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连着心 天津市民更放心

内容提要:4月里,温润的津城风光,能够滋养人的心脾,提振人的精神。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关乎这座城市里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高低。在第32个“爱国卫生月”到来之时,津城正在不遗余力地打造卫生整洁、文明有序的工作生活环境,多措并举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用心呵护更加优美的人居和城市环境。

美景连着心 天津市民更放心

今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的绿地面积达到了513万平方米,绿地内植物品种达90余种,俯瞰开发区西区,碧桃、丁香、海棠、榆叶梅竞相开放,进入了盛花期的开发区更像一个大花园。王涛 摄

天津北方网讯:4月里,温润的津城风光,能够滋养人的心脾,提振人的精神。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关乎这座城市里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高低。在第32个“爱国卫生月”到来之时,津城正在不遗余力地打造卫生整洁、文明有序的工作生活环境,多措并举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用心呵护更加优美的人居和城市环境。

干净整洁环境 让人安心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市环卫工人全员上岗、坚守一线,全面加大道路清洁力度,增加消毒杀菌频次,机扫水洗车辆全部上路,实施夜间机扫水洗全覆盖,白天净化保洁全覆盖,持续对居民社区、背街里巷环境进行集中清整和卫生消杀。

“不仅消除了大伙儿心头的顾虑,还能有一个整洁干净的卫生环境,真是太好了!”近日,和平区开封里小区居民纷纷点赞称好,因为环卫部门来到这里进行了全面消杀作业。保洁人员利用高压水车对该小区外围四周、小区内的甬道、居民健身设施以及每栋住宅周边进行全面消杀,确保不留死角。

武清区也对辖区内道路两侧的废弃家具及平房区内的垃圾死角进行清理,加强对杨柳絮较多路段的机械和人工清扫频次,尽可能减小柳絮飘飞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可能发生的火灾隐患。围绕“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的活动主题,全市范围内正在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开展辖区内环境卫生大排查、大扫除、大清整,重点对区界接合部、城乡接合部、建筑工地周边、居民社区、集贸市场周边等环境卫生薄弱区域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清理脏乱死角。

管理水平提升 使人舒心

“微空间”中展示“大文明”,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公园景区相继开放,公厕使用频率日渐提升。连日来,我市提升公厕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河北区环卫二所对区域内99座公厕进行防疫消杀、保洁,及时对便器、便槽进行药水喷洒和消毒,并对公厕墙砖、地面、门窗框进行清洗、消毒,保洁人员随时擦拭台盆和扶手等公众频繁接触的地方。全面保洁公厕周边的场地,并实施消毒药物的喷洒,实行“定人、定时、定岗”,做到公厕管理无缝隙、全方位,保持公厕干净整洁经常化。

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开展“厕所革命”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市城市管理委二级巡视员吴光亮介绍说:“目前,全市二类和二类以上环卫公厕全部配备了手纸和洗手液,114座公厕试点安装了人脸识别取纸装置、26座公厕提供免费WiFi。市民通过天津公厕微信小程序,就可以查找到附近公厕的位置。为加快公厕建设,将对重点地区、繁华地区、主干道路、公园等群众需求大的点位进行补缺,提升改造公厕标准,在重点地区有条件的公厕增设第三卫生间,完善公厕使用功能,提升我市公厕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水平。”

严格细节管控 提振信心

细节关乎成败,城市管理中没有小事。近日,河北区江都路街道办事处职工一边对进出居民登记、测体温,一边向来往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并向社区居民耐心讲解了在特殊时期如何对废弃口罩进行处理和投放等相关知识,倡导居民从日常生活入手,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爱护共同的家园。不仅增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还提升了疫情防控的意识和信心。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从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目前,全市垃圾分类覆盖居民户数达到260余万户,覆盖率为7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开展垃圾分类的各级公共机构达到5217家,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下一步将在分类精准上下功夫,推广示范社区、示范校园、示范医院经验,对垃圾分类模式进行修正完善,以点带面,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同时,加快对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的硬件建设,配齐专业垃圾收运车辆,推动垃圾处理末端设施建设,确保生活垃圾在前端分类的基础上,实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使垃圾分类成为公民个人的自觉行动。(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来源:北方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