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队成功研发疫苗之疑问

近期,有一篇题为《重磅!军队成功研制重组新冠疫苗》的文章引发热议,全文如下: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昨天,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据陈薇院士介绍,按照国际的规范,国内的法规,疫苗已经做了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可大规模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张伟 苏洲 刘笑宇 张振威 邵龙飞)

本人对此报道提出以下疑问:

一、既然尚未完成试验,为什么要使用“成功研制"之词先声夺人?按照疫苗规范,试验一般需要一年至一年半时间,届时已是物是人非,可以预知实际意义有多大吗?

二、活的病毒都可以在人体长时间潜伏而不激发人体免疫反应,何况是灭活了的病毒疫苗或有载体的病毒疫苗,它能激活免疫反应的可能性有多大?从美国流感,到中国的非典、禽流感、非洲猪瘟,有依靠疫苗成功控制过的例子吗?为什么美国流感病毒横行了十年之久,至今仍在横行,一直未见疫苗发挥作用?

三、历史与当前大量抗疫事实证明,中医药抗疫不仅具有扭转乾坤的极高治疗效果,而且具有"防未病"之优势,并且成本与价格低廉,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花巨资寻求预防效果尚不确定之疫苗来预防呢?我们知道,病毒(尤其是单链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异,那么,如果变异了,已耗巨资研发的病毒疫苗还有用吗?

本人发出以上疑问之用意在于提醒人们:在尚未取得实际效果之前,是否应低调一些?在当前是否更应重视中医药的预防作用?

揭露过量子、能源、石墨烯等大量伪科技;长期力挺中医、挽救中医,力主中医主导抗疫;发明有可解决城市6大通病的"城市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