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倒向西方了,為何歐美國家還集體敵視它

上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天真地認為,只要肢解美國的冷戰對頭蘇聯,然後全盤西化,加入歐盟,走上和美國一樣的資本主義,從此就能過上和歐洲各國一樣的富裕生活。昔日的對手美國,就會伸出援手,救俄羅斯經濟於水火之中。

但是現實卻很骨感,雖然當時俄羅斯按照美國意願,推動了各個前蘇加盟共和國的獨立,從紅色政權,變身為和美國相同的總統共和制。但美國卻趁著俄羅斯自斷利爪的機會,大肆推進北約東擴,還以各種名義對俄實行經濟制裁。

當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倒向西方了,為何歐美國家還集體敵視它

(攻打沙俄的拿破崙)

這不禁讓人疑惑,俄羅斯都改投資本主義陣營了,為何美國還是把它當成敵人,處處為難它,制裁它呢?

一、歐洲國家的恐俄症。

其實從俄羅斯民族誕生那天起,它對歐洲各國之間的侵略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早在莫斯科公國時期,就和接壤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戰爭頻頻,首都莫斯科還一度失守。

俄羅斯國家建立後,大舉反攻波蘭—立陶宛聯邦,還佔領了瑞典的大量領土。最後擊敗了雄心勃勃、意圖統一歐洲的拿破崙,使他的努力毀於一旦。

後來,俄羅斯還為了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和英國、法國、意大利撒丁王國以及奧斯曼帝國等歐洲強國大打出手。在沙俄的戰爭鐵蹄下,歐洲各國瑟瑟發抖,談俄色變。他們從骨子裡恐懼害怕龐大的俄羅斯。

尤其是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總擔心俄羅斯染指自己的殖民地印度。整個19世紀都被“恐俄症”所折磨,在中亞地區嚴陣以待,不敢鬆懈。

直到19世紀末,普魯士統一德國,德意志民族開始稱霸歐洲的時候,俄羅斯和英法之間,才貌合神離的結為統一陣線,共同對付德國和奧匈帝國。不過,這短暫的盟友關係,也隨著戰爭結束也結束。

可以看出,俄羅斯和歐洲國家之間,從來都是矛盾重重,戰爭不斷。歐洲不可能接受極具侵略性的俄羅斯。

當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倒向西方了,為何歐美國家還集體敵視它

(頑強抵抗蒙古人的俄羅斯步兵)

二、地域和文化的排斥。

雖然俄羅斯地域橫跨歐亞,但是,自認為更加文明的西方人,從心裡並沒有把野蠻好鬥的俄羅斯歸為歐洲群體。他們認為,俄羅斯處於歐洲的地域和文化邊緣,信奉異端東正教。俄羅斯人行事粗魯,思想落後,根本不是歐洲人。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這塊土地上最初的羅斯人,本來愛好和平,膽小怕事。後來蒙古人對這裡進行了長達200年的統治,從此俄羅斯人脫胎換骨,極具侵略。

既然血脈中流有蒙古人的血液,宗教信仰又不同,思想上又格格不入,西方各國排斥俄羅斯也就很好理解了。

當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倒向西方了,為何歐美國家還集體敵視它

(車臣武裝分子)

三、意識形態的理解差異。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叫法,其實來源於前蘇聯馬列主義學說,並不是世界範圍內,對國家意識形態的統稱。

西方國家對於敵友的區分,主要是“民主”和“專制”,在美歐各國看來,凡是“真正民主”的國家,就是朋友;凡是“專權專制”的國家,就是敵人。而最為險惡的敵人,當屬於虛假民主,事實專制的國家。

在當時,鎮壓車臣分裂的俄羅斯,在西方人眼中,就是這樣一個虛假民主的專制國家。所以我們看到,美歐各國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仍然打著“保護民主自由,反對專制獨裁和暴政”的口號。

當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倒向西方了,為何歐美國家還集體敵視它

(葉利欽和美國總統)

四、國家利益才是根本。

所謂意識形態對立,宗教和文化的差異,民主和專制的碰撞,其實都是制裁和排斥的託詞而已。西方國家之所以要制載俄羅斯,自身的國家利益才是根本。

作為前蘇聯主體國的俄羅斯,不僅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領土面積,還繼承了強大的軍隊及核攻擊力量,這對於見不得超越它的美國來說,無疑是一件寢食難安的事情。

因為美國知道,即使葉利欽當初言聽計從,肢解蘇聯、拆除導彈、封存潛艇、撤回駐軍,還有模有樣地搞起了總統共和制。但體量龐大的俄羅斯,不可能甘當小弟,為美國所用。誰知道它哪天又會冒出一個強硬人物,重新和美國爭霸呢!

所以,雖然當時俄羅斯的親西方人士鼓吹建立資本主義政體,加入歐盟和北約,做美國的小弟,走共同富裕道路。但有著恐俄症的美歐,仍然將它視為最大的敵人,聯合起來圍堵和遏制,直到今天。

(參考資料:《後冷戰時期美國對俄羅斯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