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2,历史正剧中,就属它最有热血和风骨

说到历史正剧,《大秦帝国》是必不可少的,该系列目前已经播出了三部,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尤其是第一部《裂变》,给观众呈现了攻城略地,阳谋天下的宏大场面,不仅取得了豆瓣9.2的高评分,更是引发了大家对大秦历史,以及那场具有深远意义变法的思考,寓教于乐,这部剧真正做到了。

豆瓣评分9.2,历史正剧中,就属它最有热血和风骨

以往对大秦的历史,我们聚焦最多的是嬴政,也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秦始皇灭六国而一统天下,秦朝却是历经二世而亡,因此随着暴秦、虎狼之秦这些词汇,秦成了历史的反面教材。

但不管怎样,这个大一统的王朝奠定了其后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秦朝的一统,并不是始皇帝一个人的功劳,从战国开始,历经了六世。而最初奠定基调的就是秦孝公,他和商鞅主导的一场深彻的变法,但这些在史书上仅有寥寥数笔。

于是《大秦帝国》的创作者们将目光对准了这段历史,运用艺术的想象和虚构,勾勒出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豆瓣评分9.2,历史正剧中,就属它最有热血和风骨

1.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撑起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一定都是铮铮铁骨。秦国连年征战,内外交困,但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仍然斗志昂扬,就如那首《秦风·无衣》一般。这种果敢刚毅,百折不挠的精神就是全剧的基调。

秦孝公继位,国家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山东六国密谋分秦大计,迫于无奈,只好向大魏求和,但这位年轻的国君,却说出了最具风骨的一句话:“秦人穷困,无贡可纳,秦人硬骨,不能折腰”,这种坚韧和气魄让人肃然起敬。

在伐交频频,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没有血性硬骨和大争之心,终究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该剧以秦国为焦点,但并不局限于此,它用宏大的场面折射出了那个年代的求变之路,名流智士纷纷登场,最后,商鞅来到了秦国。

豆瓣评分9.2,历史正剧中,就属它最有热血和风骨

2.君如青山,我如松柏

粉身碎骨,永不相负,除了是凄美的爱情,也可是士为知己者死。真实的历史无从考究,但该剧给观众呈现了不一样的君臣关系。

一个是力求变法,富国强民的有志君主,一个是博学多才,想要一展所学的战国名士。大才得遇明主,嬴渠梁和商鞅两人相互扶持,在万般困难之下,走过了一条可歌可泣的自强之路。

豆瓣评分9.2,历史正剧中,就属它最有热血和风骨

自古以来,改革之路布满了荆棘和鲜血,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国变法的几十年犹如沧海一粟,但对当事之人来说,需要付出的难以想象。

在新旧势力的交锋中,如履薄冰,同时饱受着各种情义的煎熬,如嬴渠梁与嬴虔的兄弟之情,商鞅与白雪的爱情。该剧就是以此种种,表现了变法的艰难,又显示出了君臣二人的深情大义。

以演员来说,王志飞将商鞅跌宕起伏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侯勇虽然是第一次出演帝王,但是他将秦孝公的心胸气度、坚定刚毅刻画得入木三分。他最后一次巡视,在疆界上俯瞰中原大地,叩问天不假年,当那挺拔的身躯倒地时,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豆瓣评分9.2,历史正剧中,就属它最有热血和风骨

3.以史为镜

历史剧除了精彩的阳谋天下,它最重要的就是所要表达的一种精神和价值体系,给观众新的认知与思考。《大秦帝国》前前后后看过很多遍,每次总有不同的体验。

秦国贫困,它没有用上贡割地求和的方法来麻痹自己,从而安居一隅,因为硬骨,所以忍辱负重,力行变法,厉兵秣马二十余载,才能崛起于强国之列。

它抛开了对人物的脸谱化,拨开层层的迷雾,用艺术和法治逻辑重新审视了那段历史。它所表达的已经不是个人和国家,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求变精神,这或许才是这部历史剧真正的可贵之处。

豆瓣评分9.2,历史正剧中,就属它最有热血和风骨

​先秦的史料本就不多,《史记》对于秦朝的历史有着很明显的政治倾向。《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改编自孙皓晖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的作者孙皓晖以法学为基础,通过对诸多故事的演绎,呈现了这一段迷雾重重的历史,作者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巨著的写作。

而第一部《裂变》更是由他执笔亲自编剧,所以在风格上与其后的两部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一部也最具原著的恢弘气势,热血沸腾、慷慨悲壮的历史剧莫过于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