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拆书帮以及樊登读书会产品体验差异化分析

2019年5月16日第一次参加拆书帮的线下活动,感觉还是十分的不错。拆书帮的理念其实我特别认同,学读了就是要用起来的。拆书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应用,这个理念超级赞。因为我始终觉得樊登读书会虽好,但是更有种知识鸦片的感觉,很爽,但是并不能够直接解决问题。

拆书帮的理念发起的时间和樊登读书会差不多,但是为什么目前樊登读书会在商业上比拆书帮要成功许多呢?这个背后的产品逻辑是什么?我想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分析下这个事情。

对拆书帮以及樊登读书会产品体验差异化分析

樊登读书会是由前央视节目主持人“樊登”老师所创建,并用其姓名给产品命名,通过每周带领大家阅读一本书,从最初的PPT文稿的形式分享,到最后通过视频+语音的方式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同步分享。

目的是为了解决用户对读书困难,想看书却没有时间看完一本书,最后把书的精华内容压缩成几十分钟时间。

到目前为止樊登读书会以读书切入的方式,衍生出“我是讲书人”的节目,以及精品课程,及周边产品等等。

  • 产品口号:帮助3亿人养成阅读习惯
  • 创立时间:2015年2月5日
  • 会员人数:截止目前为止应该超1000万
  • 分会数量:全球1700多个分会

樊登读书会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是:里面帮我挑好了一些书,我通过音频可以快速了解这本书大体内容,然后我再去深读。而音频这种形态传播起来没有任何边际成本。用户在体验产品的时候无须动脑子。这个是很关键的一点,甚至开着车都可以当做背景音乐在听。

所以使用无门槛,并且不需要动脑子,成为樊登读书会体验的时候最大的一个优势。

那么我们反过来看看拆书帮的体验是怎样的呢?首先拆书帮的理念是围绕“学以致用”展开,并且指出来其实培训对比书的差异在哪里。其中提到这样的内容:

图书=核心知识+书面表达

培训=核心知识+口头表达+X

而且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知识输出的形式不同,但是内容没有影响,所以合并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公式:

培训=图书+X

这个X是什么就很关键了,X价值多少,就相当于书和培训价值的差距。其实这个X就是内核,拆为己用的关键。这个过程包括了现场的学习者激活和反思过去的经验,设想和规划了未来的行动,以及现场技能的演练,这就是培训带来的核心价值。这个词在英文里面叫做:appropriation,所以我们不妨用这个单词的首字母做缩写再引出一个公式来:

X=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

A=A1(反思经验)+A2(规划应用)A3(现场演练)

所以拆书的核心也是围绕这这3个点去展开。需要拆书者在读书的时候,把知识点拆出来,去反思经验,然后规划应用,甚至可以现场演练给别人看。这个过程烧脑程度我想应该比起单纯的听音频的内容要强无数倍,无形中也造就了高门槛。

如果说读书人群也是按照二八原则分布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设想读书里面愿意动脑子的人群撑死20%,剩下的只是了解下信息而已。在这个20%的人群里面顶多又有20%愿意去反思经验,而再有20%愿意规划应用,最后20%愿意现场演练,学以致用。通过这一系列漏斗筛选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人群其实寥寥无几。我们不妨也拿数学公式算一次看看感觉更直观:

读书人群*20%=动脑人群*20%反思经验*20%规划应用*20%现场演练=1.6‰

所以,拆书帮的用户群理论上只有樊登读书会的1.6‰。我们不妨看下具体的分舵数量的差异:

  • 拆书帮有13个分舵,20多个筹备分舵以及5家企业分舵

并且昨晚了解了下:拆书帮微信群的成员可能加起来也就差不多10万人左右。而樊登读书会的会员数量目前超过了1000万,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这个比例也比较接近1.6‰这个数值。

所以读书动脑子,其实是拆书帮最大的门槛,但是这也是拆书帮最大的价值所在。那么是否有办法从产品形态上去改变呢?

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可以把拆书帮的拆书模式变成在线的小程序,这样可以UGC模式的让所有人参与拆书。

2、不愿意拆书的人,可以直接去收集拆书的结果,收藏下来,作为知识技能存储起来,碰到问题的时候,去搜索,查看解决思路(这里和知乎不同的是给到的都是拆书的结果,得提问者自己去匹配是否可以应用到目前的问题)

3、碰到好的拆书结果,可以打赏拆书家,这样相互之间有动力拆书,因为自己拆解的结果能够帮助到他人。

4、平台的盈利模式也很简单:①缴纳会员费,才可以参与。②打赏抽佣

5、为了激励拆书家拆书,那么发起拆书的人,可以获得打赏的分成。

这个模式,我打算和朋友尝试下,能否做成一个具体的互联网产品。书一定是要用起来的,但是怎样傻瓜式的让人用呢?其实最简单的就是不需要学习,碰到问题了,能够直接应用知识点。这样反向再来带动学习。

不过我个人很喜欢拆书帮还是个公益组织,暂时没有那么浓厚的商业化气息。但是这个事情也是把双刃剑,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仅仅凭借兴趣,很多时候是很难持久。这个可以看到参与活动的人数,其实背后也是映射了参与者对于收获的价值判断不明朗,从而导致活动有点不温不火的状态。

但是这个需求确实存在,我期待能够用互联网产品的形态,把这件事情往前推动那么一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