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可封候拜將,下可受胯下之辱,漢代三傑韓信的典故都有哪些?

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另兩位是張良、蕭何,他也是兵家四聖之一,被稱為“兵仙”,他的軍事能力可見一斑,縱觀他的一生,固然充滿了傳奇,卻也帶著許多悲劇的色彩,他的一生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接下來我們來梳理一下韓信的生平,順帶梳理一下那些跟韓信有關的典故。

一飯千金

韓信出生於一個落魄的貴族家庭,由於家裡窮,自己沒有謀生的能力,身上還帶著貴族公子哥的不良習氣,所以經常四下蹭吃蹭喝,惹得周圍相鄰厭煩,但他卻察覺不到別人對他的看法,終於有一次惹惱了亭長的妻子,不再給他提供飯食,韓信才悻悻的走了,後來韓信遊蕩著來到一條河邊釣魚,一位在河邊洗衣服的漂母見他可憐,一連數日將自己的米飯分給韓信吃,韓信心裡感激,要感謝這位漂母,但這位漂母實在品德高尚,她非常不高興地說自己幫助韓信並不是要圖韓信報答,後來韓信發達了,送給這位漂母一千兩黃金作為報答,這便是“漂母飯信”、“一飯千金”的典故。

上可封候拜將,下可受胯下之辱,漢代三傑韓信的典故都有哪些?

胯下之辱

一天,一個看不慣韓信的屠夫擋住韓信的去處,奚落韓信雖然長的高大,配著長劍,但卻是個膽小鬼,又挑釁說,要麼韓信拔劍刺死自己,要麼從自己胯下鑽過去,韓信雖然到處蹭飯不願設法謀生,但卻心裡有著滿腔的抱負,沒有倚仗的他怕傷人吃官司,便一言不發的從對方胯下鑽了過去,這邊是“胯下之辱”的典故。

上可封候拜將,下可受胯下之辱,漢代三傑韓信的典故都有哪些?

蕭何月下追韓信

後來韓信投奔項羽,他多次向項羽獻計,但項羽聽說他曾受胯下之辱便看不起他,在項羽這得不到重用,韓信便去投奔劉邦,劉邦也不重用他,他只得又離開了劉邦,所幸蕭何慧眼識才,看出韓信的才能,發現韓信悄沒聲的溜了後,急忙接著月色去追,這便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

上可封候拜將,下可受胯下之辱,漢代三傑韓信的典故都有哪些?

韓信拜將

蕭何月下追上韓信,並說服了劉邦,他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意思就是說一般的將領容易得到,但像韓信這樣傑出的人才,舉國之內也找不出第二個,就這樣劉邦被髮小及左臂右膀的蕭何說服,拜韓信為大將軍,這便是“國士無雙”及“韓信拜將”的典故。

上可封候拜將,下可受胯下之辱,漢代三傑韓信的典故都有哪些?

多多益善

得到劉邦的重用後,韓信的軍事才能很快便展現了出來,在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的過程中,韓信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劉邦見韓信所向披靡,固然心中高興,卻也心懷疑慮,於是找了個機會試探韓信,他問韓信自己能帶多少兵,韓信說不過十萬而已,劉邦問韓信能帶多少兵,韓信說他自己帶兵多多益善,劉邦再問,你帶兵這麼厲害,為何還向我臣服,韓信回答說,劉邦不善帶兵卻擅長駕馭將領,這便是“多多益善”的典故。

上可封候拜將,下可受胯下之辱,漢代三傑韓信的典故都有哪些?

四面楚歌

對於劉邦當時最大的對手楚霸王項羽,韓信曾評價對方是“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在垓下之戰中,韓信擺出十面埋伏圍困項羽的軍隊,並唱起楚國的歌謠以擾亂楚軍的軍心,這便是“十面埋伏”與“四面楚歌”的典故。

上可封候拜將,下可受胯下之辱,漢代三傑韓信的典故都有哪些?

成也蕭何,敗蕭何

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之後,由於手下的小弟們各個都是扎手貨,於是便開始了他的肅清之路,首當其衝的便是韓信,從道德上講韓信死的很冤,從人性上講,他卻有非死不可的理由,因為劉邦就連蕭何——他的發小、左臂右膀,可謂是最信得過的人了,他都動了殺心,幸得蕭何識時務地以給自己製造只愛錢財不愛江山的缺陷才得以躲過一劫,何況他這個對於劉邦而言的“外人”?公元前196年,韓信被對他有知遇之恩的蕭何誘入長樂宮,在鍾室中被呂后殺害,這便是“成也蕭何,敗蕭何”的典故

上可封候拜將,下可受胯下之辱,漢代三傑韓信的典故都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