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別山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安徽省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出實招見實效

從大別山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安徽省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出實招見實效

【摘要】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調研時強調,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橫下一條心來抓。要強化目標責任,堅持精準扶貧,認真落實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4年來,安徽省委省政府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利用“紅”“綠”兩種資源,著力打造紅色為本、綠色為基、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保護好大別山區的好山好水,探索特色發展之路,讓生態產業成為老區群眾實現全面小康路上最普惠的福祉。

從大別山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安徽省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出實招見實效

  大別山革命老區堅持綠色發展,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資料圖片

關鍵詞: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紅色為本綠色為基特色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省大別山革命老區充分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堅持生態優先,努力保護好好山好水;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打造紅色為本、綠色為基、特色鮮明的產業、就業體系,走上了一條“紅綠融合”特色發展之路,全力推進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

  1、紅色為本弘揚大別山精神

  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安徽考察,第一站就來到位於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金寨縣,參觀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後,深情地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金寨縣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是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的主要發源地,革命戰爭年代,十萬金寨兒女為國捐軀。以金寨為代表的大別山是革命的山、紅色的山、英雄的山,革命先輩在大別山前仆後繼,浴血奮戰,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大別山精神。大別山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巨大的精神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需要弘揚大別山精神,引領我們踏上新的征程,讓紅色江山世代相傳。

  教育黨員幹部忠誠奉獻跟黨走、牢記使命勇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黨的十九大以來,安徽省委將安徽金寨幹部學院打造成特色鮮明的黨性教育基地,向各級各類黨員幹部傳授“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光輝歷程”“大別山精神及其當代價值”“用紅色基因築牢忠誠品格”“信仰的力量”等專題,組織學員走紅軍路、唱紅色歌曲、讀紅色經典、觀紅色影視、看紅色演藝,感受革命情懷,錘鍊堅強黨性,增強使命擔當,情繫百姓、犧牲奉獻,樹立榜樣引領。金寨黨性教育實踐基地立足安徽,輻射全國,4年來,累計培訓黨員幹部15萬餘人次。六安市委副書記、金寨縣委書記潘東旭說,要把老區打造成紅色教育基地、紅色旅遊目的地、紅色旅遊帶動經濟發展示範基地,讓紅色歷史“活”起來。

  2019年,來金寨縣遊客達1206萬人次,金寨縣革命博物館接待遊客超過130萬人次,其中四成左右為未成年人。金寨縣革命博物館館長倪軍表示:“這充分說明大別山精神仍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仍然在被銘記和傳承。”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為此,各個教育基地利用“互聯網+”技術,採用大中小學生等不同群體喜聞樂見的方式,形成網上網下互動格局,開展銘記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在耳濡目染中增進紅色精神認同和實踐養成,讓紅色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成為精神力量代代相傳,激勵人們奮發有為,建設美麗家園,告慰革命先烈。

從大別山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安徽省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出實招見實效

  湯家匯鎮鎮政府打造紅軍街電商創客一條街,把紅色歷史、古色文化和綠色資源融入電子商務。資料圖片

  2、綠色為基把好山好水保護好

  綠水青山是大別山革命老區最大的生態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老區人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由“林長制”到“林常治”。圍繞把“好山”保護好,2017年在大別山區的安慶等市先行先試,全國率先建立以黨政領導負責製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強化林業資源的責任制和源頭治理,實現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綠”有機統一,推進林業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當一方林長,保一方生態,富一方百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生態補償扶貧作為雙贏之策,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現生態就業,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又增加貧困人口就業收入”。2016年以來,金寨縣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擇優選聘生態護林員2570名,約佔全省生態護林員總數的1/4,實現就地就業的生態護林員每年度工資收入6000元,帶動全縣920戶2400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燕子河鎮生態護林員劉運國和汪德勝帶領107名貧困人員,承包龍馬村220畝山核桃的栽植和撫育管理,實現戶均增收2000多元,促進了特色產業發展和貧困戶脫貧摘帽。花石鄉大灣村護林員楊習倫在樹林裡養雞、種植中藥材,發展林下經濟,一年能掙七八萬元,裝修好的農家樂將開門營業。大灣村黨總支書記、村級林長何家枝說:“過去砍樹賣錢,實行林長制後看山護樹,賣風景掙錢,村民過上好日子。”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圍繞把“好水”保護好,安徽紮實推進河湖長制,落實國家《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把新安江跨流域生態補償的經驗應用到大別山區,制定《安徽省大別山區水環境生態補償辦法》。只要六安市能夠提供符合標準的質優量足水源給合肥市,就能從省財政、合肥市和六安市三方生態補償金中淨獲得1.2億元和4000萬元,用於大別山區加強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能力建設,防治農村面源汙染,有效處理城鎮汙水與垃圾。六安市市長葉露中說:“這種補償機制極大激發大別山區保護水環境的積極性,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從大別山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安徽省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出實招見實效

  家門口就業,讓村民成了民宿的“管家”。資料圖片

  3、特色發展致富一方百姓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別山革命老區人民不畏艱辛,犧牲奉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讓綠水青山日益成為人民群眾的幸福靠山。

  幫錢幫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曾經的扶貧點金寨縣大灣村,如今已經大變樣。為發揮好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餘靜在村裡全力推動抓黨建促脫貧,依託村黨組織搭建黨員參與脫貧互助平臺,激發黨員隊伍內生活力,增強黨員的責任感。餘靜說:“我們帶領群眾實施了4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全村61名有幫扶能力的黨員與73戶貧困戶‘結窮親’,積極開展‘四聯四幫’活動,真情服務村民。”一個黨員一面旗幟,貧困戶楊習倫,在黨員俞紹奇幫扶下成了養殖大戶,還創辦了農家樂。立足資源優勢,村總支明確了“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紅綠結合”的特色脫貧路。作為中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主產區之一,大灣村村兩委通過“龍頭企業+農戶”模式,引導村民以茶園入股、勞務參與等方式,每年帶動400多戶群眾戶均增收2000多元。村黨組織依託馬鬃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十二檀古樹群等綠色資源,持續挖掘紅十一軍三十二師駐地舊址等紅色資源,以大灣村旅遊發展公司帶動村民發展民宿和農家樂,脫貧致富奔小康。“我們村2018年已經脫貧出列,現在走的是茶旅融合、紅綠結合的發展思路,山上種茶、家中迎客,去年村裡共接待遊客30多萬人次。”餘靜說。

  致富不致富,關鍵看幹部。紅二十五軍誕生地金寨縣湯家匯鎮,黨委政府堅持規劃引領,圍繞產業富民、旅遊興鎮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小鎮紅綠融合特色發展。

  自2006年以來,湯家匯鎮黨政班子人員雖有變動,但目標始終如一,擦亮紅色品牌打造旅遊名鎮。2014年獲批安徽省首批紅色小鎮。近年來,依託厚重的紅色、古色、綠色等優勢,將紅日劇院、赤色銀行、紅軍藥店、赤南縣委等五處遺址進行修復恢復,著重培育“紅軍源”紅色旅遊品牌,積極打造金寨幹部學院現場教學實踐基地。為此,鎮裡專門成立了紅色旅遊辦公室,選拔了3名紅色文化講解員。行走在鎮裡各個紅色遺址講解的張玉,就是其中之一。“我們以建設‘大別山赤城’為目標,以打造一座完整的蘇維埃城為抓手,堅定不移地推進紅色旅遊發展。”鎮黨委書記沈庭東說。

  推進農業綠色特色發展。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產業增收是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為做實產業精準扶貧,2016年,鎮黨委決定實施能人大戶掛職村級科技副書記(主任助理)工程,14名村科技副書記聯繫包抓“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實施“合作社+貧困戶”“能人大戶牽手貧困戶”“小戶養殖全覆蓋”等產業脫貧模式,通過實地傳授,讓500多名貧困人員學會1至2項種養技能。竹畈村村民王顯澤成了大棚蔬菜大戶,每畝收益2萬多元;筆架山村村民徐遠福帶動村民種香茶菜,每畝增收2000多元。目前,金黃菊、靈芝、高山有機稻、香茶菜、瓜蔞種植等產業在各村已分別成為特色“板塊”,形成了中藥材、有機米、生態養殖三大重點產業和“朵哈哈”金皇菊、億牛有機米、綠爾佳香菇等“三品一標”品牌。

  打造紅色電商一條街。為了實現農戶電商線上線下的交融,促進農戶電商做優做精,形成規模化發展,2017年5月,鎮政府開始打造紅軍街電商創客一條街,引導百名電商認領結對扶貧。把紅色歷史、古色文化和綠色資源融入電子商務,摸索出一條“農業+物流+旅遊+電商”的發展新路。2019年,全鎮特色農產品線上銷售4000餘萬元。

  “為幫助我們脫貧,村鎮幹部們不知操了多少心。”貧困戶們感慨地說,“這些年收入多了、生活好了,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越來越足了”。

   (作者:曾凡銀,系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徽省社會科學院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