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友”風采】沈光宏:以創新為槓桿,撬動脫貧攻堅邁大步

2017年國慶剛過,張北早早的迎來了第一場雪。從這天開始,他就從首都踏上張北這片土地,成為張北縣政府掛職副縣長,開始了艱鉅而忙碌的扶貧工作。上任後,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他走遍了全縣18個鄉鎮,在100多個貧困村及40多個企業進行調查摸底,掌握了全縣扶貧工作的第一手材料。通過走訪,他被這裡貧瘠落後的自然環境所震撼,但同時也被這片草原上淳樸的鄉風、民風所感動,他決心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委派,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這裡的經濟發展、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獻計獻策、牽線搭橋。

他就是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派到張北縣扶貧掛職幹部沈光宏。

【“掛友”風采】沈光宏:以創新為槓桿,撬動脫貧攻堅邁大步

沈光宏重點側重農業產業化扶貧工作,他通過一段時間的調研走訪,發現全縣農業的傳統氣息太重,這裡雖然是農業大縣,但又是農業弱縣,農業發展中創新不足、科學運用不足,為此,他明確了做好扶貧工作的重要槓桿——創新。

把綠色融入扶貧,在產業品質提升中求創新

為了協助做好農業產業化工作,沈光宏進行了大量的走訪調研,發現張北縣氣候冷涼,無霜期短,空氣土壤無汙染,生長的農產品品質極好,但所有農產品既沒有區域公共品牌,更沒有產品品牌,導致雖然農產品品質好,但賣不上好價錢。面對這種情況,沈光宏迅速找到了抓手,對全縣的農產品逐步進行“三品一標”認證,以此來提升全縣的農業整體品牌,靠品牌提高農民收入。

他第一時間向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提交申請,建議以推進地方特色農業發展和品牌農業為重點,幫助縣裡建成一批帶動能力強的標準化特色農業基地,開發一批競爭力強的綠色有機農產品,扶持一批區域性農業企業,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的農產品品牌,建議對張北縣所有綠色、有機認證費用,併為張北“三品一標”認證和登記開闢“五優先”(優先受理、優先審核、優先檢查、優先評審、優先發證)。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張北縣共完成10萬畝國家級綠色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工作,“張北馬鈴薯”通過農業部地理標誌登記,積極爭取到中國北方馬鈴薯之鄉和馬鈴薯原原種之鄉兩張名片。此外,指導豐茂農業、嘉茂菌業、壩藜公社等16家企業(合作社)完成了綠色或有機食品認證工作。極大的提升張北縣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全縣貧困戶直接受益近1000萬元。

【“掛友”風采】沈光宏:以創新為槓桿,撬動脫貧攻堅邁大步

把特色引入扶貧,在產業轉型升級中求創新

2017年之前,張北縣的人民對藜麥鮮為人知。掛職伊始,沈光宏同志聽說張北有種藜麥的,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隻身多次到縣內僅有的兩個藜麥種植點去調研,並主動帶著產品去有關部門進行檢測,通過檢測發現,張北生長的藜麥不僅顆粒飽滿,而且營養價值均衡。張北獨特的氣候和海拔特別適宜藜麥生長,並且屬於旱作農業,符合張北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方向。豌豆是張北傳統農業旱作作物,但近年來種植面積萎縮厲害,主要是銷售出口沒有完全打通。藉助單位優勢,沈光宏同志瞭解到山西汾酒集團需要使用綠色食品豌豆,帶著農牧局同志奔赴山西呂梁對接,並簽訂2.5萬畝綠色豌豆訂單農業,發展雜豆產業。他積極向縣委、縣政府領導彙報,縣政府下發了《張北縣發展藜麥和麻豌豆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對種植藜麥的貧困戶每畝補貼200元,對種植豌豆的貧困戶每畝補貼60元,激發貧困戶發展藜麥種植,提倡豌豆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種植,藜麥按照有機標準種植。全縣,豌豆麵積迅速達到3.5萬畝,貧困戶種植15900畝,藜麥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貧困戶種植3090畝。並主動與外地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企業對接,成功達成內蒙有機聯創農業公司400畝藜麥訂單,聖牧高科及張家口田豐30萬斤藜麥協議。提升了張北藜麥的種銷影響力。

【“掛友”風采】沈光宏:以創新為槓桿,撬動脫貧攻堅邁大步

把企業引入扶貧,在產業鏈條延伸中求創新

張北縣農業產業鏈條較短,農產品基本是初級加工,特別是蔬菜全部是地頭銷售,農業附加值極低。這一軟肋,成為了沈光宏的心頭病。他決心要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及單位的職能優勢,為張北農業和外界企業牽線搭橋,引進有實力、有擔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投身全縣扶貧事業,靠企業的介入來實現全縣農業的創新上檔。為此,他先後遠赴上海、蘇州,近跑山西、北京等地,考察了蘇州綠葉集團、北京西貝集團、山西汾酒集團、首農集團、河北省國控集團,並與西麥集團、中薯網等企業邀約座談,談成一批有份量、有實效的項目,為張北縣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為了不耽誤正常工作,他都是利用週末或節假日休息時間外出考察,犧牲休息時間60多天,經常是一到二個月才回北京探家一次,兩個小孩都在上學,家庭的重擔全部放在了愛人身上,縱然如此,始終沒有動搖為張北扶貧貢獻力量的決心。功夫不負有心人,付出就有回報。他勸說的北京西貝在大河鎮試種2600畝有機莜麥基地,明年將擴展到1萬畝。和西麥集團達成保收2000噸燕麥合同,中薯網採購300萬粒滯銷馬鈴薯源源種。多次與首農集團對接,積極爭取將用工需求大的馬鈴薯人工削皮項目落地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緩解搬遷後貧困戶的就業壓力……

沈光宏像一隻從遠方飛來的燕子,給張北草原帶來了吉祥和福祉,更像一座橋樑、一條紐帶,讓張北與首都、讓張北與中國綠色發展中心的幹部職工手相連、情交融。作為掛職扶貧幹部,他把張北當成自己家鄉,把貧困戶當成自己的親人,為他們所想,為他們解難,為他們辦實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的真諦。

(圖文來源:張北廣播電視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