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是上海最典型的特征

公众眼里的上海人,还有公众口中议论的上海人,其实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海人了。

记得小时候,从周边邻居说话的口音中,可以清楚地判断是什么地方的人,好像江苏人、浙江人、山东人最多,还有少量的四川人、福建人、广东人。

五湖四海是上海最典型的特征

一到晚上,尤其是夏日的晚上,弄堂里大人叫小孩吃晚饭的声音此起彼伏,你能听到比较纯粹各地方言。当然,平时大家交流是用带着浓重家乡口音的普通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著名的上海普通话,被称为上海话。

那时外来人口大都集中在市区,大多数家庭是从爷爷辈就落户上海了,以抗日战争时期逃难过来的为最多,有的进了工厂做工,有的做一些小本生意,家境好一点的是,男人出厂做工,女人在家做全职家庭主妇。

而正宗的上海本地人大多住郊区务农,他们所说的话是正宗的上海话。他们被市区人叫作乡下人,他们话被称作乡下话。现在著名的浦东新区,那时就是乡下,有句话叫作“宁要浦西一张床,勿要浦东一间房”,很能说明当时巨大差异。直到浦东开发,正宗的上海本地人,才真正融入上海大发展的洪流。

五湖四海是上海最典型的特征

随着上海经济发展,各地来沪工作、安居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五湖四海的局面。上海精神里列出的“海纳百川”,有经济格局、人才格局的提炼,也有对人口组成的描述,现在的上海人几近是全国各地人组成的,称“小中国”一点也不过。

再从大历史角度看,自上海因不平等条约被迫开埠来,能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跃升为远东第一大都市,首先是全国各地的人的大量迁入,还有西方国家移民的涌入,十里洋场,还有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都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上海的迅速崛起,见证海派文化的兴起。这一切都表明,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在困难时期全国支援上海的道理也在此,稳住了上海就是稳住了中国,上海也在每一个历史转折时期,为全国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湖四海是上海最典型的特征

唠叨这么半天,是为了回答“悟空问答”的一个问题,说明上海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是集全国之大成,优点和缺点都可能与任何人的家乡有关。所以,你说上海人精明胆小也好,说上海人气量小不大方也好,都可以看作是在说你自己和你的家乡。

比如,上海“特产”上海男人,所谓的持家怕老婆,其中何尝没有改良版的北方男人担当、南方男人勤奋精神呢?

总之,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情况看,上海能高速发展、引领潮流,绝不单纯是地理位置优势因素,更重要的是汇聚五湖四海的灵气,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智慧才气,五湖四海才是上海最典型的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