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曹操為何揹負千古罵名?

提起梟雄,恐怕大家第一個就會想到曹操,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成了千古名言,也道盡了曹操的奸雄本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更是成為了曹操的代名詞。關於曹操這個人,歷史上從古至今頗具爭議,有人認為曹操對內平定了諸侯割據勢力,對外又降服了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為統一北方做了巨大的貢獻,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也有人認為他玩轉權術,架空皇權是一位政治家。還有人認為曹操是一位文學家,曹操所著的《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等都一直流傳至今。更多的人則認為曹操狡詐,多疑,殺人如麻,名為漢相實為漢賊。那下面筆者就通過史書舉幾個事例並站在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下真實的曹操。

一代梟雄曹操為何揹負千古罵名?

1;錯殺呂伯奢全家

這是第一個爭議點,我們從《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魏晉世語》、《孫盛雜記》來分析一下。

《魏書》裡記載;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共殺太祖,太祖手刃擊殺數人。《世語》;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俱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之,手劍夜殺八人而去。《孫盛雜記》;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首先史書上記載沒有陳宮,曹操可能帶了幾個隨從。這裡《世語》和《孫盛雜記》基本算一致,故應該可以確定曹操是誤殺了呂伯奢的家人,但沒有殺他全家,如果殺了他全家這件事就無人知道了,曹操發現殺錯了很悲傷的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絕對不是像《三國演義》裡那樣,殺完人無所謂的說了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一代梟雄曹操為何揹負千古罵名?

2;徐州屠城

《三國志》記載了跟曹操有關的屠城至少有5次,最受爭議的應該就是屠徐州了。起因就是曹操的父親曹嵩被徐州陶謙所害,也有說是陶謙的部下張闓所殺,曹操怒而攻陶謙。《後漢書·陶謙傳》裡記載的是張闓殺了曹嵩,曹操遷怒於陶謙而攻打徐州。《後漢書·應奉傳》裡卻說;興平元年,曹嵩帶著一家老小從琅琊到泰山,應劭帶兵迎接,還沒到地方,陶謙帶兵把曹嵩一家全殺了。在對照一下《三國志·武帝傳》,真相出來了

興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還,初,太祖父嵩,去官後還譙,董卓之亂,避難琅琊,為陶謙所害……一代梟雄曹操為何揹負千古罵名?

可以確定了,殺曹操父親的不是別人,正是陶謙。《三國志》記載曹操打了兩次徐州,第一次只是攻下10多座城池,並沒有屠城。第二次就是曹操父親被殺而攻打徐州。那曹操屠城到底殺了多少人?《陶謙傳》、《曹瞞傳》、《後漢書》裡都記載曹操屠五縣人數多達數十萬,但是這裡的時間記載是初平四年,那時候曹操還是一徵徐州,他父親還沒死呢。曹操真正屠殺百姓是在興平元年二徵陶謙,《三國志·武帝傳》;復徵陶謙,拔五城,遂略地至東海,遂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並沒有記載殺了多少。但可以肯定曹操沒有屠數十萬,因為當時徐州人口最多才百萬人,五縣哪來的數十萬人。

一代梟雄曹操為何揹負千古罵名?

3;殺神醫華佗

三國演義裡說曹操建宮殿,親自砍了一棵梨樹,晚上做個噩夢驚醒後就得了頭風,遍尋良醫,均不見效。後來華歆舉薦了華佗,華佗認為曹操這病吃藥不好使,得麻醉後拿斧子把腦袋劈開,取出“風涎”在縫上就好了,多疑的曹操以為華佗要殺了自己為關羽報仇,便先把他處死了,這是《三國演義》的記載。正史《三國志.方技傳》裡說華佗的正經職業是念書,行醫只是他的副業,他的人生理想是做官。但是陳珪和黃琬舉薦他去做官,他又不去。直到他出來行醫了,才發現在那個時代,醫生的地位是真低,“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後漢書·方士列傳》裡;“為人性惡,難得意。”華佗在行醫過程中不開森,因為地位低下而感到自卑和自責。

一代梟雄曹操為何揹負千古罵名?

後來曹操因頭風請華佗治病,華佗扎兩下就見好,曹操就把華佗留在身邊時刻準備著扎兩針。但是曹操的病時間長了越來越嚴重了,就問華佗能不能徹底治好。華佗說;“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說完就跟曹操請假要回家看看,曹操跟他定了假期放他回家了。但華佗到家以後,又謊稱妻子生病,幾次拖延不肯上班。曹操生氣了,打發手下人去華佗家看看他媳婦到底真生病假生病,要是真生病就送他四十斛小米,並延長假期。要是假的就立刻給我抓回來。結果手下到華佗家一看,華佗跟他老婆正在家玩的挺高興,沒有生病,便把他抓回了許昌,這才有後來曹操怒殺華佗。

一代梟雄曹操為何揹負千古罵名?

曹操是錯殺過好人,也屠殺過老百姓,但沒有像《三國演義》裡描繪的那麼誇張。另外曹操架空皇權,僭越稱王之事,一個原因是自己權力大了,誰都想要更大的權力,這是個人的私心。另一個原因是他已經和集團利益綁在一塊了,手下那麼多人也想要權力和好處,那他只能往上謀取更大的權力才能控制手下。《三國演義》裡曹操說過;我只想我死後,我的墓碑能刻上‘漢故徵西將軍曹候之墓’就心滿意足了。我相信這也應該是曹操一開始的想法。曹操從一個典軍校尉做到魏王,確實有過人之處。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的過就抹殺掉這個人的功,就像曹操所說;“設施天下無有孤,不知當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