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问魏征创业难,还是守业难,你猜魏征怎么说?

说到唐太宗,恐怕没有人会不知道他,唐太宗的政绩,十分卓然。他任用人才,不问出身,文臣上他重用了一批如:房玄龄、杜如晦、杨师道、褚遂良等中正之臣;武将上他也任用如:李勣、李靖等一批有能力的将领。政治上,还改革科举制,选拔了一批出身寒门的能臣,给以后的中国政坛官员的选拔,都增加了很大的可能性。

唐太宗问魏征创业难,还是守业难,你猜魏征怎么说?

魏征,字玄成,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郑国公。魏征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

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缔造者,总免不了要面对两大问题:创业与守成。唐太宗曾经问他身边的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一个更难?”对此,房玄龄和魏征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房玄龄说:“国家创立基业时,需要与天下群雄争战,所以说创业难。”魏征则说:“自古以来的帝王,往往在艰难的环境下取得成功,而在安逸的环境下走向失败,所以说守成难。”

唐太宗问魏征创业难,还是守业难,你猜魏征怎么说?

那么,到底哪一个更难呢?唐太宗觉得自己的这两位大臣说得都挺有道理,但他有说:“创业虽难,但已然是过去的事情;守成的难处,却是现在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如此看来,唐太宗似乎倾向于守成更难的说法。但实际上,在唐太宗的观点里,单纯地讨论哪一个更难,意义并不大。他之所以说守成更难,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深思远虑的政治智慧。毕竟,对于一位已经成功创业的帝王而言,接下来如何做到保持既有的业绩,才是最为现实而且重要的事情。

唐太宗问魏征创业难,还是守业难,你猜魏征怎么说?

关于守成的难处,魏征讲得非常到位。先秦时代的孟子也有类似的论述,即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人往往能够应对并解决来自外部的困难,但当外部环境变得好转时,却很容易因为贪图安逸而让自己陷入困境。当然,这不是说人不应该寻求安逸,而是说如果一味追求安逸、贪图享乐,将会对自身以及有关的事物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身负天下重任的一代帝王而言,这种影响尤其严重,可以说轻则庸庸碌碌,无所成就,重则有可能灭国覆家,让一世基业付诸流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