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解了我後顧之憂——一位腫瘤患者的內心獨白

個矮,消瘦,這是日照市嵐山區安東衛街道後合莊北山村村民宋楊成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身患重病,44歲的他體重僅90斤。

雖然瘦弱,但宋楊成精神抖擻。聽說有記者到訪,宋楊成早已迎到門口,除了向到訪者問好,還主動開起玩笑。

宋楊成所在的嵐山區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253戶6124人,截至2018年底,已全部脫貧。

為防返貧,鞏固脫貧成果,嵐山區在產業項目收益分配、醫療“一站式結算”、健全低保動態管理機制等方面建立起精準扶貧長效機制。

決定採訪宋楊成,是因為嵐山區扶貧辦的工作人員曾這樣介紹:“他身患腫瘤,卻很樂觀,喜歡養花種草,沒事兒時還練練書法、寫寫文章。”

談及自己,宋楊成坦言,之所以心態好,是因為被納入扶貧後自己已無後顧之憂,“2016年之前,我的天空是灰濛濛的。”

扶貧,解了我後顧之憂——一位腫瘤患者的內心獨白

宋楊成儘管身患重病,但很樂觀。圖/鄭智維

連墳地位置都找好了

門前兩棵柿子樹,屋後一片翠綠的竹林,宋楊成的家位於村莊最前頭。深秋季節,橙紅的柿子掛滿枝頭。

宋楊成生活在一個重組家庭。父親邢利春今年69歲,母親王安美67歲,常年臥床不起,患有軟骨病,需天天吃藥。由於家庭經濟條件差,他一直未能成家。

“那時候,有點事兒心裡就發愁,經常借酒消愁。由於酗酒,身體狀況也就不好了。 ”宋楊成說。

2014年年底,年邁的父母需要照顧,宋楊成決定返鄉。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濟南一家飯店做廚師。就在返鄉那一年,每到陰雨天氣他就渾身疼痛難忍,幾乎喪失勞動能力。

拿到醫院檢查結果後,宋楊成遭遇晴天霹靂似的當頭一擊。

在一份由日照市嵐山區人民醫院出具的診斷報告上寫著:胰腺惡性腫瘤、腹腔淋巴結繼發惡性腫瘤、大網膜繼發惡性腫瘤、肺繼發惡性腫瘤、骨繼發惡性腫瘤。

指著屋裡放著的一副柺杖和一輛輪椅,宋楊成向記者談起自己的病情。

2017年,他的病情開始惡化,在床上躺了兩年多,身體最虛弱時,瘦到60多斤。後來病情好轉,他可以藉助輪椅、柺杖行走。“去年這個時候,走到門口還需要使用柺杖。”

“當時,連墳地位置都已找好,躺在床上就等著生命結束。躺著時,我心裡不能不琢磨:父母就我一個兒子,如果我不在了,他們會不會餓死。”回憶起臥床不起的那段時間,宋楊成說。

住院報銷比例約96%

“第一次,徐主任和中大建築公司來看我們,還牽來了6只羊,兩隻母羊、4只小羊。”

宋楊成病倒後,年近七旬的父親成了家裡唯一的勞力。

臨近傍晚,老人放羊歸來,向記者回憶起扶貧幹部第一次到家裡時的場景。

他口中的徐主任,是嵐山區安東衛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扶貧辦主任徐衍江,也是宋楊成一家的幫扶幹部。

2016年,宋楊成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三口都辦理了低保。除了物質方面的幫扶,扶貧幹部的一次次拜訪和談心更是讓宋楊成的思想壓力得以消除。

不久前的中秋節,對口幫扶幹部又送來了米、面。指著尚未開封的物品,宋楊成說,我們三口人也吃不多,不用買都吃不了。

通過牆上張貼的扶貧明白紙,可以清晰看到過去一年間,宋楊成的家庭收入情況。

收入由養殖扶貧羊、扶貧產業項目分紅、低保金、困難老年人補貼、殘疾護理、養老金、社會捐助等幾項構成,人均純收入達10880.37元。

解了宋楊成燃眉之急的政策,就是嵐山區實施的健康扶貧長效機制。除了實行“先診療、後付費”的幫扶政策,還向貧困戶提供“一站式結算”服務。

據宋楊成估算,住院醫藥報銷比例可以達到約96%。“上次住了5天院,走完報銷流程後,需要自己承擔的部分只有100多元。”

不再有後顧之憂

“我自願逝世後將遺體(角膜)無償捐獻給醫學教育、科研和臨床使用,為祖國醫學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最後一份力量,請遵照我的捐獻意願,協助完成相關事宜。”

2018年6月16日,宋楊成鄭重地在捐贈承諾書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受到的幫扶太多,當時想盡最大努力回饋社會,做這個決定時家人也都很支持。”談及捐贈原因時他說。

病情有所好轉後,宋楊成不願閒著。

用樹枝、木板紮起籬笆,圈出一片五六平方米的小園。除了小蔥、菠菜,還栽有蝴蝶蘭、虎皮蘭、君子蘭、蘆薈、招財樹、梔子、桂花、薔薇、月季、文竹、海棠等花卉。

宋楊成所在的北山村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全村406人,以外出務工、種植茶樹為主要收入來源。寫得一手好看的鋼筆字,宋楊成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了過去幾年家鄉的變化:

自來水流進了家門,再也沒有山路上父親挑水的蹣跚腳步;

院裡的水泥地面打起來了,再也沒有了滿院的泥濘;

紗窗紗門安上了,再也沒有了滿屋的蚊蠅亂飛;

廁所改造了,再也看不到汙水橫流……

採訪結束,與宋楊成握手告別,他堅持要將我們送到門口,又堅持要送到院子後面。

怕我們不放心,他安慰我們:“現在生活有了希望,心裡亮堂了,身體也慢慢好起來了,我有信心能夠完全康復,到時歡迎你們再來。”

走出百米之外,回頭再看,他瘦弱的身影仍然站在原地,向我們揮手告別。

(□ 《民生週刊》記者 鄭智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