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流河蜿蜒,滋润着一片古老的土地——蔚州。这一带曾散落着近八百余座古堡,随着时光流逝,它们大多已风化消失,现存已少。一个机缘,我开启了探堡之旅,走进了那些即将消失的古堡。今天要为大家讲述的是一座位于斜坡上、曾传承着一项民间绝技的传奇古堡——北官。
北官堡探寻
说起如今的北官堡,地位实在有些尴尬。相比于蔚县大多早已搬空、风化、甚至消失的古堡而言,它自然是幸运的。这座堡位于暖泉古镇内,保留依然完好,从这里走出去的“打树花”更是成了举世闻名的民间技艺。但相比暖泉镇、西古堡而言,它却又是那样落寞。明明就在游客如织的暖泉镇上,是暖泉镇最先有人居住的地方,还是一座官堡,如今却几乎无人问津。堡内许多人早已搬走,游客也少有前来。对照昔日辉煌与荣光,实在显得有些凄凉。
北官堡是一座顺坡而建的堡中堡,地理位置和堡建结构注定让它与众不同。如果你来到蔚县,在访问暖泉古镇后,请千万不要错过它。就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顺着堡内的斜坡不断向上,站在北官堡的山岗上,远望壶流河和大山,近看暖泉镇袅袅炊烟,那种感觉一定让你难以忘怀。
▲ 走过一片无人的居民区,北官堡孤独地矗立在转角
北官堡属官堡,堡门雄伟庄严,砖垒的城台上有一座飞檐翘首的门楼,看上去更像一座城门。堡门楼上是魁星阁,门前还有一个小广场。
正如之前提到的,北官堡是打树花之乡,暖泉的打树花也是从北官堡而来。多年来,在堡门外的广场打树花留下的痕迹已与堡门融合在了一起。
打树花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其用融化的铁水泼洒在古城墙上,形成斑斓的火花,十分美丽。其至今也是蔚县最不可错过的体验之一。
北官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79—1198年间。据当地人说,是“先有卢家堡,再有北官堡”。如今北官堡内地势较高的坡地上,有十几家古民居,那就是最初的卢家小堡,更是暖泉古镇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相传,当年明军打退蒙古兵,仅剩下卢姓一户人家在此居住。后来,宗、刘、侯、张姓四大家族陆续迁来此地居住,修筑城墙,建成北官堡,从而形成了“堡中堡”的独特格局。这种建筑格局成为蔚县古堡中最有特色的一道景观。
北官堡除了堡中堡的构造,更为巧妙的是它是顺坡而建,从堡门向内走就沿着山坡越来越高,十分有趣。令人惊讶的是,清明时节的暖泉镇游客不少,但北官堡除了少数当地人,却只有我一个游客。可见如今的北官已逐渐落寞。
北官堡的另一特色建筑是保存完好的地下古堡。位于卢家小堡下方,地下古堡有起居室、会议室、仓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时隔数百年依旧保存完好。堡内各住户都隐蔽性地建有古暗道,且家家户户相通,具有战备防御功能,安全性、防卫性极强。可惜当我去到地下古堡附近时,古堡入口已被封锁了。而且看样子已经封了多年。
走上山坡,北官堡变得越来越小
站在北官堡的小山坡上俯瞰暖泉镇,实在是一件让人觉得心情豁然开朗的事。远山,近楼。从山顶的另一个小斜坡下去,你还会惊讶的发现,还有另外一大片的古民居。这让人觉得豁然开朗。古人登高易起诗意,或许就是这种感受吧。
翻过北官堡的小山坡来到另一片古民居,这里的古民居大多已荒废,走进去只剩下了破旧的院落和早已搬空的屋舍。杂草漫生。
在北官堡附近的小民居走街串巷了好一阵,差点找不到北。后来看到了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走了出去,回到暖泉镇上。
离开北官堡后不久,我也离开了暖泉镇回到蔚县,继续我下一步的探堡之旅。坐在当地的公交车上,回程一路,沿着蜿蜒的壶流河水,时不时还会看见几座古堡。有的还有堡门和建筑,但大多已成了夯土而已。
壶流河蜿蜒,这条母亲河继续滋润着蔚县古老的土地,似乎从未改变。改变的只有那些古堡、那里的人、那里的文化、那里过往的历史和苍苍往事。
流年似水,八百古堡烟云。多少旧事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