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評:抓住扶貧產業這個牛鼻子 做好貧困群眾增收的大文章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著重強調,“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據媒體報道,近幾年,“三區三州”地區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每個縣區都形成了帶貧主導產業,精心培育出了涼山花椒、怒江草果、臨夏牛羊、南疆林果、藏區青稞犛牛等一批特色品牌。其中,52個未脫貧摘帽縣已發展122個主導產業,帶動300多萬貧困群眾人均增收1700多元,近三分之二的貧困人口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

實踐證明,發展扶貧產業是實現脫貧致富的釜底抽薪之策。不過,做好這項工作,不能有半點急於求成的思想,否則,產業就搞不起來,即使勉強落了地,也是曇花一現。只有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才能真正讓扶貧產業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

從各地的脫貧經驗來看,只要緊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項目,就能把產業做得紅紅火火,蒸蒸日上。比如,有的地方在牛羊養殖和相關的延伸產業方面有產業習慣和傳統優勢,就幫助群眾念起了脫貧的“牛羊經”;有的地方有豐富的農產品,就著力建設倉儲冷鏈設施;有的地方保險業務發展得好,就把扶貧主導產業和貧困戶產業全部納入特色產業保險;有的地方產業鏈比較完善,就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園,延長產業鏈,從而有效帶動了貧困戶就業增收。不僅如此,有的地方的扶貧產業還有更高的追求,像加快發展特色種養、特色林果、特色加工和鄉村旅遊,著力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一片一特”,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把扶貧產業培育成帶動脫貧和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受益。

有質量的扶貧產業需要新技術作支撐。有資料表明,目前“三區三州”貧困縣已組建產業技術專家組529個,遴選產業發展指導員2.7萬餘人,52個未摘帽縣落實技術幫扶專家3800多人,還湧現出一批廣受歡迎的“林果縣長”“養殖鄉長”。據悉,今年國家有關部門還要繼續加大產業技術專家組選派和農技推廣特聘計劃實施力度,在52個未摘帽縣建立產業技術顧問制度,把深度貧困地區種植較多的花卉、獼猴桃、大棗等納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項目全部面向貧困地區實施。

有質量的扶貧產業還需要配套的服務。比如,為了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必須針對生產、銷售等各個方面,加強市場、自然、疫病等風險評估,建立預警機制,做好信息發佈、產品營銷、技術服務、保險保障等防範應對工作。

此外,確保扶貧產業的質量,還應該在密切扶貧產業的利益聯結機制上動腦筋。近年來,“三區三州”貧困縣已引進和培育1200多家龍頭企業、5.6萬家農民合作社,52個未摘帽縣的近三分之二貧困人口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但是,龍頭企業規模還比較小,農民合作社帶動能力還比較弱,一些地方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與貧困戶脫貧還存在“兩張皮”現象。

為此,必須緊緊抓住“育主體”和“帶農戶”兩個關鍵。所謂育主體,就是要大力培育聯貧帶貧主體,組織更多農產品加工、物流營銷、電商等大中型龍頭企業到貧困地區對接洽談,引導建設訂單基地和扶貧車間。所謂帶農戶,就是要加快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總結推廣一批典型帶貧模式,引導各類主體通過訂單生產、就業務工、生產託管、股份合作、資產租賃等多種方式,形成產業扶持政策與帶貧效果掛鉤機制,實現穩定利益聯結。(金羊網 文/尹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