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2,歷史正劇中,就屬它最有熱血和風骨

說到歷史正劇,《大秦帝國》是必不可少的,該系列目前已經播出了三部,都取得了不錯的口碑。

尤其是第一部《裂變》,給觀眾呈現了攻城略地,陽謀天下的宏大場面,不僅取得了豆瓣9.2的高評分,更是引發了大家對大秦歷史,以及那場具有深遠意義變法的思考,寓教於樂,這部劇真正做到了。

豆瓣評分9.2,歷史正劇中,就屬它最有熱血和風骨

以往對大秦的歷史,我們聚焦最多的是嬴政,也帶著一副有色眼鏡,秦始皇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秦朝卻是歷經二世而亡,因此隨著暴秦、虎狼之秦這些詞彙,秦成了歷史的反面教材。

但不管怎樣,這個大一統的王朝奠定了其後幾千年的封建帝制,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秦朝的一統,並不是始皇帝一個人的功勞,從戰國開始,歷經了六世。而最初奠定基調的就是秦孝公,他和商鞅主導的一場深徹的變法,但這些在史書上僅有寥寥數筆。

於是《大秦帝國》的創作者們將目光對準了這段歷史,運用藝術的想象和虛構,勾勒出了這段波瀾壯闊的史詩畫卷。

豆瓣評分9.2,歷史正劇中,就屬它最有熱血和風骨

1.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撐起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一定都是錚錚鐵骨。秦國連年征戰,內外交困,但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仍然鬥志昂揚,就如那首《秦風·無衣》一般。這種果敢剛毅,百折不撓的精神就是全劇的基調。

秦孝公繼位,國家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山東六國密謀分秦大計,迫於無奈,只好向大魏求和,但這位年輕的國君,卻說出了最具風骨的一句話:“秦人窮困,無貢可納,秦人硬骨,不能折腰”,這種堅韌和氣魄讓人肅然起敬。

在伐交頻頻,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沒有血性硬骨和大爭之心,終究會被時代的浪潮所淹沒。該劇以秦國為焦點,但並不侷限於此,它用宏大的場面折射出了那個年代的求變之路,名流智士紛紛登場,最後,商鞅來到了秦國。

豆瓣評分9.2,歷史正劇中,就屬它最有熱血和風骨

2.君如青山,我如松柏

粉身碎骨,永不相負,除了是悽美的愛情,也可是士為知己者死。真實的歷史無從考究,但該劇給觀眾呈現了不一樣的君臣關係。

一個是力求變法,富國強民的有志君主,一個是博學多才,想要一展所學的戰國名士。大才得遇明主,嬴渠梁和商鞅兩人相互扶持,在萬般困難之下,走過了一條可歌可泣的自強之路。

豆瓣評分9.2,歷史正劇中,就屬它最有熱血和風骨

自古以來,改革之路佈滿了荊棘和鮮血,在歷史的長河中,秦國變法的幾十年猶如滄海一粟,但對當事之人來說,需要付出的難以想象。

在新舊勢力的交鋒中,如履薄冰,同時飽受著各種情義的煎熬,如嬴渠梁與嬴虔的兄弟之情,商鞅與白雪的愛情。該劇就是以此種種,表現了變法的艱難,又顯示出了君臣二人的深情大義。

以演員來說,王志飛將商鞅跌宕起伏的一生演繹得淋漓盡致。侯勇雖然是第一次出演帝王,但是他將秦孝公的心胸氣度、堅定剛毅刻畫得入木三分。他最後一次巡視,在疆界上俯瞰中原大地,叩問天不假年,當那挺拔的身軀倒地時,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豆瓣評分9.2,歷史正劇中,就屬它最有熱血和風骨

3.以史為鏡

歷史劇除了精彩的陽謀天下,它最重要的就是所要表達的一種精神和價值體系,給觀眾新的認知與思考。《大秦帝國》前前後後看過很多遍,每次總有不同的體驗。

秦國貧困,它沒有用上貢割地求和的方法來麻痺自己,從而安居一隅,因為硬骨,所以忍辱負重,力行變法,厲兵秣馬二十餘載,才能崛起於強國之列。

它拋開了對人物的臉譜化,撥開層層的迷霧,用藝術和法治邏輯重新審視了那段歷史。它所表達的已經不是個人和國家,而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求變精神,這或許才是這部歷史劇真正的可貴之處。

豆瓣評分9.2,歷史正劇中,就屬它最有熱血和風骨

​先秦的史料本就不多,《史記》對於秦朝的歷史有著很明顯的政治傾向。《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改編自孫皓暉的同名小說,這部小說的作者孫皓暉以法學為基礎,通過對諸多故事的演繹,呈現了這一段迷霧重重的歷史,作者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部鉅著的寫作。

而第一部《裂變》更是由他執筆親自編劇,所以在風格上與其後的兩部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一部也最具原著的恢弘氣勢,熱血沸騰、慷慨悲壯的歷史劇莫過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