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都成了"廢物技能",你又讓我看《古文觀止》?

英語都成了

英語是“廢物技能”嗎?

前幾天王思聰與花作家關於英語是不是廢物技能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很不幸,這場原本可以有學術性爭論的焦點轉移到了人身攻擊上,大家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但是有些人認為花作家說的沒錯:全民初中開始學英語,甚至小學就有英語補習班,上了大學還得過了英語四級才能畢業,之後工作基本用不到,對大多數人來說,英語真沒什麼大用處。

全民英語該不該取消還有爭議,這《古文觀止》有什麼用?都什麼年代了,我們批判封建思想還不夠嗎?再說誰有時間查字典去看古文,看完又有什麼用?能當飯吃啊,還是能買房子?該不是長篇大論、做聖人的言論吧?

從古至今思想和感情沒有什麼變化

英語都成了

電視劇《都挺好》劇照

子女間的矛盾大多是父母的偏心造成的。在有幾個兄弟的家庭裡,父母能一碗水端的平嗎?是不是大部分的溺愛都在最小的孩子身上了?這是個千古難題,偏心太重導致親生骨肉相殘的故事就在《鄭伯克段於鄢》。你可以看到,小兒子在母親的偏愛下怎麼樣一步步的變得驕縱、貪婪,最後喪命於親哥哥手裡。《都挺好》裡面讓觀眾恨得牙根癢癢的蘇明成不就是個典型的"被偏愛又使壞"的孩子嗎?

英語都成了

蘇明成劇照

你有沒有過受盡委屈跳槽被原老闆罵的狗血噴頭?看看《李陵答蘇武書》》吧。李陵率5000步兵孤軍深入匈奴絕地,殺敵數倍乃至驚動了大單于,10萬精兵圍剿仍越戰越勇,兵盡糧絕不幸無奈,被俘投降,身在曹營心在漢,可漢武帝本希望李陵戰死,大臣們察言觀色收回以前對李陵的讚美之詞,附和武帝指責李陵,司馬遷因仗義執言卻遭受宮刑,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被草率的處死。蘇武牧羊19年可以榮歸大漢,李陵回的去嗎?"涼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邊聲四起,晨坐聽之,不覺淚下"。要不要發給你老闆看下?

英語都成了

李陵、司馬遷、蘇武

文采、立意都可以學到

所謂的一篇好文章,要麼好在文采斐然,或立意深刻,又或二者兼備。《古文觀止》是收錄了自東周至明代的222篇文章,散文為主,題材包括記人記事、議論寓言等,"觀止"的意思是選的都是名篇佳作,讀者可以看到盡善盡美的文章了。大多篇幅短小、膾炙人口,清代時期成為初學文言文的必讀課本,民國後仍有很多學校作為教材,300年來一直深受讀者的歡迎。

英語都成了

《古文觀止》

既有我們曾背誦過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曹劌論戰》,也有讓李斯一舉成名的《諫逐客令》,以及"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陋室銘》,還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醉翁亭記》。

有愛好者可以做到全書通背的程度,畢竟《古文觀止》不是小說,一般人不可能一氣呵成的看完,每天抽空看一兩篇就可以了,當做休閒讀物,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從閱讀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