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在舉國齊心協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全國各地學校推遲了開學時間,在教育部門的推動下,通過遠程授課方式實現“停課不停學”,這也從實踐上驗證了教育部門建設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價值。

3月以來,教育部連續發佈多個重要文件,對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關於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2年全面實現“名校網絡課堂”等在廣大中小學校的常態化按需應用。這是繼“教育信息化2.0計劃”之後,教育部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里程碑。

原文 :《教育信息化:實現教育變革的核心推動力》

作者 |本報記者 田川

圖片 |網絡

發展

教育的創新變革與社會轉型一脈相承

線上教育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延遲開學的“剛需”,網上教學成為師生溝通的主要方式。“互聯網+教育”一方面經受著重重考驗,一方面也體現了其獨特的作用與優勢。曾經,從北上廣到雲貴川,從黑板粉筆、投影儀到電子屏幕、智能平板……越來越多元且先進的教育信息化技術為中國教育行業帶來一場深刻的系統性改革。當前,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新興信息技術正引發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縱觀教育發展史,教育的創新變革與社會轉型發展一脈相承。

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教育信息化並不是新概念,此次疫情中“停課不停學”的開展是具備深厚基礎的。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我國教育信息化拉開序幕。2012年3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正式開啟。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

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在國家政策對教育信息化行業的大力推進下,我國教育信息化行業正持續深入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3-2018年,我國教育信息化經費持續增加,從2013年的1959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3132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3863億元。隨著教育信息化2.0建設的推進,經費投入還將不斷增長。艾瑞諮詢2019年末發佈的《2019年中國教育信息化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預計突破4300億元,未來兩年將繼續增長。截止2018年末,全國小學及以上全日制學校共有近24萬所,共2.6億餘在學人數,1600餘萬在校老師,無不對教育信息化有著巨大的需求。

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讓知識獲取的渠道和方式發生了深刻的改變,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顛覆了傳統的學習過程。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表示,智能時代的教育發展將呈現出四個新特徵:一是教育改革創新將注入人機協同、共創分享的新動力;二是教育科學研究將進入交叉融合、集智創新的新階段;三是教育發展目標將聚焦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新標準;四是教育治理體系將面臨社會倫理、數據安全的新挑戰。

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核心推動力,教育信息化在不同的信息技術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具體表現。當前,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融合推動下,‘互聯網+教育’、智能教育等成為教育信息化的新階段特徵,教育信息化正在推動智慧社會教育新生態的構建——智慧教育。”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院長郭紹青告訴本報,智慧教育是智能教育與人類(教師)教育的總和,智能教育是構建智慧社會教育的最活躍力量。能夠看到智慧社會教育新生態的特徵已經開始顯現:一是智能學習資源聚合服務新生態,二是教育智力資源服務新生態,三是泛在與終身學習新生態。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談到,信息技術發展已經讓知識的傳遞方式由單向轉向了多向互動,教師角色要由知識傳授者轉向學習活動設計者和指導者,師生關係也將轉變為學習夥伴和學習共同體。信息技術時代的教育必然是基於網絡環境的教育,教育的辦學形態、教學模式、學習方式都將發生重大變化。伴隨這些改變,教育理念也將發生變化。

突破

教育信息化亟待進行認知重構

近期,全國各地的老師們紛紛藉助“釘釘”、“學習通”、“騰訊課堂”等平臺開展線上教學,網課火爆的同時也暴露出我國網絡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網絡平臺出現大量擁堵、崩潰等現象,傳統課堂教師不熟悉網絡教學操作方法的尷尬,偏遠山區的師生翻山越嶺找信號的無奈……網絡平臺的承載能力、教師的網絡教學素養、區域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等問題都不容忽視,教育信息化之路仍任重道遠。

這其中也有一些有益的嘗試,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利用學校自身的學科優勢,與騰訊教育合作,聯合研發了一整套與教務系統相匹配的程序。目前,北航有超過30000的學生,2000多名教師,每學期課程平均3000多門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務處處長曹慶華用具體案例向記者分享了北航春季學期線上開課經驗:“一個老師創建一門課程,實際上會有152次的頁面操作,大概需要1443秒,用這個工具則只需要150秒,提高10倍工作效率。我們只用了九個小時,就把包括研究生、本科生的所有關聯數據全部導入到線上。”

疫情之後,教學範式必將迎來重大變革,如何進行教育信息化的認知重構、建設標準重構,以及建設內容與產品形態的重構成為行業必須面對和亟需解決的問題。“這既面臨著挑戰,也是一個機遇。”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麗指出,用在線方式應對特殊時期的需求後,會感受到互聯網不僅僅是個通道,還是一個新的空間。這個空間具有新的特性,會為教育教學,以及服務提供新的可能性,從而改變傳統教育理念,改變教育供給的方式,改變整個教學規律。一線教師要分析問題,總結經驗,提升在線教學能力。

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人’是教育信息化也是整個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對教師的培訓,也不僅僅是產品的功能和應用訓練那麼簡單。”創新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張才生告訴記者,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先導,教育信息化需要老師從觀念到方法再到專業成長方式的系統創新,需要學校評價、管理的系統改革。這些軟實力需要較大的投入,需要時間,還要有強有力的措施,而“人”這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要得到重視。

從教育信息化近年來運用的情況來看,全國各地依託慕課平臺、雲課堂平臺等開展在線教學活動,一些教育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地區也通過與軟件企業合作共同開發APP形式開展在線學習。同時,以“三通兩平臺”為主的數字化基礎建設推行多年,伴隨互聯網、5G、DT數據技術等科技的滲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育從業人員的信息化意識。

影響教育信息化健康發展的因素,除了教育從業人員,在硬件建設方面同樣存在一些問題,如城鄉鴻溝大,部分地區基礎設施存在盲點,農村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網絡不可靠。

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新華社《半月談》雜誌調研發現,一些地區抱著“越高大上越好”的心態,重金砸來的智慧教室用來“秀”而不是“用”。資源平臺、管理平臺、錄播教室都上了,但老師不會用,企業服務跟不上,加之設備使用需要大量耗材,最後難免閒置,淪為擺設……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刻反思並要加以改進、解決的問題。

未來

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模式融合發展

從本世紀初啟動的“校校通”“農遠工程”,到近年來以AI、大數據、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為支撐,未來,我國教育信息化將致力於信息技術與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與創新。

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未來教育行業的變革主要體現為三種技術的應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王素談到:“一是STEAM編程教學,如編程機器人、開發主板等,提升學生信息素養;二是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智慧教育,如運用計算機視覺、人臉識別、情緒識別等技術,實時分析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狀態,有效促進教學反饋;三是把虛擬現實教學和混合現實教學相結合,打造沉浸式學習體驗。”

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當前,互聯網教育對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消除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有重要作用。經過此次疫情的洗禮,全中國人民體會到互聯網帶來的革命性影響。國務院參事湯敏指出,希望整個社會能夠將此次疫情期間學習到的諸如“雙師教學普及化”等教育信息化經驗繼續落實到今後的教學中去。“互聯網教育不僅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從最近的實踐來看,互聯網教育的效率也非常高,但我們和真正的未來教育還有差距。”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向本報表示,我們要提升在互聯網硬件、教育課程體系、網絡素養等方面的水平,通過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來推進教育變革,把網絡學習、居家學習、學校學習、社區學習連成一線變成一體。

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應根據發展實際和具體項目,制定實操性發展方案,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繼續加大教育信息化硬件投入,建立階段性、持續性的長期投入機制和保障配套的維護維修機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成員、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胡欽太進一步建議,要把農村地區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這既是補短板,也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應樹立“沒有應用一切採購都是浪費”的理念,注重應用模式和應用效果的積累。

據悉,中央財政也將加大支持力度,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開展“三個課堂”(“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建設與應用,制定輸出端學校和教師激勵政策,為設備採購、購買服務、資源配置、教師培訓、教學應用、考核激勵等提供經費支持,保證經費的合理使用。統籌考慮建設經費、運維經費、應用經費和培訓經費的合理比例,優化經費支出結構,提高經費使用效益。更好地發揮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作用,鼓勵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三個課堂”建設,提供高質量的運維和支持服務。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704期第1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疫情之下,“互聯網+教育”能否1+1>2?| 社會科學報

教育資源如何分配才公正?答案寫在憲法裡 | 社會科學報

視域 | 短暫“雲上的日子”過後,“網絡學習”如何再上新臺階?

線上教育成“剛需”,教育信息化亟待認知重構 | 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