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博與你“宅”一起|銅耀大同

銅耀大同.mp37:18

來自大同市博物館

古代銅造藝術博物館坐落於大同古城縣樓北街11號、12號兩處四合院內,佔地面積998.5平方米,設有七個展廳。展館以“銅耀大同——明清大同銅造藝術陳列”為主題,分為“古韻新風”“爐火純青”“燕閒清賞”“奢華銅享”四個單元。

同博與你“宅”一起|銅耀大同

在中國古代藝術史上,銅器的重要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上古藝術史中,青銅器被視為真正的紀念碑。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及此後的歷代銅器在國家政治體制中佔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秦漢以來,銅器的禮樂功能逐漸式微,實用功能逐步增強,然而銅器始終是古代社會統治階層身份、地位的象徵,歷朝統治者都將銅器視為完善、恢復禮樂制度,穩固王朝統治的重要禮器。明清時期,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傳統禮制文化的興起,承載著“禮治”功能的青銅器逐步走向民間並興盛起來。第一、二展廳主要展示的就是古代青銅器“範鑄法”的鑄造工藝流程和明清時期的仿古銅禮器,包括食器、酒器、盛水器、樂器四個大的門類。

同博與你“宅”一起|銅耀大同

中華民族用香的歷史流長遠久,不僅孕育出深蘊博大的中國香文化,同時造就了各式香器、香具的發展演進。香爐作為焚香、承香的主要用器,地位自然舉足輕重。接下來,我們走進的第三展廳主要展示的是明清時期的銅香爐。說起銅香爐我想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宣德爐,“宣德爐”亦稱“宣爐”,明朝宣德年間宣德皇帝下令敕造仿《宣和博古圖》及《考古圖》等典籍與內府所藏宋元名窯瓷器造型的器物,也因其造型多為爐式且精美絕倫、數量稀少,後世不斷地仿製,成為特定的鑄銅工藝品門類,被後人約定俗成的稱為“宣德爐”。

同博與你“宅”一起|銅耀大同

第四展廳“燕閒清賞”,向觀眾介紹明清時期的文人保持了對古董彝器、文房清玩、法書名畫、古琴舊硯的熱情,特別是文房清玩,也稱為文玩,造型圖案極盡巧思,製作時十分注重細節,務求典雅,意取吉祥,從根本上迎合人們觀賞的審美情趣。文玩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如筆筒、筆插、筆匣、筆洗;墨盒、水注、水丞;鎮紙、臂擱、裁刀;硯滴、硯屏、印章、印盒等,可謂包羅萬象、琳琅滿目。這些功能各具的文房清供與筆、墨、紙、硯一起,構成了書齋中不可或缺的陳設雅玩。人們又將這雅趣稀釋、泛化,傾注到常行日用中,力圖通過服飾、家居、日常器用等的審美化、優雅化,來營構一種整體性的藝術化生活空間。

同博與你“宅”一起|銅耀大同

銅器以其固有的高貴品格,受到帝王和貴族的寵愛,成為內廷陳設、佛廟供奉主要器物。明清時期的銅器隨著禮儀功能性的下降,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從純粹禮儀性轉變為實用性,銅製生活用具逐漸變多,器物種類也變的越來越豐富。同時,銅器以其便攜、耐用、易保存的優點也深受草原民族的喜愛,地處北地的大同,歷來是多民族融合之地,受草原民族的影響,銅器一直倍受大同民眾的喜愛,使用銅器己經成為大同文化中的一部分,滲透到民眾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構成了當地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例如第五、六展廳陳列的銅壺、銅菸斗、銅盆、銅火鍋等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同博與你“宅”一起|銅耀大同

明清時期,大同銅器跟隨“萬里茶道”的興盛享譽中外。精湛的制銅技藝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同成為當時北方重要的銅器製作、貿易中心,大同銅器名冠全國。史料記載,明時大同地區銅器商鋪林立,湧現了各有絕技的近百戶銅匠,銅字號的從業人員最多時近500人,銷售和製作的銅器種類很多,包括生活用品、宗教用品、文化用品,如:銅鍋、銅壺、銅香爐、銅佛、銅戒尺、銅算盤等。歷史上盛傳“五臺山上拜佛,大同城裡買銅”。

同博與你“宅”一起|銅耀大同

大同市博物館分館——古代銅造藝術博物館的開放,用七個展廳、四個單元展示大同地區明清兩代六百餘年的銅造技藝,從多個方面向遊客和市民展現了大同銅造藝術和文化的發展歷程,充分反映了古都大同在明清時期商業興盛、人文鼎盛、民族融合的繁榮景象。


文字、配音:劉曉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