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拆書幫以及樊登讀書會產品體驗差異化分析

2019年5月16日第一次參加拆書幫的線下活動,感覺還是十分的不錯。拆書幫的理念其實我特別認同,學讀了就是要用起來的。拆書最終都是為了更好的應用,這個理念超級贊。因為我始終覺得樊登讀書會雖好,但是更有種知識鴉片的感覺,很爽,但是並不能夠直接解決問題。

拆書幫的理念發起的時間和樊登讀書會差不多,但是為什麼目前樊登讀書會在商業上比拆書幫要成功許多呢?這個背後的產品邏輯是什麼?我想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去分析下這個事情。

對拆書幫以及樊登讀書會產品體驗差異化分析

樊登讀書會是由前央視節目主持人“樊登”老師所創建,並用其姓名給產品命名,通過每週帶領大家閱讀一本書,從最初的PPT文稿的形式分享,到最後通過視頻+語音的方式多種方式結合起來進行同步分享。

目的是為了解決用戶對讀書困難,想看書卻沒有時間看完一本書,最後把書的精華內容壓縮成幾十分鐘時間。

到目前為止樊登讀書會以讀書切入的方式,衍生出“我是講書人”的節目,以及精品課程,及周邊產品等等。

  • 產品口號:幫助3億人養成閱讀習慣
  • 創立時間:2015年2月5日
  • 會員人數:截止目前為止應該超1000萬
  • 分會數量:全球1700多個分會

樊登讀書會對我來說最大的價值是:裡面幫我挑好了一些書,我通過音頻可以快速瞭解這本書大體內容,然後我再去深讀。而音頻這種形態傳播起來沒有任何邊際成本。用戶在體驗產品的時候無須動腦子。這個是很關鍵的一點,甚至開著車都可以當做背景音樂在聽。

所以使用無門檻,並且不需要動腦子,成為樊登讀書會體驗的時候最大的一個優勢。

那麼我們反過來看看拆書幫的體驗是怎樣的呢?首先拆書幫的理念是圍繞“學以致用”展開,並且指出來其實培訓對比書的差異在哪裡。其中提到這樣的內容:

圖書=核心知識+書面表達

培訓=核心知識+口頭表達+X

而且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知識輸出的形式不同,但是內容沒有影響,所以合併後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一個公式:

培訓=圖書+X

這個X是什麼就很關鍵了,X價值多少,就相當於書和培訓價值的差距。其實這個X就是內核,拆為己用的關鍵。這個過程包括了現場的學習者激活和反思過去的經驗,設想和規劃了未來的行動,以及現場技能的演練,這就是培訓帶來的核心價值。這個詞在英文裡面叫做:appropriation,所以我們不妨用這個單詞的首字母做縮寫再引出一個公式來:

X=A(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

A=A1(反思經驗)+A2(規劃應用)A3(現場演練)

所以拆書的核心也是圍繞這這3個點去展開。需要拆書者在讀書的時候,把知識點拆出來,去反思經驗,然後規劃應用,甚至可以現場演練給別人看。這個過程燒腦程度我想應該比起單純的聽音頻的內容要強無數倍,無形中也造就了高門檻。

如果說讀書人群也是按照二八原則分佈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設想讀書裡面願意動腦子的人群撐死20%,剩下的只是瞭解下信息而已。在這個20%的人群裡面頂多又有20%願意去反思經驗,而再有20%願意規劃應用,最後20%願意現場演練,學以致用。通過這一系列漏斗篩選下來,我們可以看到最後人群其實寥寥無幾。我們不妨也拿數學公式算一次看看感覺更直觀:

讀書人群*20%=動腦人群*20%反思經驗*20%規劃應用*20%現場演練=1.6‰

所以,拆書幫的用戶群理論上只有樊登讀書會的1.6‰。我們不妨看下具體的分舵數量的差異:

  • 拆書幫有13個分舵,20多個籌備分舵以及5家企業分舵

並且昨晚瞭解了下:拆書幫微信群的成員可能加起來也就差不多10萬人左右。而樊登讀書會的會員數量目前超過了1000萬,這個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這個比例也比較接近1.6‰這個數值。

所以讀書動腦子,其實是拆書幫最大的門檻,但是這也是拆書幫最大的價值所在。那麼是否有辦法從產品形態上去改變呢?

其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著手:

1、可以把拆書幫的拆書模式變成在線的小程序,這樣可以UGC模式的讓所有人參與拆書。

2、不願意拆書的人,可以直接去收集拆書的結果,收藏下來,作為知識技能存儲起來,碰到問題的時候,去搜索,查看解決思路(這裡和知乎不同的是給到的都是拆書的結果,得提問者自己去匹配是否可以應用到目前的問題)

3、碰到好的拆書結果,可以打賞拆書家,這樣相互之間有動力拆書,因為自己拆解的結果能夠幫助到他人。

4、平臺的盈利模式也很簡單:①繳納會員費,才可以參與。②打賞抽傭

5、為了激勵拆書家拆書,那麼發起拆書的人,可以獲得打賞的分成。

這個模式,我打算和朋友嘗試下,能否做成一個具體的互聯網產品。書一定是要用起來的,但是怎樣傻瓜式的讓人用呢?其實最簡單的就是不需要學習,碰到問題了,能夠直接應用知識點。這樣反向再來帶動學習。

不過我個人很喜歡拆書幫還是個公益組織,暫時沒有那麼濃厚的商業化氣息。但是這個事情也是把雙刃劍,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沒有足夠的利益驅動,僅僅憑藉興趣,很多時候是很難持久。這個可以看到參與活動的人數,其實背後也是映射了參與者對於收穫的價值判斷不明朗,從而導致活動有點不溫不火的狀態。

但是這個需求確實存在,我期待能夠用互聯網產品的形態,把這件事情往前推動那麼一點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