東“一基地三中心”、阿里雲創新中心鶴壁基地、中國(鶴壁)農業硅谷產業園等一大批新興產業項目,數字經濟交易額突破10億元。

截至目前,依託京東、阿里、創智等五大運營平臺,鶴壁東區累計簽約註冊企業197家。其中,入駐京東雲(鶴壁)數字經濟產業園的企業累計實現營收3.1億元;阿里雲創新中心鶴壁基地引進數據標註、智能醫療等新興行業企業,短短半年就實現營收909萬元;中國(鶴壁)農業硅谷產業園吸引涉農企業發展智慧農業,全年實現營收1.5億元。

“去年10月,我公司將河南首家智慧消防物聯網運營中心放在了阿里雲創新中心鶴壁基地,只用了短短半年時間,我們的智慧消防業務就已從鶴壁擴展至全省,這要得益於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及園區優厚的扶持政策。”中消雲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區域負責人石偉宇表示。

為了分類施策、精準幫扶入駐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鶴壁東區為每家企業都配備了“服務管家”,構建一站式服務機制,設立5G產業發展基金和金融服務體系,在引進人才的薪酬、住房、子女升學等多方面給予傾斜,免除企業員工後顧之憂。

“經過一年多的培育發展,鶴壁東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今年,我們正陸續簽約引進聯想、騰訊等數字經濟龍頭企業5家以上,新入駐生態鏈企業300家以上,其中3C智能製造企業50家以上,全年交易額預計突破50億元大關。”淇濱區委書記李傑表示。

3000字通訊+視頻!河南日報一版聚焦鶴壁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2019年啟動建設的鶴壁東區,被定義為鶴壁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創新引領區,旨在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高端智能製造產業

頂層設計,推進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

4月的鶴壁繁花似錦,走在鶴壁東區湘江路、灕江路上,高大的新型城市路燈格外引人注目。

“這是我公司打造的新一代智慧照明設備——垂天5G合杆。除了裝有道路照明設施外,合杆上還集成了5G天線、垂天5G網關、智能傳感設備等,可快速捕捉車輛、人流信息,經‘垂天之雲’運算處理後,最終應用於智慧城市建設的各個領域。”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傳琦介紹。

據瞭解,“垂天之雲”是鶴壁國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移動、華為基於雲邊端協同架構聯合打造的智慧城市生態系統,目前已通過華為鯤鵬生態認證。該系統以垂天城市大腦平臺為“中樞”,以5G網絡為“經脈”,以華為鯤鵬系統為“骨架”,以5G合杆為“末梢”,著力構建5G時代智慧城市建設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智慧合杆系統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已獲得2019年度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應用垂天科技相關解決方案,鶴壁市已實現5G信號覆蓋密度和商用效果全省第一。

不知不覺中,5G時代呼嘯而至,已成為全球主要國家數字經濟戰略實施的先導領域。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有專家指出,“新基建”將進一步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推力。

如今,“5G+”應用場景在鶴壁隨處可見,數字技術正悄無聲息改變著生活——

通過智能操控系統高效率、標準化出片,全國首家京東智能影棚基地可為商家降低50%以上的拍攝成本,推動商品視覺向數字化縱深發展;全國首家京東第三代無人超市運用商品大數據選品、用戶畫像分析、AI無感知支付、電子價籤等科技手段,極大提升了超市運轉效率;在小獅科技公司研發打造的5G智能網聯試驗區中,車路協同系統採用多傳感器融合的路側感知方案,實現超視距感知95%精準識別、釐米級定位、5G毫秒級反應……

數字經濟正不斷釋放“數字紅利”,為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作為國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市、我省首批“全光網”城市,鶴壁目前已初步形成“一網、一平臺、三中心、多應用”的智慧城市架構體系,以“互聯網+政務服務”,數字城管、醫療、交通等百餘個智慧應用系統,有力提升了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加速推動智慧農業、光電子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

截至目前,鶴壁市依託省級大數據產業園、省級區域雙創基地,推動數字產業化,先後引進呼叫中心、大數據信息服務等項目20個;依託鶴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打造中國(鶴壁)機器人硅谷,推動阿凡達機器人研發生產基地、費舍爾海神智能機器人等項目落地開工;創新探索政府資助、企業主導、院所參股,共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引才聚才新模式,建立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河南研究院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90餘個,新引進高層次人才近600人,一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廣闊空間逐步凸顯,激盪起陣陣漣漪。

“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快速發展,勾勒出鶴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框架,培育了高質量富美鶴城建設的新動能。我們將搶抓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繼續堅持頂層設計,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等領域快速發展,力爭在重點領域形成獨特的產業競爭優勢,使鶴壁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佔據優勢地位。”鶴壁市市長郭浩表示。

《河南日報》

2020年4月30日1、4版▼

3000字通訊+視頻!河南日報一版聚焦鶴壁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3000字通訊+視頻!河南日報一版聚焦鶴壁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記者:郭戈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秦川 通訊員:馮君 編輯:蔣曉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