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 解决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

武陵源: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 解决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

产业指导员指导葛根种植

武陵源: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 解决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

熊风雕塑艺术专业合作社召开培训及分红大会

红网时刻张家界4月29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4月29日,在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双文村,产业指导员正在为熊风雕塑艺术专业合作社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协调建立与建档立卡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并为合作社落实生产场地提供沟通衔接服务。4月份,全区22个村的产业指导员正进村入户与贫困户结成“攻坚搭档”,指导他们的产业发展, 壮大集体经济收入。

武陵源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承担建档立卡户发展生产指导职责,帮助建档立卡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有利于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解决当前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有利于培养建档立卡户自力更生意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建立产业发展带贫减贫机制,将建档立卡户精准嵌入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去。

产业指导员以村为单位设置,全区22个有贫困人口的村(居)设置产业指导员,突出直接服务建档立卡户。采取区级专家包乡(街道),乡(街道)农技、扶贫干部包村,选聘的产业指导员包户方式,每村设置1-2名产业指导员,建档立卡户达100户以上的村设置2名产业指导员,业务上实行一级指导一级。

区农业农村局、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产业指导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引导产业指导员及时、全面掌握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和相关产业帮扶举措,通过培训、工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产业指导员的能力水平。包村包户产业指导员要对建档立卡户进行产业技术培训。产业指导员应随时帮助解决建档立卡户生产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产业指导员人员信息和解决建档立卡户产业发展问题摘要必须记入建档立卡户《扶贫手册》。产业指导员由区农业农村局颁发聘任证书,区农业农村局通过购买第三方技术服务方式支持指导员完成相关工作,具体工作任务清单完成情况由第三方组织评价。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