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宝石之国》

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曾在其得奖辞中形容,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会比二十世纪的人类遭受更大的苦难,他们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和集中营...。

在看过《在这世界的角落》之后,我们似乎难以看到比战争更为不可抗、凄惨的悲剧,遂不知在一部以未来为背景的架空世界动画中,亦有一群角色不断地在和「宿命」一词对抗,不同的是他们在无边际的时间长河中,和西西弗斯一样在进行着荒谬的抵抗,到最后或许我们会发现,比起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战争,如此日复一日的苦难会更激发当代人去思考起自身存在的意义。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宝石之国》


曾和《兽娘动物园、《来自深渊》一样火红的动画《宝石之国》,罕见地以电脑3D制作却表现的十分自然,故事发生在人类已然灭绝的架空世界中,被流星撞击毁灭的生物在数亿年后残骸化为「魂」、「骨」、「肉」三者,而本作的主角群则是以无性别的人形宝石―「骨」为主,加上金刚老师一共有29名角色。

我觉得《宝石之国》是很值得被讨论的一部作品,如果它是一幅画,近看可以观察到画家的细心及成熟的绘画笔法,远看又可以看出不一样的境界,甚至是作者想都想不到的,由于我没有佛学的相关背景知识,所以仅能靠着自己的想法来讨论「断手」对于主角所造成的影响,不过除了主角,本文亦会多介绍几个对主角有重要影响的配角,如此讨论到的范围才够宽广。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宝石之国》


在《宝石之国》的设定中每一种矿物都各自有自己的性格以及特性,身为主角的小磷在最一开始就被设定为「年纪最小」,同时硬度和韧性也是数一数二弱的,虽然活泼又富有好奇心,但也因为做事笨拙又脆弱,始终找不到适合、拿手的工作,时而会显露出消极的一面,认为自己是「无用」的,表面上看似开朗的他,内心其实一直有种「不安感」,事实上这种不安感在每个宝石人心里多少都有一些,他们并没有「生」和「死」的概念,只有「存在」和「消失」,就算全身碎裂也可以再被拼凑起来,除非是被月人给抓走,否则与月人的对抗不会有终止的一天。

而激发小磷以至于整部作品转动的是他与辰砂的相遇。动画版《宝石之国》以辰砂的一句「该工作了」开场,这句话仅是辰砂几百年岁月来的一个片刻,听来有几分逃避不了无奈,却又像是全盘接受了自身的命运,不相信被囚禁在夜晚的自己有脱离出来的可能,依照金红石的说法,辰砂的工作是为了让他没有时间去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也是他自愿去做的,但是在长久不会有月人袭来的夜晚巡逻,难道不会更令人感到困惑吗?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宝石之国》


小磷当然无法理解辰砂的工作,明明自己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找不到适合的职务,对方却只是因为自身的存在太危险,只剩下这样毫无意义的工作可做,对小磷来说辰砂或许和自己有一点相像,除了身体脆弱这一点,他们也都有一颗比起身体更易碎的心,两人都不如表面上看起来看起来坚强,就算小磷再怎么无用,当他愿意为辰砂找到更值得去做的工作时,就已经显露出他与其他宝石的不同,纵使直到动画结束小磷都没有成功找到这样的工作,但是在这件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想改变现状的渴望,才是真正重要的,甚至于改变了宝石、老师以及月人的命运。

市川老师在《宝石之国》中想探讨的无非是由「我是谁」所引发的种种哲理性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小磷的「自我」在作品中不断地在变化,不管是身理上或是心理上都是,即使故事一开头小磷在所有宝石中是最年轻的,他依然活了300多年,却在短短不到一年内就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我们的生命中是否也有那么一个变轨闸口,上天毫无预警地拉下了杆子,把我们引导至另一个方向的轨道,最后遥遥驶去?一个人的十岁和三十岁肯定是十分不同,我们会说这都是相同的一个人,然而一旦初使那个最为纯粹的「自我」消失,外貌上、个性上甚至性别上全然有了改变,这前前后后仍可以说是相同的人吗?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宝石之国》


《宝石之国》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设定,那就是记忆会被储存在身体各部位,一旦有宝石从身上脱落,那么也会有一部分的记忆会消失,这个设定让我联想到一个有名的思考实验―忒修斯之船,当然作为类活体的宝石无法与船相比,不过在「身体部位受到替换」这点仍然是相似的,假若宝石们的身体被以相同但陌生的矿石一块一块替换,换到最后就算外形看起来一模一样,他们必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因为「记忆」已经全然消失了。

打从小磷因受到辰砂的毒液而被剥下身体一部分的宝石开始,他就不断地在失去身上的宝石,有趣的是小磷身上每一次宝石的损失都是为了别人而不是自己,小磷本质上仍然是纯真、善良的,第二集在蜗牛体内即将被融化分解之际,他仍想着辰砂,就算实不如人,如果自己消失就再也没有人会想替辰砂想出一个合适的工作,小磷竟然可以无私到这个地步,然而越是善良的人时常也越是容易自责,南极石被抓走后小磷内心愧疚感之巨大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宝石之国》


为了同伴而牺牲自我,可是到头来却失去了关于同伴的记忆,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讽刺吗?为了想变强在断手后又装上了合金手,可是到头来却还是保护不了同伴,那么「变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们可以注意到每一种宝石似乎都有着自己的「执着」,钻石想脱离黑钻石的保护,金红石努力想治疗好帕德玛刚玉,而小磷则是想替辰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不过直到最后都没有人放下自己的「执念」,唯有小磷为了探求自我价值而踏上了「改变」一途,无论是好是坏,改变势必伴随着风险,光是「愿意改变自己」这一点就已经显露出他与众人的不同。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宝石之国》


小磷在动画第九话后的改变绝对不是只有战斗能力上而已,他同时忘却了过去的「天真」和喜爱老师的缘由,换得的是成长带来的「慎重」,虽然难免会感到几分惆怅,但也就如从幼稚到成熟这样的过程,是改变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对于身形永久不会改变的宝石来说,时间一道厚重的冰层,除非设法打碎,否则它永远是冻结的。

黑钻石在第二集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光只会等待幸福到来,那不如就这样直接消失还比较幸福」,我认为这句话正契合了《宝石之国》的核心主题,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它并不直接告诉我们改变所会带来的美好,反而是隐晦地提醒我们「改变必须付出代价」,如果你是一个失去丈夫的寡妇,或是一个为了富裕而忙到没有生活的老板,你愿意放下你所念念不忘的事物吗?当然变与不变都是种选择,但是当机会距离你十分靠近时,你会选择不顾一切紧紧抓住它吗?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宝石之国》


打从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不断受到外在环境影响而改变,可是我认为真正重要的不是你改变了什么,而是你可以接受那个改变过后的自己吗?倘若五年后你会变成你现在完全无法想像的模样,你依然可以接受那个状态的自己是属于「自我」的一部分吗?要承认这件事或许不如我们所想的容易。

记忆是人的一部分,性格也是,坚强是人的一部分,懦弱也是,快乐是人的一部分,悲伤也是,种种特性结合起来便是一个人的所有,不能全盘认定也不能全盘否定,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外在就真的是他的全部吗?不如试着不借他人的眼光来看待你所喜爱的那块宝石吧,不去在意它昂贵、稀有与否,你所认为是美丽的事物就会是美丽的。

如此,它将会比一切宝石来的灿烂、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